公元前254年,上蔡小民李斯第一次亮相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而此时的他扮演的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仓吏。在楚国的边缘小镇上蔡做一个小小的粮食管理员。
其官虽小,但也能养家糊口,饱食三餐,其时已娶妻生子,老婆孩子热坑头,偶尔还带着幼子出上蔡东门猎几只狡免,改善改善生活,生活也是其乐无穷。
如果没有意外,那么,李斯也就会如他的祖父辈那样地平平凡凡,庸庸碌碌地走完其一生,然后肉体与灵魂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李斯几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十年,直到有天,一件偶然而有趣的小事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也影响了他的整个的人生旅程。
李斯毕竟是个小吏,生活大概也比较讲究,几乎从来也不敢出入肮脏龌龊的公共茅厕的,但也许这一天他忽然内急,实在无法忍了,人总不能被尿憋死,于是只得委屈一下了,捧肚,弯腰钻进了满是蚊蝇的臭茅厕,突然,李斯发现,厕所里几只正在贪吃粪便的老鼠,惊惶失措。纷纷逃窜。
李斯是管仓储的,对于老鼠他并不陌生,但那是仓鼠,每日里,登堂入室,胆大妄为,吃得肥肥胖胖。活得滋润自然。
同是老鼠,何故性情相差几多?李斯若有所思。于是李斯把它们相互之间交换了场地,然后观察,三天之后,结果变了,曾经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的仓鼠如今也开始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的厕鼠了。
由此,李斯猛然醒悟:"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列"。
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鼠在所吞,人固择地。
他开始反省自己的前半生,觉得自己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太简单了,如不觉悟将无所作为,老死上蔡乡间。
思想决定行为,于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李斯消失了,一个充满了野心的李斯新生了。
知来者犹可追,李斯决定,离开上蔡这个贫瘠之地,到远方去,去追功名,立事业。
李斯告别了乡亲父老,泪别了妻儿,背上包袱,毫不犹豫地夺门而去,把背影留给了泪眼汪汪的妻儿。
如果把上蔡时期的李斯看成是一只食不絜,近人犬而惊慌失措的粪鼠的话,那么李斯走出上蔡就是要使自己变成一只食积粟,近人犬无忧的仓鼠。
这个理想并不伟大,但过程却也相当不易。
天苍苍,野茫茫,置身于天地之间,李斯的脑海里浮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号。
不是每一个不满现状的人都能冲出环境的束缚的,也不是每一个冲出环境的人都会走向成功的,目标很重要。要成功立业必须要先决定目标。
他知道,他沒有雄夫之体魄,干不了"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勇士之举。他要选择更高的目标:帝王之业。
许多人都会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而李斯那个时代不必有此感叹。因为那是群雄并争的年代,战火纷飞,礼崩乐坏,各种理论家,思想家,战略战术家,阴谋家,甚至骗木家五颜六色,眼花缭乱,凭借着各自的本领登台亮相,虽然是昙花一显,但也不失艳丽。
但是必须要有本领,这种本领便是帝王之术。
所谓帝王之术,就是以儒家理论体系为基础,经过个人思维加工的,为君王们图霸业服务的专门技能。战国时期,这种人风流一时。
当时之兰陵可是思想道德的高地,因为这里曾经是由楚大夫屈原命名。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有圣地之寓意。李斯风尘仆仆地踏上了这块圣地,投于荀子的门下,一心只读圣贤书,充耳不闻天下事。
这是洗心革面,这是人生的浴炼,李斯在这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脱胎换骨,准备着进入豪仓大屯去饱餐粟米了。
尽管李斯已经在内心里充满了高傲,但是在别人的眼里,这个贫穷落魄的楚人依然是一只可怜巴巴的野鼠,只不过李斯敢于傲视一切:别看你们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只不过你们有好的环境罢了,如果换一下,我会比你们强多了。他是怀着这样颗目空一切的心踏上了秦国首都咸阳的街道上,冲进了秦国宰相吕不卫的门客之中。
吕不韦也是个投机分子,他是商人而博取了大功大利,眼下已经红得发紫,是秦国说一不二的人物。投奔于吕不韦门下是李斯挤进仓鼠群,改变自己的身份的第一步。
选择秦国作为他人生的窗口,是凭借着李斯的胆识,他选中的就是牛头,执牛耳者才是英雄,七国争雄,大秦独强,不奔秦国又奔哪国呢。李斯选择了秦国,但秦国却并没看中他,这个来自楚国的小子,平凡而倔强,凭什么要让他执牛耳呢。
李斯到秦国,已经钻进了仓储,他下一步就是要见到秦王嬴政,在吕不韦的安排下,李斯终于见到了秦王,他非常冷静,也非常能说,他对秦王是这样说的:
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而成大功业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并能下狠心。从前秦穆公虽称霸天下,但最终没有东进吞并山东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诸侯的人数还多,周朝的德望也没有衰落,因此五霸交替兴起,相继推尊周朝。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地区化为六国,秦国乘胜奴役诸侯已经六代。现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象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使天下统一,这是万世难逢的一个最好时机。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虽然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了。”秦始皇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
李斯成功地取得了秦王的信任,踏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但不久发生的事业却粉粹了他的美梦,差一点他又回到了楚国小镇上蔡。
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计划好的要驱逐的客卿之列。
危机,严重的危机,限时离咸阳,李斯不得不走。李斯坐在马车了,随着被驱遂的人群,慢慢地离开咸阳,心如炭灰,什么宏图霸业,什么荣华富贵,别了,一切都结束了,从今以后他又将回到穷山恶水的上蔡,做惊慌失措的粪鼠,命运啊竟如此不公,这样不给他李斯机会,他在飞扬的尘土中沉思。就这样一无所有地离开?怎么有脸见父老乡亲!
不,这不是我李斯,我李斯自从离开上蔡的那一天起,就不准备白衣还乡!
李斯快修谏书一封,通过关系送到了秦王的面前,这是一篇流芳百世的好文章。名字就叫《谏逐客书》。
这是一篇千古奇文,洋洋洒洒,文彩飞扬,论据充足,感人肺腑。
李斯是可以做仓鼠的,他有资格。秦王嬴政被他的文字打动了,而且秦王更进一步理解了这位楚国人,要想成霸业,此人难得。秦王立即下令取消逐客令,更把李斯封为客卿。
李斯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挽救了一场灭顶之灾。更赢得了秦王的器重,从此李斯正式亮相于秦国的政治舞台。
此长彼消,李斯在走上秦国舞台时,吕不韦渐渐地离开了秦国的政治中心。终于被秦王嬴政的一杯毒酒而魂消洛阳,伴君如伴虎,本来,李斯应该从吕不韦的一生中汲取教训的,然而人就是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事者迷,正在努力做仓鼠的李斯根本看不到人生的危机。事实上,他也正在春风得意之时,功成名就那一刻就在不远处,他感到无限的兴奋,他怎么能想到危机!
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李斯举足轻重,嬴政只是一个坚定的风向标,而真正的施政者是李斯。因为李斯是嬴政的策划者。
李斯终于实现了他的人生终极目标,统一天下,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荣华富贵,衣锦还乡,他成了真正的仓鼠。
李斯与吕不韦的人生都是场豪赌,他们都赢了,但是赢得了人生的赌局他们也只能定格在仓鼠的级别了。他们几乎都忘了物极必反的人生规律,高处不胜寒啊,他们处在人生的最高峰了,理应小心慎微,免得树大招风,但是可悲的是,他们都记信了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却忘记了道家的上善如水的谆谆教诲。不松手,忘缩手便是灭顶之灾。
李斯不是没有感觉到这种危机,早在秦始皇活着时就已经有警示了: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既已认知,理当更改之,然而李斯只是停留在仓鼠的觉悟上,他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了,他只能这样生存了,他在条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不归。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赵高把一道难题推到了李斯面前:立长子扶苏还是立皇了胡亥。作为一饱读儒家经典,而且掌握了朝中大权的李斯应该懂得遵循遗嘱,立长不立幼的规律,拿出决断,做好防卫,立扶苏帝,辅助新君度过危机。然而,一个明明白白的读书人,却经不起赵高的软硬兼施,屈服于私心杂念,竟为虎作伥,下令追杀扶苏,立胡亥为帝,断送了秦帝国的发展前程,也毁了自己的生命。
公元前208年,定李斯灭三族之罪,判决在咸阳街市腰斩。李斯走出牢房,与儿子一起被押解赴刑,回头对他的次子说:"我想与你再牵着黄狗,一起上蔡东门去逐猎野免,难道还可能吗?"于是父子相对而哭。随后李斯受腰斩,横尸街头,连带三族。悲哉,李斯!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