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王耳朵先生的《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火爆了朋友圈。文章主要从摩拜单车被收购一事说起,讲述了“同龄人”胡玮炜的“成功人生”。
里面写下了很多催人泪下的语句: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
“然而,三年前还是普通记者的胡玮炜,已经不动声色地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大学毕业后五年,你就会发现,‘同龄人’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名词。”
“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
“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
总之,整篇文章一直在拿“别人的成功”和“你的平凡”作对比,一直在强调“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地抛弃你。”
王耳朵的这篇文章引起了大V韩寒发博批评:
韩寒指出这篇文章:“它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了。”
韩寒他是特立独行的祖师爷级人物,意见领袖。
这句话很中听,“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这篇文章的争论远不及此,以写金庸为主业的六神磊磊大V,发文《求今年最蠢的第三句话,在线等》。
其中的一句是,“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原来“15亿套现”是混淆视听,“就算胡玮炜这个80后姑娘入袋15亿吧,又值得以恐慌的眼神去看待么。拿塔尖上的事情吓唬普通人做什么呢”。
韩寒的对怼也引来了王耳朵先生发文反击,《致大V韩寒:你可以衣食无忧,但千万别教年轻人不焦虑》,反复论证,“为什么年轻人不能不焦虑”,我们普通人被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吹来的风搞的晕头转向,来来回回地怼,一篇篇爆文产生了,我们则像韭菜们被收割了一茬又茬。
一、“同龄人”触动了大家敏感神经
在王耳朵的这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用同龄人的“成功”与普通人的平凡进行对比,借此告诫人们:“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
一些年轻人通过创业获取了巨大的财富,的确让不少他们的同龄人产生焦虑。我们每个人总会在生活中陷入窘境,并被其他优秀的同龄人“超越”,但若仅凭一腔不甘现状的热血,就在缺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走上了创业之路,那么最终极有可能走向失败。
况且,人各有志,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所谓的“同龄人”固然存在优秀与平庸的差异,但若将此解读为抛弃与被抛弃,无非是人为地给人分类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跳出这个事件本身,我们发现这一情景似曾相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被自己的父母拿来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在这种比较之下,我们的自尊常常会受到打击,感到委屈与恼怒。
从小时候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来和我们比较,到现在这个“人人都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时代,这个轻易地造神,不经意地把一些人吹捧上天,而把另外一些平凡朴素的同龄人打入“地狱”,人为的給加上一些“焦虑”的作料。当这些“鸡汤”以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令我们恐慌与焦虑的时候,这种恐慌和焦虑就很有可能将我们推向另一个极端。
二、贩卖焦虑情绪此乃毒鸡汤
按照被同龄人超越就是被抛弃的理论,很快又有人写出一篇爆文,文中指出:
哈利波特刚出生就反弹死了伏地魔,溥仪3岁登基,骆宾王7岁写《咏鹅》,王俊凯17岁身价过亿,扎克伯格34岁身价4000亿,比尔·盖茨60岁身价5000亿,李嘉诚90岁身价2000亿……这些人,你怎么比?
还有北上广大这样的大城市。比如去年的一篇爆文《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直接一棒子把北京打成了一座没有人真正活着的僵尸之城,每个人都在痛苦挣扎的底层。
再比如前段时间,认证为“房产专家”的博主@北京大土豆 掀起了一波“在北京年薪100万属于刚刚脱贫”的话题,吓得贫穷的年薪10万都到不了的人民又开始怀疑人生。
可是,他说你在北京假装生活,你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真的就是那么活的吗?他又说在北京年薪100万活得如履薄冰,你再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年薪10万是不是前几年就该饿死在这儿了?
我们总是很被动地被别人的情绪所煽动,要脚踏实地站在自己的位置去看问题,而不是乖乖戴上别人递过来的眼镜,别人说什么就跟着别人的思维意志走。
这就如同强行让摩拜创始人抛弃所有80后的逻辑一样,强行把个别经验上升为普遍真理,然后拿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去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按照抛弃说法,当精子与卵子相遇并开始孕育你的霎那,你就注定被抛弃了,一如小时候家长没完没了地唠叨: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同样的唠叨直到黄土盖过头顶方才作罢。
有些焦虑,则是在细水长流中像精神鸦片一样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不断地给人强化这样的印象:它就是你生活的本原,你无法摆脱。
现在的鸡汤文,都一遍又一遍地复述年轻人最害怕的“变老”和“承担责任”这两件事:
你秃啦,你老啦,你过劳肥啦,连90后都认为自己很佛系,你那么努力还抵不上别人的起点。
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问题的人,将这些情绪对号入座;还没有的,看多了也很容易被话术蛊惑,开始自觉产生警惕,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必定要跌入这些人人都会经历的深渊。
殊不知哪些是“人人都会经历的”,哪些不是,完全不看科学统计,只看爆款文作者的心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兜售情绪的人面对所针对的人群时,要做的不再是取悦他们,而是恐吓他们、羞辱他们,肆意中伤普通人的平淡生活。
贩卖焦虑情绪灌输给普通人的人,自己贩卖完就完事了,完全不顾被动接受者的恐惧:我完了,我一事无成,按照他说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弱小可怜又无助,我就是那被碾压的蝼蚁,我彻底怀疑人生了。
所以,千万别中鸡汤文的套路,如果人比人贯穿你的生活,你也因此焦躁,还不知要捶死自己多少回呢。
三、别人没有抛弃你,只是比你更努力
每个人生来不同,所具备的能力也不同。
你只看得到胡玮炜“套现”15亿,却看不到她拥有10年的汽车科技媒体经历;看不到她曾创办骑行科技媒体,担当CEO;看不到她的团队中,有的是曾经做过UBER上海总经理的顶尖人才。
比起“同龄人”这个戳人痛点的关键词,如何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中成为独角兽企业,如何实现职业转型,如何说服优秀的人跟自己合作,或许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所在。
曾经看过胡玮炜登上央视《朗读者》舞台,胡玮炜和董卿的话题,主要围绕摩拜单车展开。
面对董卿的发问,胡玮炜再次侃侃而谈:“我认为摩拜单车不仅仅是一辆自行车,它是解决0-5公里最后出行的一个新物种。”
“这个创意提出来之后,很大胆,有多少人支持有多少人反对?”
“开始的时候,绝大部分人觉得这不太可能,因为会被丢光,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非常支持的,并且也加入了我们这个团队。”
胡玮炜透露,摩拜单车从创意产生到第一辆摩拜单车出现在城市中花了10个月时间,在这10个月中,不停地调试磨合,光设计选择什么样的轮胎就调研实验了好久,怎么样才能轮胎气体不跑气,不停地研究实验更换材料,才会有最后的成型。
而且单车运行以后,还经常出现被偷、被损坏的现象。后来在智能设备上装了定位,是可以定位到你的车去了哪里。如果你偷走的话,警察很快就会破案。
仅仅用金钱来衡量,用财富来绑架价值观是不合理的。别人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我们太想看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却忽略了别人的过程如何艰辛。
我们太想要答案,却躲不过寻找答案的漫长过程。
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超人,我们在容易羡慕别人时只看到了他的结果,却忽略了别人背后所做的努力。
只有自己努力,才有可能成为被超越的对象。
四、只要自己不抛弃,没人能抛弃你
最近在看80多岁的摩西奶奶写的一本《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摩西奶奶在书中这样说:“对于我而言,对人生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能都保持快乐的心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莫大的幸福。
不要惧怕未知的明天,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坚持做下去,从中获得乐趣,这样的人生自然是美好而愉悦的。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路,会感觉到生命的喜悦,会获得一种从未获得过的力量和勇气,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强大,实现自我的蜕变。”
我们应该立足于自己的人生轨迹,相信自己的判断,根据自己的境遇而非他人的评价,不断调整自己前行的方向与努力的程度,才是我们最好的自处之道。
我们的同龄人取得了巨大的财富,当然很了不起。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动摇我们生活的理由。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稳住自己,不因他人的鼓吹而随波逐流,也不因厌恶竞争便消极放弃。
我们要做的,是以一种更加理性且稳健的姿态抵达我们所追求的人生彼岸,而不是在“同龄人之争”中迷失自我。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写的名著《在轮下》里说:“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没人能抛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