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合理的膳食、平衡的营养是老年人的主要饮食原则。老年人在饮食营养方面应该注意的是: ①热量。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总热量控制在1900~2480千卡以下较为适宜(现在长寿研究提出的热量摄入控制量比此值更低),…… ②蛋白质。老年人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与年轻人一样,每公斤体重需要供给蛋白质1.0~1.5克,不应少于0.7克……
对上面的文字熟悉吗?熟悉吧,多么专业,都以具体的数字作为支撑。
有用吗?没用!我给餐饮团队做过多次培训,恨不得每个人都把营养元素都背下来了,可是一拿起炒勺,全忘了。
确切说也不是忘了,而是那些营养学知识根本没有转化成产品,或者说转化成生产产品的生产力。
一
餐饮确实复杂。要兼顾色香味、营养和口感。
不能太丑。比如炒菠菜。酒店里那种一根根并排放在盘子里的那种,很好看,但是对于老人却很难吃,咬不动根,而且太长,还要举起来。然而,切成小段,一炒就浆糊糊一团,很丑。还有,炒菜添加富含橄榄油珍贵营养成分和多种维生素的橄榄菜,老人误认为是因为菜坏了而出现了很多黑色的菜叶。
不能不好吃。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餐饮以营养为主,就导致很多老人投诉不好吃,沟通起来,老人及其家属都认为,都80多岁了,还有几年活头,爱吃啥就吃啥,控制一点量即可。有道理。所以好吃不如爱吃。我们调查入住老人饮食偏好,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以好吃为第一准则,然后尽可能兼顾营养。
不能太软或太硬。我经常在饭后问老人评价。有一次,午餐过后,我去询问。一位阿姨(68岁)和我说,丁院长,你这米饭太软了,入口即化啊。你看,由于我们彼此感情很好,她说话既有调侃意味,也有批评意味。我说好,我去处理。她的邻居,83岁,说,丁院长,你这米饭太硬了,咬不动了,我们老人牙口不好,你们做饭不能这样。
听见没有,同样的米饭,截然不同的评价。
我做了调整。和厨房团队沟通后,每次做出两种米饭,用水和米的不同标准的比例去做,一盆软食,一盆普食。从此,这样的问题就解决了。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安伦和医养中心都一一解决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在文中开头提出的,那些营养知识如何成为产品?
我无法要求每位厨师都能设计既美味又营养的膳食,也不能要求每位厨师都能看懂护理提交的饮食单的术语,然后再根据营养元素去设计菜品。要求太高,成本太高。
怎么办?
标准化。我要求餐饮总监和营养师和厨房团队一起,根据不同的饮食要求和几大老年人常见病种,设计标准化菜谱。以后,只要厨师看到护理的饮食要求,就可以在对应的食品库中,根据成本要求和时令去挑选菜谱去制作。
另外,我们也发现不同厨师做的同样的菜味道不一样,品质不稳定。标准化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和麦当劳一样,在全球做的汉堡的味道都一样。
但是中餐的标准化确实很难。我们在器皿的选择、烹饪的流程上都精细地去研究和总结,目前依然在路上。可以预见不就的将来,我们可以优化到每位厨师做出来的味道都一样,甚至未来不需要厨师来烹饪,智能化是我们要走的道路。
二
餐饮还要讲求变化,或者说是节奏。这就像文章,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也像音乐,要有变化,时快时慢,时高时低。
餐饮也是如此。每天给你大鱼大肉,突然小米粥、馒头、咸菜,你也会觉得美味得不得了。就像美女,不能像现在的女明星,都似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要像第一部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每个人美的都不一样。
变化的基础是菜品的丰富性。安伦和医养中心开发出了3个月不重样的、约有300道菜左右的食品库,并且每周研发出一道新菜,如果满意度达到70%就可以进入食品库。
三
最后说说菜的味道。安伦和医养中心追求什么样的味道呢?
家,当然是家的味道。
为此,我们要求餐饮团队不要追求官窑的做法,而是要深入民间,做真正“家肴”。我们一起看《舌尖上中国II》,那种深入味蕾的家的味道是我们所追求的。比如,一个人入住我们位于天津的机构,但是在饮食评估时发现他在18岁之前都生活在湖南,这样他的饮食很可能就是偏辣的,且喜欢一些湖南本土特色食品。
我们要用味蕾激起老年人对家记忆。
四
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会每天登出一道菜,说说菜的营养和背后的故事。
当然,还有一点,当你每天为今天晚上吃啥而苦恼的时候,你可以看看我们的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