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在公交车上无意间听见祖孙三代聊天。三四岁的小女孩要求下车后去买玩具,妈妈说我没钱啊,要不你找爸爸要吧。小姑娘的回答出人意料:我才不找他要呢,他晚上都不回家!姥姥赶忙解释:爸爸不回家就是为了工作挣钱啊,挣了钱不还是给你花嘛!
此时,妈妈想起了什么,向姥姥转述:那天孩子跟我说,幼儿园的小朋友说,爸爸晚上不回家,都是去找新妈妈了。小姑娘听见妈妈说这些没有吱声,只是低头不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像个小大人。
看这位妈妈的表情,当初她第一次听见孩子这么说的时候,一定相当的惊讶。而我这个无意中听见她转述的“旁听者”,更是非常的惊讶。
不过,认真客观地思考一下,我的非常惊讶或许只是因为我太不了解现在的小朋友了。
当下的社会与我小时候相比,已经是翻天覆地了。小朋友再单纯、再无邪,也不可能完全不受社会变迁的影响。现在的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谈论的话题,也不可能还像我们当年那样,仅仅局限于“大灰狼和小白兔”了。社会上的种种正能量或负能量,也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他们。
家长和老师都会想尽办法保护孩子,尽量不让负能量侵蚀孩子。然而,在如今这个小三满天飞,离婚率居高不下的时代,绝大多数爸爸们也都工作繁忙,早出晚归,深夜回到家通常孩子都睡了;而第二天一早孩子还没起床,爸爸就又去上班了。长此以往,给孩子的印象就是——爸爸晚上不回家。而聪明又敏感的孩子们在社会的影响之下,又加上了自己的解释——爸爸去找新妈妈了。更令人忧心的是,这样的解释看起来得到了不少孩子的认同;也有可能,其中就有某个孩子的家庭确实遭遇了类似的变故。
身为父亲,工作再忙,每周也该尽力安排一两天早点回家,给孩子讲个睡前故事,道一声晚安。实在无法早回家或是出差在外,那也可以在孩子睡觉时间之前给孩子发段小视频或语音,讲讲故事。如果时间实在太紧张,也可以只是说一声“宝贝晚安,爸爸爱你。”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这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只要爸爸真心想这么做,不可能抽不出几秒钟来。
除了爸爸,妈妈也需要做些什么。妈妈应该多跟孩子解释爸爸工作太忙,虽然宝贝醒着的时候总是见不着爸爸,但爸爸很爱宝贝。即便真的怀疑丈夫外遇,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表露。即便婚姻无法继续维持,孩子永远是两个人的,爸爸妈妈永远都有责任有义务疼爱呵护孩子;谁也没有权利刻意去贬损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更不应该人为地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恨。
希望孩子们以后不会再说“爸爸晚上不回家”,孩子们的想象里也不会再有令他们不安的“新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