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燕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列举了弃用朋友圈的几个理由,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其实类似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看到,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句话这么说的: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晒在朋友圈,人世间的辛酸痛苦都留在自己心里。说得虽然有点极端,但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现象和心态。
从一开始,我便不太看好朋友圈,我不是一个喜欢“晒”的人,不喜欢炫耀,也不热衷比较。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展示给别人。我深信“幸福的人都不晒朋友圈”。我总认为,朋友需要沟通和联络,不能一味地靠朋友圈来维系。当然我不排斥一些好文的分享,或是信息的共享。
渐渐地,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换了工作,与原有的同事朋友逐渐疏离;处于学龄前的孩子需要陪伴,占据了我生活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原本的我生活圈子就小,现在的我基本没有自己的空间;原本的我性格就不是很开朗的那种,现在的我更显自闭。是的,我的微信里有几百个联络人,但真正能出来聚聚聊聊的也就那么几个,真正能说说心里话的更是寥寥。
渐渐地,每天刷朋友圈已成为我的一个习惯,当然更多的是看别人发的。朋友圈里,不乏晒娃、晒美食、晒幸福的。点赞、评论,熟悉的、不熟的联系人,也能有一些互动。对于每条朋友圈都不容错过的我来说,那些频繁晒朋友圈的人,真的仿佛离我很近。新加一个联系人,我会把他/她近期的朋友圈都看一遍,然后对这个人便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她也做媒体,或者也是位学龄前儿童的妈妈,立马感觉和她之间拉近了距离。
渐渐地,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时不时地发一些生活花絮。现在,越来越难得能接到朋友的电话或是网上的问候,哪怕只是一句“你过得好吗”。其实也怪不得别人,我也很少这么做。也不是不想,而是时常犹豫,许久不联系的人突然上前去问候一句,会不会太矫情?于是我想到了发朋友圈,看看谁还记得我,谁还愿意关注我。
不得不说,还是有效果的,引来了一些许久未联系的同事、同学的关注和互动。发一条朋友圈能得到几十个赞,让我很是得意,但有时又会嘲笑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俗气了,我是在求关注吗?我是在刷存在感吗?
其实,就我内心而言,我是希望,在我晒孩子照片的时候,得到的不只是“赞”,或者“真幸福”这样的评论,而是有人能问候我一句,带孩子累吗?哪怕一句也好。然而,这真的只是我的奢望。双休日带着孩子到处去玩,春游,享受大自然,的确是件很美好的事。然而,没有人知道,孩子眼睛不好,医生说要多户外运动。也没有人知道,“家里、单位两点一线”、“每天陪吃陪玩陪睡”的生活已让我喘不过气来,与其说让孩子玩,不如说是我自己想出去透透气。
“幸福总在别人眼里”。或许真的是我太不懂得知足了,或许是我的抑郁体质作祟。有时候看到朋友圈里的各种“晒”,我也会想,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欢乐幸福的背后,也有很多的烦恼忧愁?“晒”,是因为寂寞吗?
我的生活还是离不开朋友圈,就像干渴的鱼儿离不开水的滋润,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滋润,也会是莫大的满足。更何况,我的朋友圈里还有家人,虽然我常回父母家,但对于日常生活的展现并没有朋友圈图文并茂的形式那么直观。我和孩子的点点滴滴,妈妈总是最关注的。看到我们快乐的笑容,妈妈也就快乐了。婆婆也是如此,婆婆擅长做菜,我开了个栏目“阿娘厨房”,把婆婆的拿手好菜推荐给大家,然后把大家的点赞和评论给婆婆看,看到那么多人点赞,婆婆很是满足。原来,每个人都有被关注、被肯定的需要。
十年前,没有微信,没有微博,没有WIFI,我们在那间狭小漏雨的办公室里快乐加班,在那间简陋的出租房里热闹聚餐。暮然回首,才发现,那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朋友圈”,是看得到、摸得到的真挚情谊。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各忙各的。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情,走着走着就淡了。所以我会坚持发微信朋友圈,会让你们记得还有这么一个我。我也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朋友多联络,没时间很多时候真的只是借口。友情和爱情一样,都要用心经营,好好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