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思考
教材编排看似只有两页,内容却很多:学习并会使用水温计,学习并使用酒精灯,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数据,在此基础上研讨,让学生对水沸腾过程的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并明确水的沸点在正常压强下是100℃,水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的现象。研读教材,学生要第一次使用水温计,后面要持续用水温计进行观察,那水温计的构造要了解,读数的方法要掌握;学生第一次使用酒精灯,对于三年级孩子挑战还是很大的,在探索环节,要让学生观察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观察袋子的变化。这么多内容一节课能否完成?规范操作在本节课成了必须,那就需要仔细讲解,并指导相对次数的练习。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准备分两节课来进行
二、器材思考
铁架台替换三脚架:在水沸腾的过程中学生要持续观察温度的变化,如果如书中方法,学生就必须一直拿着温度计,一方面不方便观察,可能还会造成数据不准确(如在拿的过程中,水温计碰到杯底或杯壁)另一方面水在沸腾时会产生热气,有烫伤或引起学生不适的诱因。
手持温度计变成悬挂温度计:将学生手持温度计替换成将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这样不但便于获取准确数据,又防止热气可能带来的不安全诱因。
50ml的烧杯代替书中250ml的烧杯:书中选用的烧杯是250ml的烧杯,所装的水大约也有100ml,水多耗时长,因此我采用50ml的烧杯并装40ml的水,大约需要8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就可以为其它环节节省时间。
但是50ml的烧杯只有一个,所以我尝试用试管,但使用试管容易出现暴沸,印象实验结果,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我也尝试用热水壶,但不能保证小组实验。
没有解决的问题:如何定义沸腾?我实验了多次,水上下翻腾,大量白汽产生时,温度依旧在上升,并超多100摄氏度?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 引出沸腾
提出问题:如果给冷水不停地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对这一问题是有很多想回答的:冒气泡,有白汽,温度升高。但学生不知道沸腾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
教师用课件介绍装置材料及作用,并说明在观察中要记录水的温度,要使用温度计。
观察使用水温计
1.观察温度计,认识水温计的构造,特别说明水温计上的刻度一个大格表示10℃,一小格表示1℃。
2.讲解水温计的使用方法。
3.实际测量并读数。每小组测量水温,并读数。这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使用和读数是否规范,并及时进行纠正。
学习使用酒精灯
1.用课件介绍酒精灯的构造。
2.教师演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重点说明:点燃、熄灭的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预设,但材料不够,很难开展分组实验)
复习方法,提升能力
复习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这里学生在上节课使用和学习的基础上,再次回顾方法,巩固所学操作器材的方法,形成技能,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规范使用,保证安全;如若酒精灯不小心洒在了桌面上,不用惊慌用湿抹布覆盖即可。
交流预测 观察重点
预测:上节课同学们已经联系生活实际预测给冷水不停地加热,水会沸腾。预测水沸腾后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会说到水面冒泡、有热气。教师说明:“那我们预测的和实际是否一样呢?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水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水沸腾时水中、水面的现象。”
预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实际观察中有意识地观察水中、水面的现象,而非无目的地进行观察,这也是我们科学课中强调预测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示表格 说明要求
课件出示手册的观察记录,关于第一张表,先填写上时间分别是0、2、4、6、8,再让学生看记录的要点:温度、水的变化。关于第二张表,要记录的要点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水沸腾时水中的现象、水沸腾时水面的现象、水沸腾时水面之上的现象。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1.小组领取材料,组装好,测量0分钟时的温度并填写记录,用课件出示计时器。
2.小组点燃酒精灯,观察记录。
记录还是需要指导的,到了时间应该制定几个组汇报自己看到的现象,再指导记录。学生能看见小气泡,小气泡向上升,气泡变大,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研讨发现 深入认识
研讨问题一: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研讨问题二: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这个我们看到什么现象?汇报后学生会发现温度都不太一样,教师说明:在正常压强下,水的沸腾的温度都是100℃。对于这一点,孩子们对于100℃是有这样的生活常识的,而对于正常压强下,孩子是不太理解的,基于学生的认知,教参上也只是简单的介绍,实际教学中孩子们也没有提出疑问,如果有可以建议孩子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水沸腾的现象,孩子的记录也有不同,对比总结了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