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 通
不管上午作为来访者的约练,还是下午作为观察员的约练,都让我对沟通又有了深刻的印象。
先说说上午作为来访者吧!孩子昨天晚上说作文写跑题了,但是也不想跟我聊,但是我有想了解的欲望,那只有先接纳孩子这种状况吧,首先先试图说服自己接纳,但内心想沟通的这个欲望一直存在,说到底为啥有沟通的欲望?那还不是因为担心和焦虑孩子的成绩吗?写到这儿,突然觉察出来,我还是没有关注到孩子这个人呢?关注的还需要再细一点,再具体一点到孩子身上,一到学习上,我就开始懵逼,你说孩子一回来也挺会嘘寒问暖的,为啥一聊到学习就不知道如何开口?就会担心自己一说话又聊到成绩,这会儿想想,好像已经有这种意识了,已经意识到,所以不会接招的时候首先先不说呗,下午咨询师在聊的过程中就聊到这一点了,也可以顺着孩子的话,用孩子的话说出来,比如说他说作文写跑题了,作文写跑题了?就听他说,也可以听她说说跑题是怎么跑的?他对作文的跑题是怎样认识的?他写的内容又是什么?什么让他意识到他的作文跑题了?这些问句尽量口语化,似乎这样的沟通也能进行下去。
下午的约练还让我有另一点收获,如果是和父母聊天的话,父母这种负面情绪,像我们转达时,人们可以倾听,让父母把这种负面情绪表达出来,但是我们是中战站,而不是一个接收站,风一吹就飘走了,和谁聊天就和谁是一伙的?和说话人保持合作状态,好像更能理解对方共情对,在对方不容易的情况下,被理解到,被看到,被认可时,她的那种委屈和不满被化解的同时,他也不觉得这样做会让她委屈和不满,似乎好像他对继续做下去,更有能量了,也有动力了,看到即疗愈。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和爸爸了,这种沟通方式,爱人和孩子也是打压式的教育,孩子也不喜欢爸爸这种方式,或许有孩子说出来,爸爸也更能接受吧!我们能不能试试这样说“爸爸,你老打压我,我感觉特别不舒服,你夸夸我呗,夸夸我,我那个就更自信了”,这也是让孩子和爸爸有一个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可以让他们父子关系更融合。
沟通无处不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到沟通的方式,沟通的内容,沟通具体化,更要关注到沟通对象的感受,或许这样才更能让沟通有效地进行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