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种子》是我很喜欢的一本绘本,每读一回,都让我感触更深一层,犹如品茗一般回味无穷。
这本书画风很古朴,简单的旁白,没有人物对话,故事就在幽静的寺院中铺展开来,晨钟缶磬,禅意尽显。
我喜欢里面的安,淡定坦然,怀揣千年古莲的种子安静的度过寒冬,在温暖的春天播下种子,最终收获满池美丽的荷花。
这总让我想到了女儿,想到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开花的种子。
孩子的成长总是跌跌拌拌的,走两步退一步,一点儿也急不得。
女儿刚学说话的时候,有些物品总是不会发音。她倒是聪明,不会说的统统念成“e nie”。比如“小熊”,不管我怎么教,她都念不出来。于是每次说到这个词的时候,我都尽量准确的重复两遍,也不勉强她说。
一直到2岁左右的时候,她突然间就发出了“xiong”这个音,很多词语也很快会说了。
再比如唱儿歌,有时候一首儿歌连看了一个月也没见她唱过一句。结果在我俩洗完澡躺在床上时,她就流畅的完整的准确的把这首歌唱了一遍又一遍。
还有女儿的如厕问题,我没给女儿把过尿(也不赞同),一直是晚上穿纸尿裤。
七个月之前白天也穿纸尿裤,之后就一直睡觉时用尿布,不睡时穿开裆裤到一岁两个月左右。没有做过任何如厕训练,就是随便她尿,尿湿裤子就换。
结果一岁会走路的时候,大概知道排泄是怎么回事了,她尿尿拉臭就知道自己蹲下来,很少再拉湿裤子。我自己也慢慢摸清了她的排泄规律,有时也会提醒她。到一岁十个月,女儿已经自己会脱裤子蹲下,两岁的时候完全可以自己上厕所,脱裤尿尿提裤子,一气呵成。
大概是因为有提前看书做功课,我一直都坚信:时间到了,自然就会了,并没有为这些事情焦虑过。面对别人的质疑时,也都一笑而过。
当前,女儿还有个问题就是社交,总是有点怯怯的样子,尤其不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我从头到尾排查了几遍可能的原因:或许是一岁左右时被蛮横的小朋友吓到过,或许是她的社交敏感期还未到来,还不知道怎么去结交朋友,也或许是受我俩性格影响。
但我看到过,女儿和大一些或者很温和的小朋友玩耍时开心的样子,或许她只是不喜欢粗暴的人。因而,我以身作则,看到熟人主动打招呼,每次玩都征求她的意见:“要和姐姐一起玩沙土吗?”“要和哥哥一起玩滑梯吗?”,如果她说不要,我也不会勉强。当她被其他小朋友拒绝时,我就抱抱她:“那妈妈陪你玩”。
我想,不着急,有一天她会有很多很多好朋友的。
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感受。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或许,我们只需给孩子全心的陪伴和呵护,以及科学的引导,顺其自然,享受自己和孩子成长的每个瞬间,耐心等待他们长大就好了。
最后,这本书强烈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