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我只看了电视剧,就已感触良多,通篇布局此起彼伏,环环相扣,从这一环到下一环之衔接相当圆润;人物情节安排相当之巧妙,部分人物貌似不经意之笔,却为后文之铺垫后文之基石,行文如流水般自然,人物形象特点突出,对比鲜明。黑娃是个长工的儿子,是个倔种,先是逃出原上做了麦客,遇到田小娥,与田小娥私奔,为族人不容,闹农协使他有家不能回,上山做了土匪,更使他无颜面对族人,之后为兄弟们谋出路被招安做了保安团炮营营长,娶了秀才的女儿后开始读书,此时觉得“前半生都白活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将这个颠倒了过来,他做的是真学问,为修身,为做人。他前半生师从徐先生,是不愿的,他抗争、逃学,后半生主动拜师朱先生,求真学问,此时开始承认鹿兆谦这个名字,谦谦君子,他对得起这个名字,他敢作敢为,不藏着掖着,他做的是真实的自己,这点与白孝文大相径庭。
鹿兆鹏读过经典,后来读的更多的是新学,朱先生的儿子即将出世之时,鹿兆鹏崭露头角,逼的冷先生出手接生,这也让冷先生对其刮目相看,心中暗暗许下了这个女婿,但这也为冷秋月的悲惨命运奠定了基础。
白孝文是族长的长子,白嘉轩花了大力气培养他,熟读经典,但不能去粗求精,对“经典”奉为圭臬,一句“长幼有序,尊卑有别”,逼得黑娃出走原上。他兴办旧式学堂,继承封建体系,要与新学鹿兆鹏比一比。后与田小娥交好,与白嘉轩闹分家,之后又抽大烟,将房、地都卖给了鹿子霖,鹿子霖拆了白家门楼,让白家颜面尽失;在白孝文走头无路之际有大发善心,让白孝文加入保安团,这也给他自己埋下了后患。之后,白孝文利用职权让鹿子霖坐了三年冤狱,在此期间,趁人之危,买下廘家大院和田地,拆毁廘家门楼,几乎将廘家从白鹿原上抹了去,终于出了口气,圆了他自己的面子。白孝文其人心胸过于狭隘,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在黑娃风光之时陷害黑娃,让黑娃冤死,白孝文就是白鹿原上披着人皮的白狼。
白嘉轩是原上的族长,有威望,同时也是封建思想人物的代表,黑娃说“我嫌嘉轩叔的腰杆太直太硬嘞!”这句话也是对白嘉轩人物形象的概括,白嘉轩一直都是积极解决问题的那个人,这也是大家信服他的原因,鹿子霖一直都是给他出难题的那个人,白鹿之争是篇章矛盾所在,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白嘉轩其人有胸怀、有担当,只要是族里人有难,他都尽力去营救;交农闹事之后,政府秋后算账,扣押了和尚和鹿三,白嘉轩前往监狱扛罪;对于打折了他的腰的黑娃,他也大义灭亲,尽力营救;在鹿子霖落狱之时,他也阻止白孝文拆其门楼,并前往探监。但他也有他的局限,他只能守住他的族人,守住他的原;在闹饥荒时,他向土匪借的粮也只用于救他的族人。白嘉轩一身肝胆,镇嵩军征粮,杀鸡儆猴,他到营房门口破口大骂,只身到土匪山寨借粮,追随朱先生闯清兵大营……
鹿子霖是廘家的代表,白家的对头,一个赤裸裸的小人形象,交农闹事之后,鹿三被押,鹿子霖将所有的罪责推给鹿三;在白孝文落难之时,拆白家门口,抹白家面子;在黑娃外逃之际,欺负走投无路的田小娥,并唆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进一步抹黑白家的脸面。黑娃在《论语》中学到的那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前半句是白嘉轩形象的映射,后半句是对鹿子霖之流的概括。
田小娥是个命途多舛的女人,先被卖到郭举人家,忍受非人的待遇,认识黑娃之后与其逃往白鹿原,但族人容不得这样的女子,甚至发生了瘟疫都栽在她的头上,最后死在老实巴交的长工鹿三手里,死后还要被当作妖女镇压在塔下。田小娥到底做错了什么!让大家如此痛恨她,从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来看,她确实错了,她没有做到从一而终,仅此一条就足以让她一辈子翻不了身,她是封建余毒的受害者,地位低下,被当作货物卖,被人家当作小母狗,按照封建的道德准则,她只能默默忍受;她想要抗争,追寻自己的生活,她舍弃一切,随黑娃住在窑洞里,但就是这样简陋的生活,也不被时代所容许。可见,在那个时代,偏离封建道德轨迹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惨痛!她偏离了准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是不是遵守这些封建准则,就能在那个时代活得自在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冷秋月是医生冷先生的长女,人长得好看,会织布、能配药,得到白母盛赞,许与鹿兆鹏,按封建时代的准则来看,她可真算得上是位贤妻,但就是这样一位贤妻也落不到好下场,先是因疯被其父下重药而失声,后因鹿兆鹏离去,死于梁绳。她又错在了哪里,以至于受此磨难!她没有错,是封建的道德准则错了!封建礼教之下,受其毒害之人绝非个例。即使是鹿兆鹏这样学新学之人,也无法帮助冷秋月跳出封建思想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