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母亲节,看着母亲越来越多的白发,瘦弱的身躯,我真想为她做点什么。可我知道在母亲节当天为她买一束康乃馨,做顿可口的饭菜,这都是流于表面的。她最想要的是我们生活的幸福,可是家前家后各有哀愁,哪有那么称心如意的幸福。
小时候你陪我长大,如今我陪你白发。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曾经的我却是一件漏风的棉袄。小时候迷糊不懂事,总惹母亲生气,她一生气就打我,我挨了打就讨厌她,觉得她不是个好妈妈,脾气那么暴,一点都不温柔,还不如温柔的小姨对我好。
那时我是小孩子,不懂成年人的世界,所以也不能设身处地为我母亲着想。我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脾气那么暴躁,为什么我们生活的这么拮据。
现在我自己都是成年人,知道成年人生活的不易,终于理解我的母亲了。遇到一个老顽童一样不归家,不担责,不省心的男人,然后这个男人你还改变不了他。永远不要去想改变一个人,这比发射一颗卫星登上月球还要难。这个男人跟你组建家庭,可是这个家庭他从来不参与,都让你一人支撑。你的心情会好吗?你该怎么面对?
换成现代新思想的女性,肯定是离婚,大不了自己坚强独立的做个离异单身母亲。可我母亲是50年代生人,她有老一代的思想,贤惠勤勉,隐忍坚强,在意世俗的眼光和评论。在她所处的年代和意识里,女人要温良恭俭,要顾全大局要无私,不能只顾自己,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可以脑补一下,过去家庭里的母亲就是默默操持繁重家务,毫无怨言的角色。她们像蜡烛一样无私燃烧自己的光和热。
母亲,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名字。叫一声“母亲”有人回应,便是一生最大的幸福。世界虽大,只要母亲在,这个家才是心至如归的地方,这个家才是个真正的家。
生命是母亲赐予的,母亲是带你来到世间的第一人。所以“母亲”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备受尊重和感激的第一位,母亲节也比父亲节更受关注和欢迎。
看了闫妮主演的《外婆的新世界》,立意新,着重刻画老年女性的生活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好趋势,关注中老年女性思想的蜕变和解放。剧中的外婆是很多为家庭为子女操劳一生,却唯独没有为自己好好活的母亲的一个缩影。
剧中的外婆年轻时死了丈夫,含辛茹苦带大女儿,女儿叛逆早婚小混混,生下女儿又草率离婚,她们祖孙三代都在矛盾埋怨中度过。我对我的母亲不也是这样吗?曾几何时我埋怨她为什么这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为什么做人这么委曲求全,左右逢源?为什么永远只盯着菜场和家事琐碎,不能培养点自己的爱好?哪怕是去养养花草跳跳广场舞打个麻将,都好过这样哀声叹气不接受新事物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现在我慢慢对母亲和解了。我虽然是她的女儿,是她生命的延续,理应跟她一样。但她和我出生的时代不同,接受的思想不同,我们是两个不一样的个体。我的女性成长意识在萌芽,而母亲还是恪守老传统对女性的要求。我认为爱情婚姻家庭并不是衡量女性人生的全部,与其两个人的鸡飞狗跳,不如一个人的孤独安宁。人生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我的母亲认为结婚生子组建家庭就是人生的全部。我认为人要为自己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你永远做不到十全十美,总有人对你说三道四。对你不好轻视你的人,没有必要再去维持关系,撕破脸皮算了。母亲却永远小心翼翼为人处世尽显和气之道。
剧中的外婆在老年得知死去的丈夫出轨于她,女儿又不理解她。外婆便突然离家出走,流浪五年去见识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找并再造自己的新生活。母亲在19年去了一次北京,回来之后说再也不出远门,天下都一样。我多希望她能出去走走,去见识广阔的世界,好好为自己活一次!
只要她愿意,哪怕嫌我说话不中听,爱跟她争吵,我都会立马丢掉这不咸不淡,形同鸡肋的工作带着母亲去旅行。多年前母亲说有个姐妹在七十年代去支援新疆了,她想去新疆看看小姐妹。只要母亲决定去寻找新世界,我就带着她一路旅行,哪怕去青年旅社做义工,打零工,见识各色各样的人和事。我们不光去新疆,身体条件允许甚至去西藏登布达拉宫爬雪山都可以。
不管人生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处在怎样的困境中,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真希望我和我的母亲能像剧中外婆一样不妄喜,不妄馁,在穷山恶水里寻找风景,在穷途末路时发现转机,在当下的岁月里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母亲,我是真的爱你,我们一起去寻找我们的新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