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篇自黑来开启重生之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篇文章的标题也想了很多个,「我特么真是个傻逼」、「傻逼是怎样炼成的」、「怎样成为一个傻逼」等等,但关键词「傻逼」我怎么也割舍不下,因为,这就是最准确的词啊!为了不浪费这些个标题,拿来当小标题也不错,正好跟我想要说的内容对得上。
我特么真是个傻逼
李笑来老师在他的《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本书中提到,他有一次买了很好的本子和笔,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所有蠢事:
一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我几乎已经写满了一整本…… 然后才开始渐渐有了解脱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写出来就好像是排泄了出去一样,手里拿着本子,看着那些文字,就好像那些事情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一样。我开始想象那是一本真诚的小说,而我是隔世的读者,偶尔会心一笑或者一哭。
记录是有好处的。它会成为一个参照系,明显的参照系,放在那里。再有愚蠢想法的时候,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在脑子里搜索记录在那里的曾经的愚蠢行为,而后,那些愚蠢的想法就很难转化为愚蠢的行动了 —— 甚至,那些记录就好像是个筛子,把很多愚蠢的想法直接过滤掉了,乃至于你都不知道。
所以也不妨来说说我做过的蠢事,以及他们如何让我成为一个傻逼。这些蠢事甚至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毕竟我又没说我写的是2016年总结。
蠢事No.1:做一个「正常人」
第一大蠢事当然是耗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啦,24岁之前,我一直是个「正常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么一路上着,预计找个「好」工作,结婚生子养小孩,直到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的时刻。之所以「正常」,并不仅仅在于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规划,更重要的是,我选择了「正常」。
但其实,除了屁事不懂的童年,在我长大后的每一刻,我都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高中学文还是学理,上不上大学,在国内还是国外上大学,选什么专业,翘课还是不翘课,要不要去旁听别的专业,学生会参加不参加,毕业了找不找工作,考不考研……
傻逼就是这样炼成的:我确实做了选择,但选择的依据是——别人也在这么做。换句话说,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把自己当做了「正常人」,才会选择正常人会选择的路。
我并没有主动地做出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选择。
蠢事No.2:好无聊啊,看个剧吧~
作为一个「正常人」,是有大把大把空闲时间的,而我也完全像正常人一样挥霍着时间,睡懒觉、看美剧、逛淘宝,恍惚度过每一天,有什么不对嘛?睡懒觉美容啊,看美剧能练英语啊,逛淘宝,能,能,能发现好玩的东西啊~这是多么充实有趣健康的人生啊,时间,只要把它填满,就没有虚度啊!
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邓布利多说过一句话:
Dark and difficult times lie ahead. Soon we must all face the choice between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easy.
傻逼就是这样炼成的:用「劳逸结合」安慰自己,用「享乐主义」给自己打标签,用「品质生活」为自己开脱,觉得学习是累的,工作是枯燥的,然后抛弃那条right的路,选择了easy的。
「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我只做到了后半句。
蠢事No.3:诶,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我是个性子急、爱憎分明的人,并且一直以此为荣,「不喜欢的人干嘛要费劲让自己喜欢啊」。有时候一个人惹我讨厌了,往往就是几句话没对味儿,于是心里就给对方打了个大大的「嫌弃」标签,然后上纲上线到价值观不和的高度,再看到此人就是白眼相向。
还有时,平和的讨论往往会被我搞得火药味儿十足,让别人不要抬杠的时候,自己反而抬杠得更厉害。前段时间看了本书,叫《非暴力沟通》,不要太戳中我哦!
傻逼就是这样炼成的:语言或许只能表达说话者意思的50%,还有一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如果完全靠着字面意思去理解对方,不考虑背后的感受、思考、情绪,那就是关上半个世界的傻逼无疑。
语言是为了交流,而不是筑起高墙,把对方挡在外面。
怎样成为一个傻逼
看过上面的蠢事,发现要想成为傻逼,简直太简单了,一个字:别。
别有梦想,也别觉得自己能完成梦想,别觉得自己特别,别特立独行,别选择少有人走的路,别掌控自己的人生。
别努力,别学习,别钻研,别逼自己,别锻炼身体,别学外语,别珍惜时间。
别体谅,别原谅,别让步,别换位思考,别设身处地,别考虑别人,别改变自己。
别思考,千万别,一开始思考,你就离傻逼越来越远了。
其实,觉得自己傻逼,是件好事。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在别人眼里是傻逼。我回望时发现自己曾经是傻逼,我也希望未来的我再回望现在时,觉得现在好傻逼。毕竟觉得以前做了蠢事,就说明你现在意识到怎么蠢了,就有进步的空间。我反而害怕,某个年底再回首,发现找不出自己傻逼的地方,那我就停止成长了。
最后,让我来激怒,或者点醒你一下吧:
蓦然回首,我发现自己曾经是个傻逼,我也没说你不是啊。
本文首发于简书,并由作者转载至个人微信公众号:Voyager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