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发现女儿改了微信头像和签名,大笑之余,心随之又一酸,万千感概涌上心头……
其实从小学一年始,至今的初一止,女儿已经参加了大小无数次的考试了,作为总名列前茅的学霸,按理说,应该可以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境界了,但这次却出奇的不淡定,不对,不是不淡定,而是相当的慌张和焦虑。
原因?当然是因为上次月考弄砸了,从小升初全市第一,断崖式的降到了56,更让她崩溃的是,本来引以为傲的语文,这次竟然成了拖后腿的一科,强项的作文竟被扣了15分,这种对自信心的打击是巨大的,我虽未亲历,但感同身受,这如同本来深受领导重用的小科员,一旦换了领导后却一无是处一样,我们没变,变的是审美标准。
于是,我们现在都在大费周折的研究批卷老师的喜乐爱好,老师是什么年代的人,喜欢什么样的语言样式,对什么故事有共情,然后投其所好,写一些与内心情感颇为不符的故事,发表一些成人腔调的论调,以此来博得高分。
其实女儿的写作我本不担心,她有一颗敏感的心,细腻的情感,加上博览群书积淀下的底蕴,每次的作文都让我很意外,然而这次,她开始慌张,全然没了先前的自信。我把她考试的作文看了几遍,觉得写的不错,但是现实就是分数很低,是导致本次下降几十名的直接原因。我开始开导她,说你写的很好,再完善一下细节下次就会得高分了。然而女儿并不相信,一遍一遍的叨咕:“那我高中还能进清北班吗?浙大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已经近乎于学生版的祥林嫂了,看着心疼。
为解决她的焦虑,全家把能找的语文老师找了个遍,一对一的看作文,提意见,系统梳理作文结构,经典语句的重新积累,大有推倒重塑之感。也没有别的办法,目前重建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考试后的状态,虽然语文没有得到最高分,但是已经远离拖后腿的行列了,大榜26,虽然离自己的目标还有距离,但女儿重拾了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仅仅一次小小的考试,仿佛经历了人生的巅峰和低谷,教育固然有它的弊端,但是在我们没成为制度的制定者时,也只能臣服其脚下,况且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通往殿堂的唯一道路。
多年以后,希望女儿可以有一份自己喜欢并投入其中的工作,有温暖惬意的午后在藤椅上读书的快乐,有把心情写成文字的爱好……
而那时的我,可能会在去往拉萨的途中,在冰天雪地里忙着更换抛锚越野车的轮胎,偶然手机叮咚一响,看了眼女儿更新的小说,脸上浮现着骄傲,收起工具,越野车呼啸着开向远方……
如此,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