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秦汉名邦,天下名州。
端午节跟石先生一路北游,落脚在我妈妈的出生地,心生莫名的熟悉和亲切。
印象中,妈妈家乡的人心灵手巧,不论干什么,都将陕北人的生活、精神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定格于精美的石雕、剪纸、甚至美食中,代代相传。
走在街上,走在巷口,走在石板路上,随处可见各种石雕,可爱的小狮子,卡通的外星人,象征吉祥平安的图案,只要你看,随处可见。
2014年,绥德石雕雕刻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绥德石雕形成于秦汉时期,作为一种独立技艺和产业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一大早,我预约了博物馆,了解县城,从博物馆开始。
有“绣像的汉代史”之称的汉画像石,是重要的中华文化遗存,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文化艺术瑰宝。
在绥德县西山寺发现了第一座汉画墓葬。
馆内藏品。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我喜欢的提梁壶。
石灶。
绝美。
东汉地图。
接下来,再去博物馆看看。
汉代銅龟灶。
秦代蒜头扁壶。
战国带盖铜鼎。
战国四方耳壶。
各种玉带。
商代蛇首铜匕。
可爱的铜狮子。
彩绘寿桃。
各种小器皿。
还有绥德炕头石狮,大则一尺见方,小则拳头一般。石狮子憨态可掬,浑厚、淳朴,这数百件里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说不完,道不尽,这石头。
回到民居,一砖一瓦一石,尽在绥德手艺人指间。
略微了解得知,绥德之名始于北朝,取“绥民以德”(“绥民”为安定人民的意思。)之意。
绥德古迹甚多,英杰辈出,更以“绥德汉”声名远播。清乾隆皇帝题赞此地为“秦汉名邦”;清道光年间,知州江士松手书“天下名州”四字,故又有“名州”之称。
历史上秦长子扶苏含冤自刎于此,留下“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的呜咽泉村。大将军蒙恬也在此北筑长城、南修直道、西拓银川并与扶苏长眠于此,留下“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的造笔传说。
唐代胡曾有《杀子谷》曰:“举国贤良尽垂泪,扶苏屈死戌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当年恨李斯!”
博物馆出门不远就是扶苏墓,心怀敬畏读史。
感慨妈妈的故乡,从沧桑肃穆的扶苏墓,到铭刻英雄往事的韩蕲王庙,再到韩世忠雕塑、文庙、钟楼、巽地楼……绥德这片土地将英雄、传奇和史诗连在一起,以“天下名州”之名享誉塞上。
绥德,每一处遗迹都书写着一部历史,每一个景点都凝聚了一段传奇。
绥德印象,在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