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就寄托了父母的希望,我亦是如此。总担心他不如别的孩子聪明伶俐,担心他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在他如此年幼的时候,怎样才能让他变的富有想像,学到生活的技能和良好的品德,思前想后,我想到了阅读。转眼间,儿子已近5岁,陪伴在他身边的,最亲密的朋友,除了爸爸妈妈等亲人,就是那整整四格的书籍。
在“撕”“咬”“扔”中开始了儿子的阅读旅程
儿子半岁的时候,我就让他接触阅读。刚开始是一些卡片,水果的,蔬菜的,动物的,他会随手拿一张,看都没看就直接扔掉,偶尔会被一些图片吸引住,也是用撕的方式来“阅读”。直到有一次,夏天,给他吃了西瓜后,他看见西瓜的卡片就往嘴巴放,咬呀咬,添呀添。这时候,他看到的或许只有玩具和吃的。
用“玩”的方式阅读
孩子1岁时,我送给他了一套立体的《动物世界》。打开书,丛林中的动物似乎出现在眼前,色彩鲜明,没有文字,但图型很逼真。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我还是深情并貌讲诉,希望能引起他的注意,事实证明我失败了,与其强制的让他看,不如让他自由的去探索、去发现。一天我发现儿子居然自己拿着书看,他是这样看的,把手指放进动物的嘴巴里,一边模仿动物的叫声,一边给动物喂食,嘴巴里还喃喃自语着,玩的很开心。这是儿子第一次主动用玩的方式阅读。
亲子对话的阅读
儿子两岁的时候,《谁哭了》、《谁尿床了》《大声回答“哎”》等小熊宝宝绘本系列,深深吸引他,成功俘获了好动的他。情节简单又贴近生活《谁尿床了》是儿子最喜欢的书,总是粘着我陪他一起看,而且喜欢和我一起一边看一边对话“谁尿床了?”他会高兴的回答“是小兔子”“是小狗”。每次都会看好几遍,有时会哈哈大笑,有时会说“我才不会尿床”。那段时间的亲子阅读时光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儿子在书中看到了行为习惯,感受到了快乐。
调皮的儿子,最爱的“大卫”
3岁,儿子上幼儿园了,我以为在幼儿园他会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喜欢读书,结果又让我失望了。他的好奇并不在故事,不在书籍,而是身边的同伴,喜欢和同伴玩耍,打打闹闹。回家后,我坚持给他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培养他的读书习惯。《大卫不可以》体现了儿子当时的情况,翻开书,画面的生动,大卫的“调皮”一下就吸引住了儿子,粗略的翻阅了一下,接着就很不高兴,我问他:“怎么了?”他回答我:“大卫什么都不可以,我也不可以。”儿子的回答让我震惊,想想是这样的。接着我和他一起分享了这个故事,随后他轻轻的说了一句:“我知道了。”再接着就是《不,这不是我的错》、《大卫惹麻烦》、《大卫上学去》。大卫系列至今都是儿子的最爱,虽然已经破烂了,仍至今都放在他那个喜欢书柜里。
4岁的阅读时间,5岁的阅读方式
4岁的孩子需要单独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我们很快就分房睡了。睡觉之前,我坚持和他一阅读绘本,又从大卫系列开始,每天一本,直到他的绘本越来越多,原来的书柜已经放不下了。我给他买了一个卡通的书柜,一共有四格,每个格子的门都是一个小动物,猴子是他最喜欢的,所以他喜欢的书都放在那一格里。《凯,能行》、《不一样的爸爸》、《不的故事》、《爱发脾气的格拉夫》、《吃不饱的贝尔熊》等等,有时候一本书会接着看几天,有时候会在一页停留很久。我喜欢这样认真的他。
快5岁了,他阅读的习惯一直保持着,而且又有不同的方式,睡觉前阅读没变,变的是阅读的人,不再只是我,现在有爸爸,还有他。我们轮流讲,每人一天,最初,爸爸和他阅读的时候,他会很激动。那天爸爸讲的是《开车去兜风》,一边讲一边演,丰富的画面,快乐的爸爸,房间里笑声阵阵。每次轮到爸爸讲的时候,他都要爸爸讲《开车去兜风》,因为“我很高兴”。现在儿子看到路边有标志“P”,就会大声说“看,停车场,我在书上看过。”这是他在《开车去兜风》中的收获,看样子他是不忘记了。
儿子第一次当主角,是讲《吃不饱的贝尔熊》。打开书,看到贝尔熊,我以为会马上开始,可是等到的是一片安静,终于开口了,却是“妈妈我不会”,怎么可能不会呢?这是他喜欢的书,早就熟悉了故事,怎么会让他难以启齿,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我鼓励他,引导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让他开口,他却一边抽泣,一边含着哭声讲,断断续续,模模糊糊,脸上的泪水也滴落在书上。但是,他还是勇敢的完成了这次处子秀。儿子的表现让我坚定了要继续下去的决心。现在他能清楚的记得我们三个人讲故事的秩序,并热心的提醒我们。
儿子的阅读习惯一直保持着,将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每天的阅读时间不仅增进了我们的亲子关系,儿子在书中还看到了不同世界,我们始终伴随着他,一起学习,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儿子的阅读史,记录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