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的感想,也算是应了前半个月的反思,书架上都是专业书,弗洛伊德、荣格、梅兰妮、温尼科特……再来就是工具书和需要推荐给来访阅读的心理自助类书籍,仿佛在读书的部分,我的世界越来越狭窄。
感谢WX读书这个可爱的APP,自动关联的功能太强大了,总是杂七杂八地推荐些名字很好听或者与我兴趣有点关联又不特别有关的书籍,以前不会关注它们,APP被我用来阅读自己下载的专业书以及一些想看又觉得还没“资格”待在书架上的书(有时看到电子版会忍不住买一份纸质书放书架上再读),现在自从开始反省自己,在书籍的选择上也试着放大自己的接受面了。
关于诗集,我向来是比较少关注的,除了几首特别喜欢的,对于现代诗,没什么爱,读书时会自己编些五言七言的和同学对诗玩,过年也会试着写写对联,但是现代诗,总感觉缺了点互动的乐趣。可能是因为缺少“规矩”,让我无从下手。
近日时不时看看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朋友因为这名字推荐给我,读了读,惊艳于简单词句中突然蹿出来的细腻描写,惊艳于平平淡淡中的生活气息,结果我看进去了,那朋友反而放弃了,说看不懂。
时不时看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的童年让我诧异,坚持不给孩子上户口、坚持不给孩子读书的父亲,无证助产士的母亲。
当我不让所见所闻都“有用”时,突然感觉“另一种美好”开始降临。
想到家里的老父,经常煲电视剧,见我从书房出来就指着某个人说“这个人你知道吧?”
我愣一愣:“不认得,我不看这种剧。”“这种剧”专指我认为没有营养,除了消磨时间外,我连笑一笑的想法都没有的剧集。
老父:“这你得看看,演的好。”“演得好”专指勾心斗角的各类剧,很多人都喜欢看的那种。
我无奈翻白眼,倒杯水继续转回书房。心里想着:浪费时间的无用剧,不看,时间宝贵。
这段时间我做了尝试,老父看电视时我偶尔回抱着手机晃到客厅,在沙发坐一会,眼睛看着手机,耳朵听剧,时不时配合他说一嘴,最初几次,他看累了就直接关电视,说:“我睡了。”我继续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后来,他累了,会问一句:“你还看不?”我摇头后他关机。再后来,他要睡了,说:“你继续看,我睡了。”
突然就感觉到我在客厅有了“一席之地”,也许,这也是无用的事带来的意外收获吧。
嗯,《原则》,也是我的无用之书~
有用与无用的距离有多远?我不知道。
无用与无意义的距离呢?好像有点概念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什么于自己有益,什么于自己无益,个人标准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
我的体会是,做些看似无用之事,生活的色彩会多一些,重量会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