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来到11月6号,离考试只剩下一个月了,可手中的事却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向计划那样、像向往的那样,能安静的坐下来,做做题、看看视频、找找方法……这是此时身处这样环境的孩子所不能感受到的,就像当年的我,那时那刻坐在那里边吃零食边看别人刷题是一样的。
这两天接到了一个新任务,写案例,之前写设计的活儿被我推掉了,那是我确实不愿意去抢,费心、费神,归根结底是懒——之前没有好好刷题,想在最后的一个月好好刷题,可哪里有我想的那么容易呢?成年人世界里的不容易——没有更多能自主安排的时间,这可以算是一个大头吧!
遇山开山,是到这个工作岗位,根据实际情况,得到最大的收获。没事找事,认真做事,做自己擅长的、自己喜欢的事,心里丰满了,整个人就愉悦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找山、开山。最近的山——写文化课案例,何谓文化课?一定要“文化”——显性的知识背后有隐性的文化形态,普通的数学课也可以是一节很好的文化课,但需要彰显核心理念和突出特征——育人为本,文化领航,问题驱动,思想贯穿,生活融入。如何开山——今天已经周三,下周一要开山成果,哪节现有的课、现有的论文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除法竖式的简洁美、鸡舍问题的抽象美。如何选?心中还暗暗想着与现在推进的课改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两个里面哪个更好呢?
如何选?看完的理论部分中得出结论——普通的数学课是都可以的,案例部分中适用年级的简短描述却让人头痛,我想到的两节课都有特殊的年级限制,或者说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何选?一定要这种适用范围很广的内容吗?
时间都去哪儿?做做日更、打打卡,老了的时候,回头看,会不会羡慕今天的我,能这般活跃的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