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欧比,这是我的“100本读书计划”第3本。
今天分享的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被列为美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事实上它的影响力是世界级的。
书的结构很简单。前面二分之一的篇幅,是描述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的记录,它既是作者个人的惨痛体验,也是一个心理学家冷静的观察总结。作者从一开始就说他不要写集中营实录,他只想回答一个问题:“一个普通俘虏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会有怎样的心理历程?”他的观察对象,是包括自己在内的默默无闻的普通囚犯,他们对环境的反应。剩下的篇幅,是理论部分,讲存在主义分析治疗(意义疗法)。
其实我在几天前就把书看完了,但我必须承认,在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对于理论部分并没有很理解。我想,像集中营这种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普通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到,那它对我们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重新翻开了这本书,这次有了新的感悟。
按照惯例,我就分享三个最有价值的观点。
1-“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在深夜痛哭过的经历,我也有。有时候是因为工作压力,有时是作为新手妈妈无法哄睡宝宝的无助和绝望。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如果这道坎绕不过去,有的人甚至会自杀。一个人究竟有多绝望才会选择放弃生命?我想起电影里的台词“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没有比集中营的经历更让人绝望了。奥斯维辛是著名的“死亡工厂”,送进来90%的人直接走向死亡。而活着的人过着炼狱般的日子,几乎每个人都想过自杀。囚犯可以直接冲向带电的铁丝网来结束痛苦,或者及时享乐后被送进毒气室或者焚烧炉。做出自杀的决定一点都不难,但自杀没有意义,弗兰克尔不允许自己这么做。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迫使自己不去想悲惨生活中的琐碎事情,他说“突然,我看到自己站在明亮、温暖而欢快的演讲台上,我在给台下的观众讲授集中营心理学!通过这个办法,我成功地超脱出当时的境遇和苦难,好像这些都成为过去。我和我的痛苦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有趣对象”。——要想恢复囚犯内在的能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P91)知道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责任),也就知道“如何”继续活下去。
2-在任何环境下,你依然有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
人的行为会不会受环境影响,非常容易。比如《少年的你》讲的校园暴力,一个女生被魏莱欺负,其他同学选择装作看不见,因为都害怕成为下一个被欺负的对象。最后女生不堪屈辱,选择跳楼,当其他人选择旁观,只有陈念选择走过去,把衣服盖在她身上——她知道她这样做无疑是与魏莱对抗,她知道后果,也很害怕,但还是成为下一个被欺负的对象,即使这样,她依然不屈服。
在集中营里,人性会朝两个极端发展。包括作者在内的平常受过高等教育、有修养的犹太人,也会出现冷漠、自卑、嫉妒、易怒,经常会因为分发食物导致群殴,甚至作者也经常想挥起拳头揍人。面对这种环境,人是不是都会变成这个样子,但事实上,有的人真的不一样。有些人,他们会走过一个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足够说明,有一样东西是不能从别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要么决定屈从于暴力,要么决定保持自我内在的自由,不愿抛弃自由和尊严而变成标准囚徒。
3-让人活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意义。
这里的意义是指,给自己在未来设定一个目标(确定的),并为之努力,而不是等待虚无缥缈的希望(不确定的)。
书中有一个案例,有一天一个号长(混得不错的囚犯)跟作者说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1945年3月30日会得到解放,他很坚信这个梦是真的,随着距离3月30日越来越近,希望也越渺茫,这个号长开始生病,发烧,在30日那天陷入了昏迷,第二天死于伤寒。事实上,圣诞节前后死亡率特别高,也是这个原因——看到希望渺茫,犯人便失去勇气,严重减弱了身体抵抗力,导致了死亡。想要恢复他们内在力量,不是靠期望,而是找到一个意义。
有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就是要不要告诉患重病的亲人他们的真实病情,因为在中国,大多数人会选择隐瞒,我曾经也支持这个观点,现在我支持告知。只有知道自己生命短暂,才会更加珍惜,而不是在等待病情转好过程中,不知不觉死去。
反观职场也一样,如果我们只是希望升职加薪,而在希望落空后,痛苦会加倍,然后选择离职。而如果我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或某个职位),在目标达成之前所受的苦(如果不可避免),我都愿意承受。
弗兰克尔的一生就是“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最好注解。活到92岁(堪称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著有39本著作,29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无数奖项和荣誉称号,他对生命充满了热情,67岁仍然学习驾驶飞机,80岁仍然攀登阿尔卑斯山。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在迷茫,你可以尝试从这三个途径种发现生命意义: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体验自然或爱别人)以及在忍受不可避免的痛苦时的态度。作者就是从集中营的经历中,领悟到第三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