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关于这个问题,可能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答案。
有人认为:“钱多事少离家近”,这样的工作是幸福。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是真”,这样的生活就是幸福。还有人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好心态就是幸福。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相信幸福感是跟别人比较出来的。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比几十年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但是我们的幸福感比起以前缺衣少食的日子未必提高了很多。人们最在意的总是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
跟别人比,比赢了的确能得到幸福感,但是这种幸福不自由。比输了岂不是更加苦闷了?
万老师在精英日课中谈到:
这种“比”出来的“幸福”其实不叫幸福,这应该叫“苦”。就是“不满足”。这种比出来的幸福都是短暂的。好不容易赢了一场,抬头一看前面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人。
就比如,刚毕业时,我们觉得年薪10万就很幸福,但是工作几年以后,我们觉得十万太少了,觉得如果年薪能达到20万就会很幸福,到了20万却发现周围好几个人年薪50万。
你的幸福就如同登山比赛,永远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所以,一生都在“比”却总也得不到幸福。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的幸福感应该怎么样获取才更坚实?
万老师在精英日课中提到:
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来自贡献。
这样的幸福不需要跟人比。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由的幸福。
其实仔细想想,所谓比出来的幸福,其实归根结底比的无非是每个人的“价值”。但是价值可以比么?
比如,在医院,医生有医生的价值,护士有护士的价值,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不可取代的,他们每个人在这个共同体中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又比如,在一个家庭中,作为妈妈总是默默付出付出很多的那个人,却总是任劳任怨,那是因为在家庭这个共同体中她们找到了归属感,她们在为这个家庭做贡献,是感到幸福的。
总而言之,以贡献感为指引,你就既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