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城市初体验
北京,尽管它有诸多不美好,但它仍是许多人的梦之都。
为什么它让人前赴后继、流连忘返?这个问题思考了太多遍,顺带问了自己想不想留在北京。
去过散落在东西南北的几个城市以后,我开始胆敢评价大家心目中的京城。论长相,不如上海、香港洋气。论气质,比不上苏州、宁波温婉。论风情,它不及云南、西藏那般异域风情。
它时而洋气时而土气的打扮着实让我有点诧异。三里屯的确足够繁华,但依旧替代不了首尔在我心中的地位。它高楼林立,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有点宽,如此一来,楼房虽然有20几层,却不显高,这和帅小伙长着一张不显高的脸是一个道理。所以呢,京城楼多、楼高,却不密集,给不了那种足足的繁华即视感。也难怪,朋友和家人来访,说怎么和家里的感觉差不多。
京城,如果它是个姑娘,大条、随性自然是不在话下,它正大光明地给路人看它的不算太干净的小街道,大楼什么的给人灰蒙蒙的感觉;不算太晴朗的天空,8、9月的好天气还算美;不算太内敛的老百姓,路上常看见吵架,那京片子震耳欲聋,令人发麻呀。
印象中,它做的菜应该最好吃,事实却不然。待我尝遍胡同菜、川菜、东南亚菜种种菜之后,得出以下结论:烤鸭只有肥瘦之分,味道大同小异,南方人更爱菜市场里20元一只的烤鸭;川菜的味道在老家也能得到满足;味蕾对东南亚菜系的适应性强,可多次尝试。但是,如果有足够的猎奇心理,的确可以在北京吃遍大江南北的美食。
它还有被人惯出来的坏毛病,譬如高高的房价和变态的车牌摇号制度,依旧让人瞠目结舌。有车却3年没摇上号实属正常,为了就医半夜就跑去排队也没什么奇怪。小家庭为了孩子教育的问题,苦苦考虑到底是去西城区还是海淀区,说是西城区教育水平比较均衡,海淀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可它为什么让人前赴后继、流连忘返?原因复杂,想想应该结合人物故事来探讨。
贰 关于人物故事
以前听说,京城是个人来人往的城市。你若要来,它接纳你。你若要走,它不留你。来京快3个月了,见过一些人,同他们交谈过,似乎慢慢理解大家选择京城的原因。
60年代出生的张sir生于农村,毕业于名校,留在北京,进入机关,对一名农村学子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在北京,入公职是最公平,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所以,张sir留在北京,在同一个单位呆了几十年,慢慢地爬上了现在的职位。
70年代出生的杨教练,是北京市游泳队的退役运动员,脸上满是褶子的河南人。他是我的游泳教练,挺那那啥,见人熟的。他和我说,退役之后,开过一阵小店,后来经营不善,就做起了老本行-教人游泳。十几年教的学生大概5000人,学生中曾获得全国业余组第三。所以,北京市场应该还是不小,只要你善于去发掘。
80年代出生的的小G和小Z来京的经历有点像,通过公务员考试,辞去之前的工作,奔赴大国家机关单位。一个抱着家国天下的情怀,一个为了看更大的世界。同样的是,办事都干净利索,情商颇高,部级单位奏是需要这样有热血、有冲劲的年轻银。
C氏夫妇,一个是大学老师,一个是私企中层,相识于韩国,相恋于北京。一个来自东北,一个来自西南,扎根在北京,真是缘分。每周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活动,音乐会,话剧,画展,登山,徒步…。因为有北京的各种文化资源,两夫妻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见面几次,愈发觉得他俩再遇见更好的自己。
之前认识的li姐姐,从地方上借调到总部,因为有机会留京,可解决户口问题,她义无反顾的奔赴北京。几次谈话中,她说留在北京,以后孩子读书方面,就算是帮女儿pk掉了很多人。
90年代出生的丽姑娘,当年高考以全省第三的成绩考入北大经管学院。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之前就职于王府井大街上的某知名公司,工作满三年后跳槽到现在的公司,做私募工作。我问姑娘,以后会考虑离开北京,去其他地方么?姑娘说,有更好的去处,应该就会离开。在北京的许多人,都是在为以后积攒更多的经验。
慢慢地,就发现北京它自带内生平衡机制。前年流行一篇名为“贫穷再难出贵子”的文章,文章大概是说阶级很难逾越,很多人从出生起就落后于别人。不能否认文章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在北京看到了许多实例,足以驳回文章的观点。有多少人普通家庭的孩子,培养出了品学兼优的孩子,他们在北京努力着、也挣扎着,最后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坚信,这是一个你努力便有回报的城市。我坚信,这是一个即便你是土著也未必拼得过外来人的城市。
北京,它是包容的,各个阶层、各种肤色、各种宗教,统统聚于此。它不会耻笑你的奇装异服、怪异举止。它给你足够的空间,你可以大开脑洞,尽可能发挥想象力。你想做的事,你都可以在北京找到源头。包容一词还是过于文雅,我更喜欢用接地气这个词。
你若要来,它欢迎你。你若要走,它不留你。
我只是个过客,想从身边人的经历中汲取养分。衷心祝愿各位实现自己的京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