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进心理学的学习,我越发对心理学兴趣浓厚。有时会觉得没有方向,感觉像是进入一扇门,四方都有美丽的风景,却不知从何看起;有时也会觉得学海无涯,一望无际,不知道自己会漂向哪里?不过如同胡适先生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那么,就顺其自然,做一只在心理学学海飘荡的,并不孤单的小帆船吧。
——2017年12月20日 夜 (第一次催眠体验后有感)
❤在抱怨对方之前,请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得更好?
在提要求之前,请先想想,自己可曾或者可能为对方做些什么?
在责备之前,请先问问自己,是否能全然做到对方希望你成为的样子?
所以啊 其实
一切无自知的抱怨和要求,都是耍流氓
#做人守则之一:NO CAN NO BB#
——2018年2月9日 下午 (针对某人)
❤喜欢或欣赏谁,就努力让自己拥有其被自己喜欢或欣赏的闪光点
讨厌或看不惯谁,就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变成同ta的样子
让我们的喜欢和讨厌,都变得有意义,否则,便只是无谓的情感上的浪费。
——2018年3月5日 晨
❤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孝顺”,是重要的教育课题。我的父母,也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在展示着如何“孝顺”。
因此,长久以来,我也一直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视为信条,并且认为,不管父母做得怎样过分,他们都绝对是无条件爱我的,因此,我也应该无条件地“顺”着他们,对他们好。
(如果五年前让我看到林毛毛的微博,我一定觉得世上居然有如此冷血之人,简直不可思议)。
但等我慢慢长大,看到成长过程中被奶奶较为忽视(奶奶喜欢女儿,对几个姑姑特别上心,但对儿子却相对淡漠)的父亲,因为对奶奶的“孝顺”如何冷淡甚至伤害我的母亲、我的原生家庭,我开始怀疑,这种“孝顺”,到底是“愚”的成分更多还是“爱”的成分更多?亦或是,为了得到母亲更多认同的一种方式,而已?
再到我自己成了家,发现我为了表现“孝顺”而一而在再而三地忽视先生的需求和委屈,要求他“他们是我的父母,你多理解下他们,让着点儿他们”,最终累积起来的伤害让我的小家庭遭遇了严重危机的时候;我开始反思,我的“孝顺”,更多的是因为被教育被要求且出于对没有顺从父母意愿而让其不开心的恐惧而觉得“应该”如此,还是,发自内心的爱的表现?
再后来,我有了娃,在育儿的道路上也开始思考,我想要我的孩子拥有怎样的人生,和我拥有怎样的关系?我发现,我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一样被父母安排着保护着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为何,我希望他们能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我希望,他们发自内心地爱我,无论以何种形式……
所以,现在的我认为,“爱”父母,比“孝顺”父母,要真实美丽自在太多了。
但,也难太多了。
因为,一个成年人,要能发自肺腑的爱并且自由表达,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觉得安全且不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