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之我见

概论

先秦文学,顾名思义是指秦统一天下之前的文学作品。既为文学作品,当然应该是文字产生之后才有的,早期的神话传说不能算作文学,应该算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范畴。

按照我的认知,严格意义上的先秦文学作品包括尚书、易经、诗经楚辞及诸子百家。后世记述先秦历史的,也不能算先秦文学。

《尚书》相传是孔子编撰,又称《书》《书经》,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古文《尚书》已经遗失不传,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是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献给皇帝的,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专家学者对“尚”的解读有三种:一种认为“尚”既是“上”,是“上古”的意思,就是上古之书;一种认为“尚”是“尊崇”的意思,就是“被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认为“尚”是代表“君上”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

《易经》,我们提起易经总会跟算卦占卜联系起来,至今仍有为数不少的人笃信易经卜卦。

易经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易经包括三部分:连山、归藏、周易。前两部分已经遗失,今人只看到周易。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儒家文化,是传承周易,发展下来的。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八卦。

《诗经》,众所周知,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所以世人也称之为诗三百。它总体反映这段时间约五百年间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这块土地上,人民生活状态和统治阶层的意识行为。

《诗经》的作者已无法考证,专家学者仅凭蛛丝马迹猜测其中一部分诗歌的作者。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曰:诗“无邪”,提倡弟子读《诗经》,以此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我们今天能了解周朝的社会生活,很大一部分来自《诗经》。其内容丰富,囊括劳动、狩猎、工作、爱情、婚姻、战争、徭役、压迫、反抗、风俗、祭祖、宴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不愧为今人窥视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穿越镜。

《楚辞》,楚辞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屈原,相传楚辞是屈原新创的诗歌体裁。从时间上,楚辞晚于诗经;从地域上,楚辞属于南方文学,诗经属于北方文学。

楚辞的名称,并非屈原取的。是后世人汇编屈原等人的辞赋取名《楚辞》,经过西汉刘向、东汉王逸等人收集创作,收录屈原、宋玉 及汉代 淮南小山 、 东方朔 、 王褒 、刘向、王逸的辞赋共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人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不过原书已遗失,现存版本是后人根据记忆传承追溯补充的结果。虽然楚辞包括汉人作品,按照先秦这个时间标准,本文讨论的楚辞主要是屈原宋玉作品。

诸子百家。夏商之后,随着文字的发明和逐渐成熟,人们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认知感悟便有了文字记录、文学作品流传于世。随着认知程度的加深,出现不同思想体系,在毫无约束的学术氛围中,自然而然产生百家争鸣。

广义上的诸子是指先秦时期各个学术流派或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因为他们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我们熟悉的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管子、荀子、尸子、鬼谷子、晏子、列子、韩非子等,还有那些没有被赋予“子”的称号,成就也非凡的,比如李悝、商鞅、申不害、许行、公孙龙、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尹文、邹衍、吕不韦、扁鹊等,他们自成一派,也是诸子的重要成员。当然,诸子肯定不限于以上列表,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

诸子百家文学作品主要内容是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批驳他人的观点,以今天视角看来他们作品体裁有散文、语录、辩论文、论说文等。诸子太多,本文挑选文学上影响力最大的主要作品简单介绍,包括:

春秋末战国初李耳的《老子》、孔丘的《 论语 》和墨翟的《 墨子 》;战国中期孟轲的《 孟子 》和庄周的《 庄子 》;战国末期荀况的《 荀子 》和韩非的《 韩非子 》等。当然,还有著作已失传、只剩下散列于以上诸子作品中的观点的杨朱等,对于那些作品遗失、影响力不大、早已泯灭于历史长河的思想家,我们同样致以崇高敬意。

从门派分类,《论语》、《孟子》、《荀子》属于传承周易的儒家学派;《墨子》独成一派;《老子》、《庄子》、杨朱属于道家;《韩非子》属于法家。

从作品结构体裁分类,《论语》是记载孔子师徒言语对话的语录;孟子和庄子是辩论家,其作品《孟子》和《庄子》属于论辩文 ,《孟子》还部分传承了《论语》的语录体,《庄子》的每篇文章都围绕一个论点,进行论证,有点像今天的论文。《墨子》、《荀子》和《韩非子》则完全是围绕文章标题进行论证的专题论文。

一、尚书的主要内容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尚书》,是第一部记录帝王言行事迹和国家大事公文的书籍,是后世帝王实录的先祖。它作为人们认识了解尧舜禹时代重要的历史典籍,同时,又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

《尚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虽然尚书传至今日几经变迁真伪莫辨,即便是各个时期的史学家增补删改,也不影响我们对这部史书的膜拜。它毕竟部分记录还原了几千年前帝王统治实况。其中,

“典”:记录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

“谟”:记录君臣谋略;

“训”:记录臣子开导君主的话;

“诰”:记录勉励君臣的文告;

“誓”:记录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

“命”:记录君主的命令。

部分章节以人名、事件等为标题,如《 盘庚 》《 微子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 洪范 》、《 无逸 》等,以今天的体裁标准看,这些应该属于散文;有叙事为主的,如《 顾命 》《 尧典 》等。

《尚书· 大禹谟 》记载十六个字的中华心法,其内容是:“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 允执厥中 。”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 十六字心传 ”,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

从文学角度衡量,《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左传》记载,在《尚书》之前,中国已经有《 三坟 》《 五典 》《 八索 》《 九丘 》,可惜都遗失不传。我们无法知晓其内容和形式。所以从现存资料来看,散文当从《尚书》始。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帝王教科书,是从政哲学经典,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课程,被列为四书五经,影响着历代文人士大夫阶层。

李商隐有诗句“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可见古之文人对尚书的学习是字斟句酌倒背如流的。

笔者认为,《尚书》对后世影响主要表现在治国理念方面。《尚书》的内容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君王如何以德治国,臣子如何对君尽忠。其中“德治”主张对后世影响深刻。历代皇帝,凡有作为者,必重视以德服人,昏庸混蛋的皇帝除外;历代臣子,凡为名臣者,必以忠君为准则,乱臣贼子除外。汉儒王充在其名著《论衡》中写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其思想正是源自尚书。

中国人历来讲道德重信用,是史前及有史以来的文化使然。

《尚书》作为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尚书开创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先河,其文章叙事详细、婉转动人。语言质朴,文风干净。我们今天的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大抵来自于先秦散文的影响。

二、神秘的周易

先秦文学,如果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最,笔者认为非《周易》莫属。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把易经作为六经之首,孔子对易经卦象专门做注释,即“彖传”;道家推崇易经,奉为“三玄之冠”。

近几年国学热,周易自然成了热门,我也凑热闹听了国学大师曾仕强的易经智慧,弄了个一知半解。只有一点我弄得清楚,那就是没有绝顶聪明的天赋,别去研究周易。

是的,我认为《周易》不仅是国学文化的基础,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泉。它丰富又玄妙深奥的内容,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真正读懂,历代文人墨客对它的卦象解读如汗牛充栋,却未必得其真意。几千年来,周易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为什么叫周易,周易二字怎么解释?笔者认为,古人不会拐弯抹角,周易就是其字面意思:“周”指周普、普遍,道之广大,无所不及。周朝的周应取同样的意思。“易”是变化,象形字,来自于蜥蜴,取蜥蜴变色之意。两个字连起来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中华民族是不是一个特别智慧的民族?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具备唯物论的觉醒,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唯有变化是永恒的。

《周易》包括“经”和“传”。“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传”是对“经”解读。

按我的理解,周易就两个字:阴阳,它的表现形式就一实一虚两根线。实线表示天,表示阳,虚线(其实就是中间截断的实线)表示地,表示阴。一实一虚两根线三根一组不同的排列形式形成乾、坤、震、巽、艮、兑、坎、离,分别对应八种自然现象: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八象两两组合上下排列,构成八八六十四卦,故用八卦卦象称呼六十四别卦。至于每个卦的形式名称卦像意义,读者诸君有兴趣自去研究,恕我愚笨,记不住也看不懂,一知半解,竟敢斗胆写本文。

《周易》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无一不是和周易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国内许多景点许多地方都雕刻或者绘画有阴阳太极鱼图,中医的阴阳调和,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为官之道,唐朝诗人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以为将相”。金庸先生的武侠招数灵感很多来自易经卦辞,如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等。今时北大校训“厚德载物”,出自坤卦。坤卦彖传: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北大以此勉励师生弘扬国学精髓,告诫师生做人治国以德为先。

易经不仅是卜卦,它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源。

三、诗经与楚辞

我们从几岁开始背诵“硕鼠”,到几十岁仍然在阅读“兼葭”,《诗经》是中国人一生都在学习的书。我一直在简书上打卡诗三百,每天读一首诗。

如果说《尚书》《周易》还属于公文、卜卦的工具书,那么,诗经则是纯文学作品。我们都知道它是中国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收集的诗歌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

《诗经》内容丰富,歌颂爱情、反对战争、讽刺君王贵族的腐败生活、咏歌劳动者质朴纯真的劳动场景,描写那个时期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类生活状况,是我们了解周朝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学作品。

众所周知,《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诸侯各国的乐曲;“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的礼乐。“雅”又分为“ 大雅 ”和“ 小雅 ”,大雅是西周早期社会发展在上升阶段的音乐,雍容典雅,多为歌颂君王贵族的雅乐;小雅稍晚,周朝社会日趋衰微阶段的音乐,生动活泼,多含讽刺怨怼之意。

《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说明诗经里的诗是有配乐舞蹈的。虽然音乐和舞蹈早已失传,但从各种文献中,人们依然可以探知一二。不过这工作交给那些专家去做吧,我们只欣赏它的艺术魅力。

古之大儒今之专家,对诗经的解读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有毛诗序、郑玄注经、诗集传等,当今学者也有不少译注。笔者认为,初读诗经,可以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再读诗经,加上自己的思考,三读诗经,就应当如孔子只编而不注,随心去读就好了。

《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这是毛诗序的说法。笔者认为毛诗序虽然在诗经传世中功不可没,可是他的说法很多都牵强附会,并不值得学习。我这个可是斗胆胡说,读者诸君莫听信。

因为前面说了,风雅颂是音乐题材分类,赋比兴却是诗歌艺术表现,为啥非要列在一起合成“六义”?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

赋。朱熹《 诗集传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不兴不比,直叙其事。

比如《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於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於嗟乎!不承权舆。”

一开头就直接感叹:我呀,曾经大碗吃饭,而今食不果腹。唉,无权了呀。

多么直接了当,直诉一个失去权力的贵族今不如昔的生活。

号称悼亡诗之始祖的“缁衣”,也是典型的赋。

诗经中,用“赋”的方法表现的很多,诸君自会阅读。

比。朱熹 《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我们今天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比喻太经典,至今仍用来形容美女。

兴。朱熹《诗集传》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在诗的开头用自然现象引出实际要表达的内容。诗经中广泛使用兴的修辞手法。比如脍炙人口的“关关雎鸠”、“野有蔓草”、“鹊巢”等等,不胜枚举。

《曹风·候人》寥寥几句,用了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全文抄录以贻读者诸君: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ji(左边耳朵旁,右边齐)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相对于中原地区的诗经,南方的楚辞比较晚,它是由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自创的诗歌新题。从文学角度来讲,笔者认为,楚辞更具文学魅力,特别是《离骚》,开创中国文学香草美人路线,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开端,对后世文人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成书时间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包含汉代刘向等人的作品。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屈原宋玉。

离骚开篇屈原自我介绍:名正则字灵均。但这名字好像只有他自己用过,专家考证研究说屈原似乎在和读者玩文字游戏。其实就是史书上介绍的: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国贵族,也曾是楚王身边的红人,但因为不善权术直言敢谏,加之小人进谗,终被楚王遗弃,于是开启他哀怨自怜的诗人生涯,真乃是家国不幸诗人幸,楚国罢黜一个忠臣,中国有了楚辞、有了香草美人、有了浪漫主义。主要作品有《 离骚 》、《 九歌 》、《 九章 》、《 天问 》等,其中离骚影响最大,最具文学价值,离骚之后多少士大夫呐喊“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恕我读书不透学艺不精,对离骚的理解和描述如此词穷无力。

中国文史学界,不但有“楚辞学”,还有“屈学”,作古两千多年的屈原,养活这么多年这么多人,而且将一直养活着,如此,诗人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宋玉,除了悲秋之外,还是个阳春白雪的美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一枚人见人爱的小鲜肉。关于他的成语典故妇孺皆知:宋玉悲秋,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登徒子,巫山云雨等等。太史令司马迁将其与屈原并列列传:《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说宋玉好赋,却只学屈原的辞赋,不学屈原直谏。言外之意对宋玉的官品颇为不屑,楚国之亡和他们这些只知讨领导欢心的臣子有很大关系。不过这里不说他的官品,一个贫民出生的人,在那个贵族政治社会能当个好官不容易,只简略介绍他的主要作品《九辩》。

为什么叫九辩?笔者私下揣测,一定和屈原的九歌有关。为什么叫九歌?九是至尊数字,歌是歌咏,恭敬至上歌咏为国捐躯的战士。没有根据,只是揣测。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一开头扑面而来的悲秋之气,为秋天的萧煞定了调,影响着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谈秋伤悲。所以刘禹锡才为秋天翻案“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九辩全篇都是对秋天悲凉肃杀凋零的描述,并且反复吟咏,为中国文人开辟了悲秋这个文学题材。就连霸气侧漏的汉武帝都受其影响而作“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感叹人生入秋,少壮不再,不难看出其中宋玉“九辩”的痕迹。

诗经和楚辞早已跨越时空,千百年来传承中华文化;更跨越民族国家,成为影响世界文化的汉学经典。

四、诸子百家

先说一段趣事。那天在简书倘佯,去了陪伴营同学angema姐姐家里拜访,阅读她的作业《先秦文学》01学习任务及要求,有个疑问:老子为什么不算诸子百家?于是在评论区留言请教。治学严谨的angema姐姐并没有立刻回复,而是专门就此问题咨询专家,拿到正确答案才回答我。她说,严格地讲,老子道德经是道家学说,不能算文学范畴。

感谢angema姐姐,我涨了知识。但却不想改正错误,在我看来,先秦文学如果没有老子道德经,那一定不完整。所以我不管专家怎么认为,一意孤行地要把老子列出来。

此为题外话。

诸子,是指先秦时期各个领域学术流派或思想的代表人物,“子”是先秦时期的尊称,大概如现在的“先生”。

百家,是以上诸子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显然不止百家,据说竟有千家以上,不过流传下来,也不过百多家,主要包括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方技家等。这里主要介绍影响大的几家。

儒家。我们现在所说的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而且一直继续影响中国人的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文化创立人是孔子,孟子发展光大,荀子总结提炼其思想精华,秦以后经过几代大儒的不断注入完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文化从百家中脱颖而出、一家独大。

先秦时期,儒家一同其他百家一样,并没有特别突出。先秦儒家文学作品,有《论语》、《孟子》、《荀子》、《春秋》等。

《论语》,基本算是孔子语录。记述孔子与众弟子的谈话,包含少部分孔子徒孙的言行对话。全书共20篇492章,以对话为主,叙事为辅,内容体现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基础,在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论语》虽然大部分是语录,但记录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即使远隔两片多年时空,读起来依然觉得书中人物跃然纸上,孔子的博学深沉智慧、子路的率真忠诚勇敢、颜回的好学贤德乐贫、子贡的聪慧谋略过人等等,有时候师徒对话严肃认真,有时候象象孩子斗嘴,有时候义正言辞,有时候幽默风趣。正是这部《论语》,不但让后世人了解孔子时代的政治生活、教育状态,也让后来人认识了孔门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性格各异的生动形象。

《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编撰,共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同《论语》一样,是记录孟子的言论,包括做为辩论家的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作为教育家的孟子对弟子的言传身教、作为政治家游说诸侯等内容。集中体现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治国以德。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

与论语不同的是,《孟子》不但是语录,更是论说有力的论说文,是雄辩滔滔的辩论文,是气势磅礴的说理文,是感情充沛的散文,是先秦文学重要的艺术作品。大家比较熟悉的《梁惠王》,可窥一斑。

《荀子》,是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荀子》全书一共32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原创。荀子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排比句,我们都学过的《劝学篇》,里面几乎都是排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为儒家学派,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养性,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要靠后天教育去恶向善。事实上荀子吸收法家学说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春秋》,相传是孔子所著。以鲁国国君纪年为主线、极其简练的语言记述鲁隐公到鲁哀公十二代国君共二百四十年的历史重大事件。因其记录简单,后世很多人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这些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是中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法家。法家思想成型最早,但成熟最晚,代表人物有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子、李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主力都是法家代表,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效果,但因为其标准僵硬、刑法严峻,与“仁政德政”大相径庭,所以不得人心,大部分思想也逐渐被历史淘汰。其文学作品代表作有:《商君书》、《韩非子》。

《商君书》,现存24篇,另有2篇只有目录。着重论述了商鞅在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

《商君书》论述了“强国弱民”,认为能够战胜强敌、称霸天下的国家,必须控制本国的人民,使之成为“弱民”。与当今的“富民强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相比,高下立判。《商君书》认为人性本恶,必须承认人之恶性,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

《韩非子》,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法”、“术”、“势”于一体,应用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武装“法”,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奠定思想基础。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成为当代治国理念的主流思想。韩非子非常善于讲故事,将其思想理论寓于故事之中,如郑袖笑里藏刀害美人被割鼻、卞和被断腿脚痴心献玉等故事均出自《韩非子》。韩非子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论证他的学术观点,形象化阐述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比如妇孺皆知的“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隽永的哲理,成为人们千古传颂的经典。

道家。我去过几个道观,见过一副对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副对联出自老子《道德经》,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道家自然,无为博大。代表人物有杨朱、老子、列子、庄子等。现在的人们打着道家旗号在处事、养生、官场、商场等各种事物上进行宣扬,说明道家文化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还是大有市场。当然,这里不讨论道家文化,只讲他们作品的文学性。先秦时期道家代表作品有:《道德经》、《庄子》、列子等。

《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却洋洋洒洒阐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虽号称隐士哲学,却多以政治为其旨意,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字简练,寓意深奥,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根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人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道德经有很多版本,据说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最接近原著。

道德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文字简练,表意深远。对偶句式,基本押韵,应用多种修辞手法,对仗、比喻、排比,设问反问、联珠顶真等,为后世留下许多成语格言,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少私寡欲”、“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还有许多原文成为流传千古的警句,如“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知足之足,常足矣”;“宠辱若惊”等,不胜枚举。五千言文字,竟然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后人朗朗上口、时常使用的成语格言,可见其文字精练语言精华。

《庄子》汉代以后又称《南华经》,十万余言,是庄子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体现,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杰作,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庄子善于写寓言故事,寓理于其中。庄子的文章,是古典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不难看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是庄子浪漫主义的传承,“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每次读到这句诗,就会联想到“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墨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墨子,墨子是少有的集大成者,是中国最早的科学家。其代表作《墨子》在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等各个学科都有涉及。因为墨家的思想主张比较平民化,所以备受社会底层拥护。墨家如同一个严密的体系架构,每个人都必须在组织之内、有明确的分工。墨子及其弟子拥有着超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说干就干的执行力,但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得不到统治阶层的青睐,所以渐渐衰落。

就文学性来讲,《墨子》文章多为说理辩论文、说明文等,善于利用由小及大、比喻类比、层层推理等修辞手法,语言一如墨家为人质朴无华,大家读一下《非攻》就可窥一斑。

先秦诸子的著作,笼统地讲属于散文范畴。有直抒胸臆的哲学理论,有阐明思想观点的论说文,有批驳别人观点的辩论文,还有寓理于其中的历史或寓言故事,然而他们的议论说理不是抽象概念不是和尚念经,让人听不懂,而是非常注重具象化、形象化,采用寓言、比喻、夸张、拟人等文学手法,文采飞扬,酣畅淋漓,思维开阔,想象丰富,语言宏达,辞藻华丽,无论是阐明道理还是人物刻画,都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其中寓言尤为出色,先秦诸子大量运用民间或自创寓言,内容丰富,故事生动,手法多种多样,充满智慧和风趣,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

小结

先秦文学是中国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国文学形式的形成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由于篇幅限制,更囿于笔者的学识和能力,本文对先秦文学的理解浅薄、表达粗陋,实在有愧于祖先文学巨匠。

感谢百度,很多资料都来源于百度百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概论 先秦文学,顾名思义是指秦统一天下之前的文学作品。既为文学作品,当然应该是文字产生之后才有的,早期的神话传说不...
    雨外斜阳阅读 283评论 2 17
  • 《楚辞》,楚辞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屈原,相传楚辞是屈原新创的诗歌体裁。从时间上,楚辞晚于诗经;从地域上,楚辞属于南方文...
    雨外斜阳阅读 514评论 8 24
  • 四、诗经与楚辞 我们从几岁开始背诵“硕鼠”,到几十岁仍然在阅读“兼葭”,《诗经》是中国人一生都在学习的书。我一直在...
    雨外斜阳阅读 371评论 7 19
  • 相对于中原地区的诗经,南方的楚辞比较晚,它是由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自创的诗歌新题。从文学角度来讲,笔者认为,楚辞更...
    雨外斜阳阅读 539评论 11 42
  • 五、诸子百家 先说一段趣事。那天在简书倘佯,去了陪伴营同学angema姐姐家里拜访,阅读她的作业《先秦文学》01学...
    雨外斜阳阅读 426评论 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