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买来很久了,一直都是偶尔随便翻两页,并没有真正系统的看过,今天晚上突然又在书架上被我引起注意,那索性就看一看吧。
当然一直以来对这本书都抱有一个敬畏心。
第一,通俗易懂的书看起来都无法理解作者的心思和本意,更何况这是一本古文,就算是有注解,但是理解起来肯定很烧脑。
第二,在于这本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影响,以我的学识和能力真不敢随意评论和评价,能浅薄的理解一点已经是福分。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打算抱着一个敬畏心和空杯心去先学习一遍。各位见笑。
第一章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和加以阐释,论证的思想家。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
关于道的认识和诠释,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道是宇宙本原以及万物运行的规律。
一提起道,我不免会在头脑中想象他的模样,然而我们的想象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所谓“大道无形”。我们凭借主观想象臆造出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称的上名。“名”这个概念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形容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
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道,只能与道背道而驰。
既不能用语言又不能用文字来描述,那如何才能认识道呢?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抽象的概念,即“无”和“有”两个名来一窥道的真正面目。
所谓无,是指天地还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他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即万物是从有中孕育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要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
他的本原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
所谓常无,就是一种永恒的无,常有就是一种永恒的有,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常无,体悟到天地初生时的妙,通过这种包容万物的常有,观察到万物未生前的徼。
妙,按照汉字的可以拆分为“少”和“女”,少女不但处于妙龄,而且是纯真,纯洁的象征,这里用在道中,可要理解为天地的本始,徼的本义为边界,这里为开端的意思,不论是常无还是常有,都只是对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状态的描述,还停留在概念这一层面,都是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都是由大道生出来的,都是对大道发展和变化,统称为“玄”,玄意为深奥不可理解,不可测知。“大道无形”,变化多端,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及“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主要还是讲了很多概念,这些概念并没有揭示出道的真正内涵,就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言语和文字都无法揭示出道的真正意思。
今天学习这些概念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道,它们可以作为理解道的桥梁。
最后配个老子的图!敬仰膜拜一下!
你好,朋友,我是黄鸿,来自西安,一个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