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拆书帮(ID:chaishubang)
浏览微信朋友圈的时候,看见有朋友在晒亲娃,不好意不点赞,因为别人叫咱叔叔;看见朋友在晒学习,不好意思不点赞,因为咱也曾经号称自己是个爱学习爱读书的人;看见朋友在在晒美食,不好意思不点赞,因为记得说过好一阵子没见了,要聚一聚喝两杯;看见朋友在晒旅游美景,不好意思不点赞,留言说把攻略留着,下次去一定要看一样的美景……走过路过,擦身而过,不点赞都不好意思,否则下次见面都要侧脸或者绕道走。然而,指头点完赞,就没有然后了,自己该干嘛还干嘛。镜子里照一照,看见的,依旧是那个不见长进、一脸颓废的自己。
每天,我花在朋友圈的时间得是多少?有多少光阴,就这样在点赞的指尖静悄悄流逝掉?每天沉迷于皇帝阅朝章奏折目不暇接阅览天下大事般感觉时,生活中的我,却在迷象中不思进取、甘愿停滞不前,真正的朋友也疏远了。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黑塞说过,也许有一天,不管有没有导线,我们都会听见所罗门国王的声音,人们会发现这一切正像今天刚刚发展起的无线电一样,只能使人逃离自己和自己的目标,使人被消遣和瞎费劲的忙碌所织成的越来越密的网所包围。在微信已经成为低成本沟通工具的今天,黑塞的话成了绝佳的预言。我们在朋友圈成了一个自己不认识别人也不理解的人,我们聚精会神的盯着是否有人给我们点赞,却不知道我们的内心早已荒芜一物。
是的,心中常有一种荒芜一物、空荡荡的感觉,因为,我一直还没有一个自己拿得出手的学习产品。
这是前几天看过的《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作者剑圣喵大师告诉我,“X0岁,我们“死”在了朋友圈”。不错,书中说的那个“死”了的人正是我。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我在朋友圈是嗮拆书活动和嗮读书的达人,也是转发推文的积极分子。转发文章时,还不时添加几个字“深度好文,值得转发”,或者添加自己一段文字不少的感慨再转发。最近,还针对拆书晋级的感悟和理解发表一些文章,每次也期盼得到其他拆书家的肯定和点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作者用来描述“死”在朋友圈的另一句话也提醒了我: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很多人迷失在朋友圈里,他们满怀希望的想用朋友圈去统治别人的情绪,去把真正的自己困在了虚拟的荣耀之中。朋友圈里的生活不过是廉价的家家酒,他会把你真正的潜力扼杀在摇篮里。
这让我回忆起2年前参加一个成都地区的“我是好讲师大赛”,我有幸被承办机构邀请作为初选评委,可以坐在评委席上,有机会对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点评”几句。
弹指一挥间,2年前在讲台上还稍显稚嫩、意气风发的几位选手,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都在开设自己的线上、线下独创的课程,还在营运相应的学习社群。我在我的朋友圈里,亲眼见证了诸位伙伴的成长。微信圈里,看到他们,不是在互动吧做活动推广,就是团队在做课后复盘反思精进;不是在线上主持活动,就在线下举办分享、讲微课。学习产品,一个接一个的推出,先是小时段免费,再是小额付费,先是线下,再是线上,现在都已是成都地区或者特色主题培训圈里小有名气的职业培训师了。其中一位,还碰巧成了我在拆书帮辅导的徒弟,现在每天到处飞,奔赴各地授课。而我,微信朋友圈里看别人成长,做见证人。
那么,看了书中的忠告,就拆书技能精进和社群营运,我如何才能在朋友圈里“死去”又“活来”呢?
1、删去和屏蔽掉大部分无助于拆书课、社群营运目标的无效朋友圈、学习社群,减少注意力干扰;
2、留意弱联系的专业人士的朋友圈。事实证明,助你人生转折的贵人,不是那些经常保持联系的、强联系的人,而是那些专业、兴趣、领域与自己保持差别大的“弱联系的人。
3、把微信活动撰文作为一个提升和训练“客户思维”的方式。让文字和图片的编辑和设计,能够第一眼就引起朋友圈的有效关注、点赞和引发参与性评论。
4、减少关注的公众号,快速识别心灵鸡汤推文。当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时,看不出作者有什么创新的意思,或者前因后果离奇、适用边界差不多是小概率事件时,那一般就是有毒的心灵鸡汤。
5、当准备转发那些对自己有触动的推文时,要用RIA便签读书法的方式来写下自己的感触、回忆、行动规划,不能简简单单用旧知来附会新知,丧失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要琢磨那些不同点和可迁移的应用场景;相关经验的回顾,不能泛泛而谈,点到为止,而不够具体;行动规划,不能再是毫无用处的决心、感慨和无助于正能量传播的抱怨,而是有目标!有目标!有目标! 有符合SMART原则的行动步骤。没有目标和行动步骤的推文,都是在放毒。
我不会退出微信朋友圈的江湖,我还在。但人在江湖,努力去做身得由己的事。
如何寻找到真正的学习家?看Ta的微信朋友圈吧。
还不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