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躺着我,我有这样的一生。
幼年时散漫恣意,青年时标新立异,中年时矫枉过正,老年时散漫恣意。
一直在寻求生命的意义,一直在证明自身的价值。
到现在,我终于可以告诉你:
生命没有意义,亦没有价值,我们都只是活过而已。
《幸福课》的第九章实践里,让我们想象自己已经走过一生,盖棺定论的时候,给自己写一份墓志铭,总结自己的一生,总结自己珍视的价值,和自己最希望创造的人生的意义。
我想了想,要用几行字形容一个人的一生,真的是一件很潦草的事情。按道理我应该给出一个个人公众号的二维码,上面写着:不定时更新,敬请关注。
但是,关于我们的一生,到底谁想听呢?
这便是第九章探讨的重点:人生的虚无和人生的意义。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极尽所能的精彩,你化最美的妆,赚最多的钱,买最贵的车,住最好的房,你过着所有人梦想中的幸福生活,然后你把这些都写在你的墓志铭上,等待路过的人来瞻仰。
结果很多人看过之后说:哦。
这种虚无,会不会像花了两小时化妆,找了2000张自拍,最后精心选出最美的那一张发朋友圈,最后没人点赞一样?
其实朋友圈正像是一片墓地,只不过墓志铭的含量从一生缩短到了一天而已。今天已经死了,我们从今天的墓志铭上,总是能看到人们对今天的盖棺定论。
连写墓志铭都是一件很虚无的事情,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
比如很多人都追求幸福,希望有很多钱,因为有钱或许可以幸福;希望遇见爱情,因为遇见爱情或许可以幸福;希望健康平安,因为健康平安或许可以幸福。
那么,如果我说我不追求幸福呢?我的人生有没有意义?我啥也不追求,给我啥条件我就用啥条件,日子不太好也不太坏,既不会狂喜,也不会愤怒,没有“国庆去哪玩的计划”,也没有“啥时候买房”的想法,就是……活着。
政治经济学家韦伯说:人是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意义是人为构建的,是我们自己赋予自己的一个目标,如果从我们的生命中把这个目标砍掉——不再追求意义和价值,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意义的反面,就只能是虚无吗?
就像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如果从你的人生大事列表里把“结婚生子”去掉,你会发现你的人生简直长得过不完,你有了大把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
放弃对“意义”“价值”“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的执着,放弃对未来强烈的掌控欲望,干脆地承认:人生没有意义,我也没有价值。那么腾出为意义、价值所花的那些时间,该做点什么好呢?
讨论虚无和意义,真的容易很丧,以上只是我从第九章得到的感悟,你觉得呢?如果你要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如何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