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一书是由苏联作家米•肖洛霍夫执笔完成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小说描写了从一战到1922年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人民的动荡生活。其中,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利作为在顿河地区土生土长的哥萨克人,其身处波澜壮阔的革命漩涡中坎坷曲折的命运也值得我们深深揣摩与反思。
1914年秋,一战伊始,格里高利作为骑兵队伍的一员被投入前线作战。很快,他因为自己在战场上英勇的表现得到上级的表彰;但在同时,他也看到了沙皇专制体制下的腐败与黑暗:他看不惯军官的飞扬跋扈,也看不惯兵痞的奸淫掳掠。因此,但革命战士贾兰沙向他灌输有关苏维埃的思想观念时,格里高利决心把过去“对沙皇、祖国、哥萨克军人天职的全部概念”忘的干干净净。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格里高利很可能会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十月革命胜利后,格里高利本有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布尔什维克;但他却被残酷的阶级斗争吓昏了头脑,在看到红军战士波得捷尔克尔枪杀白军俘虏之后主动离开了队伍,幻想“逃避开这整个的、沸腾着仇恨和难以理解的世界”。
1918年春,伴随着反革命叛乱在顿河地区的蔓延,格里高利彻底放弃了原有的革命信仰转而加入白匪军与红军作战。特别是当他的哥哥彼得罗被红军杀害以后格里高利抱着复仇的心理残酷杀害大量无辜的革命战士,并从一个叛军连长逐步发家晋升为叛军师长,成为了反革命力量的核心。然而,“劳动汉”出身的格里高利终究还是受制于内心的善良而与“同事”们相处的格格不入,受尽了白军军官的排挤与欺压。当白军战败溃逃至克里米亚时,格里高利最终还是被白军踢出了队伍。
心灰意冷的格里高利回到了家乡,想要洗刷自己的罪恶,却又忌惮与新政权的威严与惩罚,最终慌不择路叛逃他它地,故事最终以格里高利的逃亡落下了帷幕。
纵观全书,格里高利作为一名出色的一线军官,不失有勤劳、勇敢与善良的美好品质,他痛恨与旧制度的糜烂与腐烂,不甘心与剥削者们同流合污,却又囿于阶级局限性本能地投身到革新的对立面上去。传统与现实的矛盾笼罩在这位有产者心头,最终酿成了自己与时代的双重悲剧。
应当说,革命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拥有选择的权利。只不过是当纷繁复杂的时局变化时,人们给出的选择不同:要么前进,要么后退——这似乎构成从人类文明伊始革命中的两大对立主体。但其实,在更为广袤的角落中,不乏诸如格里高利之类的“选择困难症患者”。一方面,作为旧有体系的运行工,它们承担着来自剥削阶级的盘剥;另一方面,作为占据一定生产资料或物质基础的中产者,它们可以靠自己的工作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一方面,它们看到了专制统治的黑暗与封建礼教的落后性并总是最先给予其最锋利的批评;另一方面,当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它们又会出于本能而采取冷漠乃至抵触的态度。
格里高利就是这样众多“选择困难症”患者中的一个典型。他的妥协与踌躇,脱胎于小生产者首鼠两端的本能,又投射到生活中,酿成了他人生的悲剧。只是当赤色的大浪席卷而来,历史的车轮不会理会“革命吃掉了自己的儿女”般娇弱的呻吟,在势不可挡的风暴来临之际,一切正义将得到升华,邪恶将得到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