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历史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拿出来作为理想状态进行美化,历史原因多种多样,我们无从一查究竟。现代人的这种理想起源来自于好奇心的逐渐降温。100多年前的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让很大一部分人产生了自卑心理。总觉得大洋彼岸的舶来品,不管是物品还是思想都是先进的都是正确无误的。
机器的产生加速了整个社会的进程,也加速了对人生中最重要事情的参与形式的逐渐遗忘。那就是生活中各类物资的生产过程被强制屏蔽和主动屏蔽起来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详细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和运行原理,因为分工协作的思想理论论证出了,只要把各自领域内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万物皆可商品化的时代,把很多工序中的趣味性强行拉开了。整个社会只有一条标准成了真理,那就是要产业化生产,集约化生产,在所有必须考虑的问题中,效率成了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供应蔬菜不在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是由多人组成的链路来完成。制作馒头不再是奶奶,妈妈,老婆的主要任务,而是几台冰冷的机器被几位大爷看顾着高效的批量制作了。从此馒头不在是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了,她们的味道被强制拉扯开了。
商品化的社会运转模式肯定是不会错的,用最小的支出获取最大的回报。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从温饱需求到精神需求的过渡阶段,每个人就变得十分不舒服了。当每一分钟都被标好了价格的时候,价格本身就成了让人讨厌的东西,它失去了原始的想象中的乐趣。人生价值和意义体现的象限被无限缩小了,除了利益最大化以外所有不为了利益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无意义的。除了利益最大化以外所有真假参半的感情都是失败的。
没有时间感受春夏交替了,更不知道闹人的知了什么时候又爬上了枝头;没有时间关心粮食和蔬菜了,更不知道洪水和干旱的天气是如何影响你口中食物的口感的;没有时间认真给友人爱人写一封长长的信了,更不知道原来用心熬制的情感是如此的让人流连忘返;没有时间和父母子女好好的沟通了,更不知道哪一天开始父亲母亲头上已经白发满布,哪一天开始孩子的个头都快超过了自己;没有时间好好的审视自己了,更没想到的是一不小心自己成了年少时最不喜欢的样子了。
参与感会使得商品拥有特殊的意义和温度,被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下,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不完美被加倍认可是因为心意和对象的不同而产生的。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既看不见有摸不着,就跟中医的针灸经络是一个道理,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每个东西都如期达成预期,这些又反过来成了生活中最大的不幸。步行100公里可以邂逅很多有趣的人很多无趣的人。行车100公里只有机械中发出的声音是有趣或者无趣的。几乎再无其他可能,也没有人愿意有其他可能得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