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网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公元前479年的4月11日,孔子逝去。
越千年,到了唐代,有韩愈者写文《师说》,发出“圣人无常师”一端,并以孔子为例,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以证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因为师多,似乎不师多就不足以为圣。
师多即为无常师。
孔子自己没有这么说过。
但孔子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或许韩愈者也是凭此臆断出“圣人无常师”。
更有甚者,有学者再往前走了一步,认为孔子说人这句话是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圣人之冠是孔子逝后后世赋予的,孔子在世时只是百家之一家,百花之一花,孔子本人没有听到过圣人之誉。
即便是被孔子仰望的老子,孔子也是称之为狄龙,也没有对老子誉为圣人。
孔子心中的圣人都是上古之人。
但孔子自认为是学而知之,那就贤人,但就其一生也是从困而学之的士化士为贤的。
但不管怎样孔子都是把自己定位在君子人的群里,非小人与民,也就是孔子所称的民斯。
如此,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孔子释孔语当何解?
孔子以后,解孔语者万千,孔子同意吗?
子不语,但未必同意。
一者,三人行中的人,在孔子那里一定是自己定义的人,若不是,就是错解了,孔子是不会与其走在一起的。
二者,三人为何能走在一起?当然要有相同的爱好、兴趣、志向,道不同不相为走,不然就是多了一个路人甲。
三者,三人之三是虚数,但未必为多人。孔子好古,古人古语多在书中,孔子捧着《春秋》,翻开《易经》就有师了。
只到此,孔子把三人行中的必师门槛已经垒的很高了,一般人,即便是孔子眼中之人,跨过门槛也难。
还有后者。
后世之人把孔子誉定制为万世师表,常人只能仰望。
孔子的老师标准是什么呢?
对于必师,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何也?
孔子的必师是集善恶于一身的人。
善者,就是必师身上的优点,长处;不善者,就是必师身上的毛病,缺点。
孔子必师身上的毛病、缺点一个不小心就是恶了。
孔子心目中的老师,即便符合了孔子定义的人,但也不是完人,只是孔子在其不善的同时看到了善的光芒,然后就师了。
后世之人都把孔子认师的标准或有意或无意视而不见了。
至于孔子说言从之或改之,姑妄一听。
孔子很明白,完人,自己也做不到,至于赞誉的万世师表,孔子定也认为受之有愧。
在孔子的三人行中,必师也是有底线的,正如早年在齐国因晏婴一语,为了活命不得不仓皇逃回鲁国,孔子应不师晏婴;也如中年,因为少正卯的办学之争,也痛下杀手诛之,尽管绝大多数孔门弟子都喜欢少正卯的教学,孔子应不师少正卯;也如晚年,因为冉求的忤逆,孔子把其逐出孔门,但也受了季氏的礼遇,但孔子应不师季氏的。
善与不善,孔子自有孔子的定义。
善与不善,常人自有自己的标准。
孔子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常人还是少拿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甚至满脸真诚地教导别人,槛太高,坑太深,受不起。
必师者,善与不善的集合。
必师者,从其善,至于其不善,欲改之,要有资格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