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把《包法利夫人》读完了。这本书讲了一个女人先后爱上三个男人,最后因为爱情弄得家破人亡的故事。主人公爱玛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获得男人承诺后的热情让人印象深刻,但从本质上她是悲惨的。因为她爱最深的两个男人根本不爱她,她爱的最浅的男人反而最为有情有义(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在死前都对她念念不忘,即使知道她的出轨)。可以说,她被自己心目中所谓的爱情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理智,一步步形成了难以解决的困难(没钱)。书中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想让爱情连根拔起,那就使用金钱的威力吧。
有人评价这是残酷的写实主义名著。我觉得这是爱玛自作自受。现实是混沌的,遇到了残酷的结局只是因为自己迷惑了自己,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这让我不得不想:人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变懒,会做一些对未来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事。换句话说,为什么人人似乎都有一种天热的惰性,为什么人会被自己的习惯所支配?为什么感情会常常压倒理性?
蒙田说过,我宁愿做自己理智的奴隶。这个愿望看起来不错,但是要怎么实现呢?)
这本书是从夏尔——爱玛的丈夫的童年求学时光开始,又以夏尔抑郁而死而结尾。夏尔给我初步的印象就是普通、平凡甚至带着点懦弱、迟钝。不能说他灵魂已死,只能说这就是他的天性中缺少了灵性。(顺便提一句,夏尔和爱玛结婚前还结婚过,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并不如意。从中可以看出夏尔是缺少主见的。)激情,变数似乎从来和他是无缘的。他也习惯于这种平凡,看得到未来的生活,作为有一技之长的人,也渐渐的能在一地“站稳脚跟”。
灵性并不代表活力四射,一个人有无灵性可以体现在:
1. 对事物的变化以及一件事情不正常的地方非常敏感,并且愿意探究其原因。
2. 对于自己的缺点或者别人对某事物的看法都有开放包容的态度,但对于后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主见)。思维角度完善。
3. 在细致、全面的分析后(明确代价,风险,成果),愿意做一些改变,且有渐进的或者持久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