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很多画家也成了收藏家。有相当一部分画家本身就是收藏族里的豪门大户,比如徐悲鸿、吴湖帆、谢稚柳、黄胄、唐云、程十发先生,都是收藏大家,藏品富甲一方。由上海去海外的张大千,去北京的徐邦达先生,也都是名闻天下的大收藏家和大鉴赏家。
南宋 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吴湖帆鉴藏作品
艺术评论家祝君波发文感慨:文人收藏远去令人痛心,忍不住为此伤悲。
近现代尤其是民国时期,我国精英层面由官、商、仕组成的结构非常明晰,其中官员出身的54人,商人背景的97人,而最多的是文人包括艺术家,有167人之多,文人是收藏的半边天,所以称中国的高端收藏为文人收藏是有根据的。
陆机《平复帖》 张伯驹收藏作品
纵观古今,几乎所有书画家都或多或少与收藏有某种程度的默契。北宋画家米芾,藏石成癖;清代画家高凤翰,酷爱名砚;三国陆机《平复帖》墨迹,是画家张伯驹收藏并保留下来的。为了保护这件国宝不被外国势力掠走,他不惜倾家荡产以重金购藏。
画家康庄认为,画家关注、追寻美,收藏行为几乎不带有任何功利性企图,无筹划运作的轨迹可循。往往是激情所致,使命所致,义无反顾地投入。
画家方土
画家方土就很喜欢收藏书画作品,他在接受采访时讲一个故事:如果说到帮助,应该是收藏老一辈艺术家作品,对我的帮助会更大一些。就像你刚才所说的,画家一般不买画,所以邵增虎老师现在还会时不时念起,“方土真金白银买过我一幅画”。那已经是12年前的事情了,我被邵增虎老师的一幅画感动到了,画得很好、很厚实,而且对我很有启发,我就掏1万块钱买下来了。没想到邵增虎老师很激动,他说冲着我这个行为,他给我一个优惠,以后无论我看上他任何一幅作品,都可能拿这幅画来换,哈哈。当然,这幅画现在还挂在我的家里。
具体研究国画文化生产力,会发现国画家与收藏家之间潜藏一种巨大的社会自然生产力。收藏家一般眼力最毒的,他们是既能在古画中自由游泳、又能在当代画坛中淘金的人。
一般来说,收藏家是享受生活,而画家则是在创造生活。那么,应该说,在创造生活中学会享受生活的画家才是好画家。在当今能做到一流收藏家是不多的,一流画家更是少到可叹,而做到画画与收藏两者兼得的大家更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