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群像,大家都会想到“三大群像”,再就业、南波万、十个勤天。最近的热搜几乎都有他们身影,王铮亮石凯上披哥被说是皇族,种地吧节目组塌房、李晋晔歌手被换。看似“素人”,但他们“号召力”已与“顶流”无异。
三大群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团魂。他们是由于一个共同主题集合起来的一群人,没有哪个人特别出挑(c位),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个团队发挥独特的作用。即使团内互有竞争也都是良性竞争。
群像并非现在才有,早些年更常出现在影视漫作品。群像特别能展现江湖的快意恩仇、竞技体育的团魂与热血,所以大多出现在武侠、体育等题材作品中,譬如《灌篮高手》《射雕英雄传》都是很经典的群像作品。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群像不再是编剧笔下的一个虚构故事,而是一群真实存在的人,这种真情实感更容易让观众代入,也逐渐成为“群像”的主流。
我本身就是群像的受众,在它没有成为流量密码的时候,我就特别偏爱群像影视剧。后来,真情实感追过梅溪湖(没错,我认为真人秀第一个成功群像其实是《声入人心》)。梅溪湖男团后来上了一个合唱节目,让我关注到了再就业。是的,就是“再就业”的原点。再后来,从名学第二季开始关注南波万这几个人,陪着他们从岌岌无名走到人声鼎沸。
发现我有发掘群像的“慧眼”后,我问过自己,到底喜欢群像的什么?
我认为是情感真挚。真人秀有编剧已经不是秘密,但如果内核缺失,编剧是很难打造出成功的群像的。举个例子,披哥、浪姐,几十位娱乐圈老油条一起上节目,荧幕前相亲相爱、气氛融洽,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份工作,时刻保持着冷静与边界。节目结束后,大家依然回归各自工作生活。并不是说娱乐圈老油条不真诚,而是各种客观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的交付彼此,成就一个共同的团体。节目的机制、哥哥姐姐的经历背景、他们各自的工作等就决定着“群像”的失败。同样是竞技类节目的《声入人心》,由于美声小众,参赛者都同处一个“劣势”地位,大家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推广美声。虽说是竞技,但不淘汰,彼此间竞争的压力小了很多。相反,竞技的赛制更好激发大家良性竞争,36个人待在一起三个月,每天纯粹做着共同热爱的事情。老前辈帮小朋友,小朋友的青春活力又反过来激励老前辈。就这样成就了梅溪湖的乌托邦。《声入人心》最开始的剪辑方向是按着制造戏剧冲突和矛盾剪的,但就是这36个人处出了深厚的情谊,并且不吝于分享,硬生生打造出了自己的群像。五年过去了,没有当初“搅和”得那么频繁(有的人甚至塌房了),但提起这个节目,不少人还是非常怀念。正主和粉丝也仍然努力促成团综,如何让人不爱。
我虽是群像的受众,但我对流量过敏。资本追逐着流量,流量裹挟着节目,最后群像容易变成一地鸡毛。当前热度最高的三大群像中,十个勤天已经隐隐有这种趋势。多年娱乐圈小透明+非专业种地让他们根基太浅,立足之本离不开粉丝和流量。现在的网络环境低幼化严重,要不就是各种“谨言慎行”,要不就是言论极端,粉丝群体容易被煽动。前段时间天天上热搜的节目组vs粉丝大战,可见端倪。本来是十个年轻小伙的励志故事,现在沾上这些“幕后故事”,相信对他们心理冲击巨大,很难不留下痕迹,这个群像故事应该如何继续书写?当然,如果他们能顶住这波压力,依然能在观众面前炙热绽放,相信他们未来能走很久很久。正如再就业,经历过顶峰,也经历过低谷,保持初心这么多年,现在已经有从容不迫的底气。
群像的鲜活给我带来非常好的感受,但他们是他们,我是我,过度投入容易成为别人的工具。群像的力量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糟心的嘴仗可不能影响我的生活。我会为你们加油,但我们得各自努力,希望我们都永远热爱,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