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12天,票房逼近15亿,甚至击败同档期的好莱坞巨制《星球大战8》,如此高歌猛进的票房表现当然非《前任3:再见前任》莫属。除了一天一个城市的路演攻势和前两部影片积累的粉丝基础,还有媒体将这只贺岁档“黑天鹅”的崛起归结为“小镇青年”的强势安利。但在聆听君看来,“小镇青年”这个称谓并不高级,反倒夹杂着各种歧视与偏见,和杀马特、乡巴佬如出一辙。那么小镇青年到底是什么鬼?是他们的选择成就了《前任3》吗?
关于“小镇青年”,度娘量出了四种解答,而最贴切的是第四种。
就聆听君而言,第一次听到“小镇青年”这个称谓是在2017年初以《乘风破浪》加入贺岁档票房大战的韩寒,以魔都“小镇青年”自许的他时隔三年后又一次用导筒与沉迷魔都城市生活的老对头小四展开撕杀。
而最近一次听到这个称谓是在罗振宇2017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可以说,”小镇青年“锁定了聆听君2017年的年初和年尾,而最不能忽视地就是罗胖在演讲中提到的2017年暑期档,这群不明觉厉的“小镇青年”造就了《战狼2》的票房神话,并直接让吴京问鼎华语票房冠军。
而在2017年尾,“小镇青年”再度袭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前任3:再见前任》。
港真,《前任3》没有流量艺人,而且前两部市场反应平平,但这部仅在小众范围内被看好的片子为何却在终极篇变身2018贺岁档的票房“黑天鹅”?
有人归结为“小镇青年”的强势安利,那么一二线的“白领”就对前任系列丝毫不感冒吗?他们的观影选择就只能成就一波又一波的好莱坞肌肉秀和玛丽苏“傻白甜”?如果韩寒的“小镇青年”只是80后文人的自谦,那么所谓盘踞当下电影市场主力的“小镇青年”又是一副怎样的群像呢?就算近些年三四线城市大规模增加银幕数量,让生活在此的“小镇青年们”不必舟车劳顿在家门口就可以与各种大片零距离,但“小镇青年”的购买力和审美力仍然让人看不懂,在没有搞清楚为何该片票房一路走高就归结为“小镇青年”的功劳,也是一种本末倒置。
遗憾地是,这种顾此失彼的观点并非少数
有媒体曾就“小镇青年”助推电影票房的现象走访院线负责人,试图找出背后的蛛丝马迹
因此,再高的票房,还是要靠内容做支撑,否则只能烂成为片制造机,(经典如《X时代》、《富XXX图》想必不用聆听君过多列举了)。
回归正题,《前任3》虽没有鹿晗、吴亦凡等流量艺人,但双男主韩庚、郑恺颜值演技在线,一个擅长煽情,一个主攻搞笑,金句频出又让妹子们潸然泪下,何况韩庚也曾是叱咤一时的“小鲜肉”,在与SMG解约后回国发展风光一时无两,近些年转战大银幕,演技日臻成熟;郑恺经过“跑男”的助推,人气远高于《前任1》上映时的不温不火,真人秀让大众认识了这个会演戏的年轻演员,现在恰恰是人气变现的时刻。
女主方面,阵容上虽同样不占优势,但是于文文誓言的林佳大打同情牌,曾梦雪饰演的丁点刁蛮又讨喜,罗米饰演的王梓单纯且无畏,如此无公害的三类人设自然赢得了同龄观影人群的共鸣。
社会心理学认为,受众的选择偏好最终是强化其固有的偏好。那么在电影市场上,这个观点同样成立,评价一部影片能否抓住观众的胃口,就要看他们能否从男主女主的情感线中找到过去的或现在的自己;而“前任”这份特殊关系恰恰击中了相当数量的观影人群的敏感神经;在对待前任的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要么各自安好,要么藕断丝连,而《前任3》将这两种态度集中呈现,有笑点也有泪点,这就是当下年轻人的恋爱日常。
在岁末年初的贺岁档,与影片男主女主一起告别前任,走向新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还有什么比这种渴求更击中人心?而反观同期上映的那些主打奇幻、动作题材的大制作,不难发现,虽然卡司豪华,但其在票房上的落败说到底还是缺少了那么一丢丢的“地气儿”,观众在短暂剥离现实的荒诞过后还是要面对更为荒诞的现实,然而《前任3》给那些正纠结于荒诞的现实观众以新的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接地气儿”,正是这一丢丢的“地气儿”让《前任3》成为了贺岁档的票房新贵。
何况自2016年以来,那些靠脸吃饭的流量艺人炮制的烂片已不能让观众甘心掏钱,只有让观众笑过、哭过再帮着数钱才是这些颜值演技均在线的实力演员的致胜法宝,也是让以“小镇青年”为代表的一波观影人群自觉安利的根本。
当年的人民日报曾发文称,文化产品要走近“小镇青年”
现在看来,让这群具有文化消费能力、也有消费意愿的“小镇青年”成为票房生力军,或将是中国电影市场超越北美,晋升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的新动能。《战狼2》做到了,《前任3》正在路上。但是不要因此忽略”小镇青年“的选择背后的影片质量,要知道,”小镇青年“不是白痴,随着与大城市的零距离接触,他们的观影品味也在日渐上升,想要打开他们的腰包,你要有足够诚意的内容才可以!
所以,各位小举,你们明白肿么肥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