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自己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总想把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深怕漏了什么而损失一片森林,由此导致一课时的课,两课时才能上完;两课时的课,三课时才能完成。透视自己的公开课,更是发现表演的痕迹明显,在开课之前,就四处寻找名师设计来装点公开课,总希望公开课能圆满落幕,给同事们最好的展示。回顾自己的教学常态便是累:抱怨自己上得如此详细,学生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课上得不理想时,总抱怨学生不配合。而从没有意识到原来是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出了问题。
读了姜菁华老师《增强目标意识,把语用落实到实处》,豁然开朗:原来不是学生不配合,而是自己只停留在“教什么”阶段,忽视了备学生。由此导致教学目标设定不准确,要么贪多求全,要么人为拔高,要么目标偏离,从而使得自己成了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眼中“认认真真做‘蠢事’”的老师。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是这样定义的:
“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指的是书面语言。语文课,即在课堂上教师借课本里的课文做例子,教学学生说话和写话。”
这其实就是新课标下强调的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而透视自己的语文课堂,往往是喜欢分析课文,重在“教教材”,而忽略“用教材”,由此导致课堂太多的是非而答,太多牵引痕迹,太多的泛泛而谈,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导致做太多的无用功,成效低。而归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标意识不强,语用没有落实到实处。这让我想起了上学期的一堂公开课,那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我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课堂,下载了相关的教学课件,然后从中拼凑成精美的课件,自以为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2.学会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说和做来表现人的品质。
3.学会按事情的死因、经过、结果,把事情说清楚。
导入时是出示四张照片,让学生猜是哪四位老师,由此引出“熟悉”,而后便是指导解题,确定主题,最后指导写作。一堂课下来,大多是我在说,学生响应很少,我上得很累,留给学生当堂习作的时间很少,导致习作很不理想。评课时,校长说这堂课的设计放在四五年级上会更好!现在想来,就是因为我没有年段意识,忽略了这是刚从低段过渡到中段的学生,他们还停留在看图写话的基础上,而我一下拔高到篇的高度,坡度跨得太大,效果便适得其反。如果当时,我的目标设计上能缩小一些,不那么大,那么泛,我的课堂会落实地更到实处。如果我能从四张熟悉的老师照片中选取其中一张来让孩子观察,这样外貌描写地指导就不会那么生硬,学生的习作上的描写也不会那么千篇一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多个角度说说这个熟悉的老师的特点,并引导举例,那么教学目标中通过一件事来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就不难落实。由此,引导学生当堂完成某一片段的写作,就不会那么难了。
学习了姜菁华老师《增强目标意识,把语用落实到实处》让我明白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没有思考的行动是茫然,盲目,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努力做到:回归文本,关注学生;透视课堂,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语文,努力做到“在备课,解读文本时,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不做拔苗助长的“农夫”,不做分析教材的“教书匠”,从而确确实实把语用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