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海涛老师,是因为那本获得了蓝狮子本土最佳商业作者奖的关于李开复老师的传记《世界因你不同》。她的这本《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更让我爱的不能自拔。
海涛老师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她放弃已有的职业光环,奔赴美利坚,在哥大里读口述史专业研究生的心路历程。她分享了作为大龄留学生,做决定前的纠结,刚到美国时不适应的痛苦,读书时带来的挑战和脱胎换骨。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求学的故事,她给了我一个看待美国社会、美国文化、美国教育的天窗。它对我的影响,我想就如同当年她采访开复老师时,美国教育对她产生的震撼,在我的内心也激起了那么一片涟漪。
我不知道别人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什么,可能关乎励志,可能关乎选择,而我是因为她的文字。我喜欢擅长表达的人,无论说或写,从骨子里喜欢。我享受那种从未谋面,但从一个人的文字里就能认识她的新奇和满足。
李开复老师说起海涛老师的文字,“发现那些记录生活的文字妙趣横生。”“以小见大,以故事见长。”对我而言,那些文字并不平淡,一个字一句话都活灵活现。我被她对细节的把控和处理深深折服,又独爱她对心理及情感的那些描写,觉得精准而感同身受,总是能感觉到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或切肤之痛。
走出舒适区的脱胎换骨
“短暂的成就感之后,空虚与迷茫竟然不可遏制地浮出水面。就在此时,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强烈渴望涌上了心头,一种走出去看看这世界的声音在内心响起。越是在青春的末尾,实现自己“愿望清单”的想法就越强烈。”
“我辞去带着光环的工作,经历一个起伏的自我摧残的过程,带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来到这片土地上。遭遇重创、体会绝望,然后重新带着一颗婴儿般的心上路。我回归了自己,也懂得了谦卑。”
在她的那本《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获得蓝狮子大奖后,她有着看似金光闪闪的前程可奔,徐小平老师都向他伸出了写自传的橄榄枝。她有着多年在一流媒体做财经记者经历,有着他人不可比拟的资源,有着总是能够写出吸引眼球的独家的能力。
我从她书中“我的思考,夺路而逃”那八个字里读出了她在决定是否出国留学时面临的家庭、事业、亲人之间冲突的纠结和痛苦。可她仍然咬着牙选择从热闹喧嚣和名利双收的成就感生活中头也不回地扎进了寂静陌生,感觉被全世界抛弃的留美生活,褪去光环,归零重来,在孤独无助和文化摩擦中寻求重生,在生活琐事和情感失落中找到自我。
她说,“俗世的快乐和痛苦,遮蔽了深度追求的可能。周围有人爱的时候,往往在俗事中感到触手可及的快乐。”她说,“因为我的人生有了很多羁绊,胸无大志和责任抵身就可以作为我人生不前进的两种借口。”她说,“她沉浸在别人的江湖里,却太晚思考自己的人生。”
于是,她以大龄考生的身份开始了留学的所有的备考。“清晨7点起床,像疯狂老鼠一般在北京四环飙行几十公里去新东方GRE,白天上课,下午晚上采访,然后写稿,再打开红宝书开始背密密麻麻的单词。”
到达美国后,为了跨越语言带来的疏离感,尴尬的站在柜台边观察当地人的习俗,在语言的细微差别带来的误会中奋勇求生,在和同学对话中,执着的打断他们的对话,以弄清楚他们到底在讲什么。
面对全新的美国教育方式和氛围,她从对周围环境的本能抗拒,发展到了慢慢对多元世界的无尽挖掘和认知。日复一日的魔鬼课前阅读、上课和采访,从在课堂上羞于发言和战战兢兢,到后来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的表现自我。
对于这个过程,她说,“我开始慢慢接受了真实的自己,然后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强不息。”她说,“我最终的收获是,我战胜了那个感觉不好的自己,获得在痛苦里前行的无边法力”。
日复一日的坚持,才等来了乾坤扭转的瞬间。
对于我们这个尴尬的年龄,停留在舒适区是一种不自觉的状态,每日延绵不断的不满足感,却又死皮赖脸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是在某个瞬间,发现了自己已经从射手座热衷于追求全新世界的特质,有了巴不得一屁股坐在原地,即使饿死烦死都不去寻找新方向的懒惰感。我不止一次的想从书中的细节来推算海涛老师出国留学的确切年龄,我并不知道推算出的那个年龄对我意味着什么,也许仅仅是想寻找我还有没有不做一个普通人的机会。
赴美前夕海涛老师在五道营胡同海妖酒吧举办了告别排队,簇拥在朋友中间的她想起了朱天心的话“在她眼中,衰老就是放弃所有的努力。”
不忘初心做自己
“人生在世,不要被信条所感,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自己的声音,你的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的幸福有时完全和你拥有的光环无关,它和我们正在拥抱的所热爱的事有关。”
海涛老师总是说,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带给她脱胎换骨的新生。可我总是隐隐觉得,她骨子里本身就是不服输的人。在上杰瑞的课时,她说“虽然我上了第一节课就萌生退意,但是我决心,即便有一天退出这个课堂,我至少要让杰瑞知道,我并不是因为自己太差,才退出他的课程的。”这段不经意的描写,还是看到了海涛老师的性格和内心。
勇敢主动的人才会舍得让自己去走这段炼狱般的生活,那不是看再多鸡血的书,听再多励志的故事就能做到的改变。你是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了你走什么样的路,注定了你人生能够到达的高度。
在决定是不是要在30岁后抛家舍业的去留学时,面对周围众说纷纭的意见,尤其是徐小平老师都不是那么支持她的决定时,她还是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作出了自己选择。
对于口述史这个不那么商业化和接地气的专业,她又一次凭着自己的热爱和热情,全力以赴如痴如醉的学习,回国后拒绝那些高大上的工作,专注于非虚构写作,开了自己的工作室。
我也在海涛老师的书里对口述史这个专业有了全面的认识,并有了极大的兴趣。她是该专业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硕士研究生,也是整个专业唯一的中国人。
什么是口述史?
哥大网页上如此介绍:“口述历史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它训练学生通过采访、分析、撰写,去接近和研究需要被研究的历史和现代事物。”海涛老师认为其最主要的宗旨,就是用采访技巧和记录历史的方法,和普通人去接近,将普通人的记忆挖掘出来,再通过普通人记忆的集合,汇聚成时代记忆。是“个人历史和公众历史水乳交融的写法”,而“你能不能将人最感性的那一面和隐藏最深的那一部分记忆挖掘出来,你能不能挖掘人性,这是采访者本身浑然天成的深厚功力。”
我凭着有限的理解力,深深觉得口述史是对采访者有着极高要求的专业。她要让口述者没有戒备的说出自己的故事,要能够抓住口述者某个不经意说出的点以引导他们做更深入更详细的阐述,又要在他们毫无逻辑且庞杂的叙述中找出一条主线和有价值的信息写出一篇客观又具备可读性的记录。
看完她书中关于口述史的介绍,我愿意去听每一个普通人口中叙述出的故事,我愿意去看每一个普通人看来平常却熠熠发光的独特人生,我深陷在每一个普通人对自己亲历的那些震惊世界的大事件的真实感受。
想起在哪里看到海涛老师的一个故事,她的朋友问她,面对那些动辄估值几亿吸引千万投资的公众号和爆款网文,她会不会改变自己的方向?海涛老师坐在高高的书墙前,摆了摆手说:“我们先安心做自己吧。”
我已经习惯了在社会摸爬滚打中积累的社会经验,也妥协了那些有明有暗的社会规则,对看不惯也保持沉默深以为然,但我仍然对那些无视浮华功名,默默坚守自己的人,有着深深的敬意,就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那些从不被人知晓却耕耘一生的手艺人一般,他们有着我们称之为“匠人”的精神和胸怀。
开放的视野
“我让我的心敞开着,和来自全球各地的年轻人进行一场一场的对话,通过这种方式,我和这个世界进行着深度交往。我第一次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外延是如此宽广,每个人都是你看世界的一扇窗。”
“走出去的过程,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种基本治疗。这种治疗没有医保,不是必须,但只有完成之后,你才能感觉到脱胎换骨。”
我一直在想,我喜欢开复老师和海涛老师这一类人,是不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同一类特质:开放的是视野和高屋建瓴的格局。海涛老师在书中第四章主要写到了美国尤其是哥大的多元氛围带给她的冲击。留学,更重要的是经历,是带给我们的视野。
海涛老师从大学里对巴以问题的不同阵营之间的公开讨论,看到了公开空间表达政治观点的自由度,对社会而言,信息的透明度才往往是消除社会隔阂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她通过监狱中与老毒贩的交流对吸毒者、毒品交易以及美国监狱制度的思考,从911事件亲历者的口述中去思考美国司法制度的问题和种族歧视问题,从占领华尔街中事件中进行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反思和对美国社会困境的折射。
我们习惯了夸大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跑步、读书、有一天能够梦想成真闪闪发光,这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修行,确定无疑且无可辩驳,但我们有多少人会去真正的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这个和我们每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而我们个人却又遥不可及的社会、国家和世界。
“与世界更接近一点的想法,在我内心升腾着”。视野的广度和格局的高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可以到达的高度,看到的越多,知道的越多,才会觉得自己的无知,也才会消除自己内心的偏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所有问题,无论难易大小。
至此,我开始羡慕海涛老师那“和自己的灵魂紧紧相拥并被最终释放的两年。”我羡慕她最终完成了这场身心的突围,并在她这场突围故事中,深陷其中。
人生要怎么冲破重围?
开复老师在本书的序言中说:“其实就是要有一种不怕外界质疑的倔强,要有每天能够进步一点点的勇气,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一直在泥泞崎岖的道路上行走。”
海涛老师无疑全部做到了。
最初艰难无比,过程的痛感刻骨铭心,结果却是一个人的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