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的自传,如同陪伴一个人在经历他人生当中的幸福快乐、苦难挫折,尝遍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一起看遍人生百态、繁花盛开。感伤,他的遭遇;高兴,他的成长;学习,他的豁达;敬佩,他的胸怀…….
李开复,一个成功的人士,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著名公司都任职过,谷歌大中华区的总裁。一个人风光的表面,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楚与努力。他一生不尽是顺风顺水,一马平川的。他也有没成能为哈佛人的遗憾,也有微软起诉自己违反行业竞技条约的官司缠绕,也有寻常人家的小烦恼、小挫折。
小时候,李开复考得第一名。妈妈就带着他去商场买礼物,用来奖励他的第一名。当李开复指了《福尔摩斯全集》。妈妈就说,“书不算礼物,你要买多少书,只要是中外名著,随时都可以买”。其母就像打造一块璞玉一样,精心地打磨和教育李开复。李开复在小学时期就看了很多中外名著,并养成了终生读书的习惯。
小时候的教育,尤为重要。孩子表现好、表现不好,父母的反应与教育都是颇为重要的。
不是每一次考试都能拿高分,大部分人都有改过试卷上的分数吧,李开复也不例外。当自己的诡计被母亲发现时,并没有被母亲大打一顿,而是收获了诚信的重要性。
什么是严谨和务实,什么是品行和礼仪,什么是快乐和温馨,什么是忠孝和诚信。这些品质与言行,和小孩子解释未必懂,但遇上与这些相关的事情,才能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
李开复在台湾上的小学,中学在美国上学。台湾的教育死板压抑束缚;而美国教育轻松快乐。台湾沉重的课程、繁多的教育、严厉的考试;相比之下美国教育因材施教。台湾排名次,看分数,分为好学生与坏学生;但美国的教育着重建立自信、看重个人特点。李开复就很幸运地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培养自己自由、独立、自主学习、实践等各种能力。
在此,自己也无力吐槽中国的教育制度。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把每一个时代的悲哀,那么我们能够做的是把悲哀的影响最小化。
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学,上课的主要形式是老师与学生辩论,所有的考试形式都是写论文,而不是考背功。从辩论中思考,从阅读中思考,让独立思考变成一种能力。
斯金纳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自修之道,也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人在采访当中问过李开复,什么是选择的智慧。李开复的答案是,反复扣问自己的内心,向人生更远的方向看去,而不是被眼前的喧嚣所迷惑。正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经劝慰年轻人那样,“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惑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
你未来的人生之路,就在你的每一次选择中。
每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李开复在大一时学的是哲学,在一次上课时,一个老教授问:“什么是make a difference ?想象一个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二者的不同最大,是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句话,影响了李开复的一生,到每一次做重大决定时,都会想起“让世界不同”的话,让自己内心更加坚定。
人生当中有许多待我们决定的事情,不会很多。但有时候需要我们选择时,我们会犹豫不决,只需要看看自己内心是想跟随着变与不变,即可。变,即选择做,冒着变化的风险,去做。不变,那么安于现状,继续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便可。
当李开复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喜欢法律时,就转专业到了计算机专业。对了,当时李开复和奥巴马同班,要不是转专业,不然李开复可能就成为美国的教育部部长。自己也逐渐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喜欢与热情。
著名记者怀特霍布斯说,成功就是当你醒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年龄多大,你很快从床上弹起,因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爱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华做的工作。这工作比你个人伟大、神圣。你迫不及待起床,跳进它的怀里。
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生活,我想自己的喜欢会成为自己主动去做事的一种积极性。就好比你要去追一个你喜欢的女孩,你会为了买她喜欢吃的早餐,而跑去离家很远早餐店买。而这种积极性、主动性,是不由自主地去做的。
李开复在大学期间非常沉迷于桥牌。当时美国为了光复这个桥牌运动,推出了“终身大师”名誉称号,就是你需要不断去比赛积分到300,就可以拿到了这个称号。李开复为了这个称号,就拼命花时间去比赛,当时还没有转专业,还是政治科学系,把学习热情放在桥牌积分上了。当李开复发现自己还是沉迷桥牌,就会变成不学正业的“坏孩子”,就下定决心去学习。
哥大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勤工俭学”,李开复也是通过自力更生完成学业。有一次院长把一个编程任务交给李开复,并付给李开复工资。李开复在任务前期大部分都在玩桥牌,等自己发现没能如期完成任务时,院长非常生气,就把这项任务交个承包商去做了。过后李开复悔悟:失去别人的信任,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你也会感到失去了自身的价值,那种痛苦会把人完全淹没。
一个人的可贵,在于他是一个诚信和负责的人。言行不一,令身边的人失望、让自己失去机会,更使自己处于“失信”的阴霾中。
相亲初恋结婚
李开复也是相亲才认识自己的妻子(谢先玲)的,在自己读博期间通过电话求婚,21岁的李开复先成家再立业。李开复一辈子只有一份感情,第一次恋爱就结婚,可以说幸运,也可以说李开复抓住了结婚的时机,把握了有心人,也就有后来的这段佳话。
读博时期:我不赞同你,但我支持你。
自己的导师选择的是专家系统方向,而自己想选择是统计学方向来研究语音识别。当自己带着忐忑心态去跟导师讲自己的困惑时,得到导师的支持。“你对专家系统和统计的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可以支持你用统计的方法去做,因为我相信科学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平等。而且,我更要相信一个有激情的人是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的。”就如同于伏尔泰说的那句,“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身为瑞迪教授的大弟子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提出异议,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支持他去干。真正的科学家精神: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在面对异议时,大多都是要争个你死我活,面红耳赤。坚决不改自己的观点,唯有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不然就是持有那种不与恶狗争辩的消极态度。很少存在着你的观点不错,我的观点也可以,然后各自发展,彼此支持。这是一种一辈子都需要学习的雅量。
You can sincerely disagree and full heartedly support at the same time.(你可以同时真诚地反对和全力地支持。)
博士毕业了,李开复留校教学。在此期间收到苹果的offer,被戴夫的一句话,“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还是要来真正地改变世界”打动。李开复在潜意识里就无法忍受平庸,对自己来说,让世界“make a difference”,是最让我心驰神往的境界。所以,李开复加入苹果。
在苹果任职6年里,苹果的海盗精神: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苹果公司的自由、热情,让李开复在苹果公司里得到成长。一个人最终成长到什么样子,与他的周围环境十分相关。后来在SGI、微软工作。
在回微软总部工作5年,尤其在最后的工作阶段,使李开复备受煎熬。在一个庞大的体系里,自己的声音无法发出,关于对产品的方向与想法,总部鲜有倾听。自己如同一部庞大机器上的零件,在中规中矩、没有任何发挥空间的环境下运行着。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替换的光鲜零件。价值观的缺失与惆怅,使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忙碌什么。
无意中发现谷歌当时在招聘在谷歌中国总裁的相关消息,觉得是时候离开微软,去自己喜欢的中国工作。选择在谷歌工作,使自己陷入谷歌与微软的法律诉讼泥潭中。而自己全心全意服务7年的公司会以诉讼的方式来要挟自己,让自己与新公司处于尴尬之地。
一个法律的门外汉,一个与计算机打交道的科学家,一个曾经是微软的副总裁,该如何面对如此重大,可能会名誉扫地的法律诉讼案件呢?
微软诉讼的目的只是杀一儆百,让微软人断了去谷歌工作的念头。(当时微软人有很多辞职去谷歌工作)当一个人成为风口浪尖时,所有的流言蜚语都成为一把利剑插入人的心口。媒体中的引人注目的头条,网络里的段子,敌人的暗地里地抹黑,都使让自己的感到挫败与难过。
“那段日子,只有看不到尽头的黑暗。那段时光,所有的快乐被删除了,睁开眼睛,感觉到的只有悲伤和痛楚。”
被夸大,被陷害,被冤曲,被质疑,被误解,即使身陷囹圄,自己也要振作起来。“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接受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重新积极面对诉讼案件,紧锣密鼓地搜集资料;在法庭上与昔日的战友对决,昔日并肩作战的情谊,在法庭上来对决,便是你无情的砍断、枉顾昔日同僚之情。那么此刻,李开复也应该把拳击的手套摘下来,勇猛还击。
在英文里,“脱下手套”(takegloves off)就是指,要用硬的拳头打,即使自己受伤也要把对方打伤。是时候给予反击了,之前只防卫不出击的做法虽然挡住致命的一击,但是让我们筋疲力尽、遍体鳞伤。
诉讼赢了。
即使知道微软抹黑自己,李开复还是不会放弃离开微软的。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悔。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会比较困难,但不那么做,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们会后悔终生。
苏格拉底: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
在经历一次人生危机的时候,一切都仿佛凸透镜一样,折射出人生百态。有的人坚定不移地支持你,有的人冒着自己受伤害的风险帮助你,而有的人在经历心理挣扎后退却,有的人在这个时候做出伤害你的决定。而这一切,我们都得慢慢去承受。因为每一次的磨难,都代表一种成熟。
梁启超说过,“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府。
在危难之际时,面对那些千方百计抹黑你,诬陷你,冤枉你的人,是很痛心的,尤其那些曾与你称兄道弟、亦师亦友的人。李开复选择是与世界和解,与历史和解,与过去和解。
人们在经历痛苦的时候,往往觉得时间很漫长,而经过了这种痛苦之后,就如同大病初愈一样,感到天色明朗。
谷歌是一个允许犯错的公司,一家公司的成长就如同一个孩子的成长,犯错不可避免,而每一次犯错都可以收获一些经验。
谷歌中国希望员工每天早上醒来之后,都能用一份快乐的心情工作,使工作不在成为“房贷”、“车贷”、“糊口”等一个个名词背后的沉重负担,而是一份甜蜜的挑战。
开会迟到跳肚皮舞。规则不儿戏。
李开复在这样宽松的环境背景下,在中国建起谷歌中国,并使用中文名“谷歌”。在谷歌工作了四年后,李开复决定离开谷歌,做影响中国年轻人的事情。
于是,也就有了这一本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这本书,由是一名财经记者的范海涛与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作撰写了《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范海涛毅然放弃国内安稳的工作和生活,赴美留学,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学成回国后,她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非虚构写作与人物传记撰写,创立了“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这本书,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可能会有点人生哲学,有点鸡汤,但这绝对是经得住时光验证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