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道酬信y
怎么区分“真开放性”和“假开放性”?
让自己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不是要展现“我愿意听大家意见”的姿态,而是真正地把对方的意见吸纳进来,所以,评判一个人开放性的高低,最简单的检测标准就是他有没有从沟通对象那里拿到新的信息,能不能因此输出一个更好的结果。
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心理学有一个理解这个公式的工具,叫做乔哈里窗,是心理学家乔瑟·勒夫和哈里·英汉姆提出的一个模型,它被认为是“描述人类互动最有意义的模型之一”,乔哈里窗把人们的信息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这是沟通中的共识区,双方享有的信息完全对称。
第二种,我不知道,但是你知道的信息,这叫我的盲区。
第三种,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信息,叫做你的盲区。
第四种,我们都不知道的信息,这是特别可怕的一类,因为它是沟通双方共同的盲区。
当我们通过乔哈里窗来划分沟通双方掌握的信息时,你就会意识到,为什么开放性需要建立在扩大共识和消除盲区的基础上了——如果你我的盲区都特别多,说明我们在沟通事项上没有什么共识,特别容易产生冲突。
同理,那些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信息会让我变得傲慢,而那些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信息容易让我丧失安全感,进而产生抵触情绪。沟通的意义恰恰在于,通过不断同步双方的“信息流”,让共识区慢慢变大,让盲区越来越小。
这就是乔哈里窗的作用,它是一件能够让你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的工具。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乔哈里窗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穷尽自己的已知。在和别人沟通时,先在笔记本上列一列,通过此举穷尽你知道的事项。
第二步,盘点自己的未知,有哪些事是你应该知道或者希望知道的,这是你和对方沟通之前需要“做功课”了解的。
第三步,尽可能探寻对方的已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对方多说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有些事情是我们都知道的,有些是对方知道、你不知道的,还有些是我们都不知道的。
第四步,探寻你们双方共同的未知,一起寻找答案,进一步扩大共识。
在使用乔哈里窗的四大步骤中,前面两个是自己提前做好功课的问题,只要功夫下到了,一般都可以做到。到后两个步骤,才真正进入了沟通的环节,这时就需要有意识的使用一些技巧。
比如,使用第三个步骤,向对方探寻信息时,有一个技巧非常有效,就是少说“你”,多说“我们”。
“你”这个字,激发了沟通对象的防御状态,把主体“你”换成“我们”,把我们自己变成责任主体,对方的压力变小了,和我们结成共同体的障碍也会变小,就愿意和我们分享更多的信息。
在多人沟通的场合,需要大家补充意见,这时候往往没人表态,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会开启对方的开放性,每说一段,都问一下对方的意见,不要问对方“明白了吗”,而是要问“我刚才说清楚了吗”,提问时可以策略性的点名,或者“露个破绽”,抛出一个具体问题,帮助对方打开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