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纪录片叫《生命·成长》,记录了很多人对于教育的想法。看到其中一集,讲未来孩子需要的几种知识——头脑的知识、心灵的知识,实践的知识。其中讲到的很多观点和心智化读书会当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就是关于共情,孩子的创造能力,以及给孩子的创造能力留够空间,让他们有无聊的机会。
心理学以及教育领域关于人的成长的观点很多是类似的,名称和叫法不一样,核心思想是差不多的。让我想起之前的,一个物理学家所讲到的,艺术表面看上去很抽象,但它的顶端是很精确的,涉及物理数学等等领域。心理学的理论和宗教的理论中,对人心灵的理解是类似的,呈现的方式不同。
了解不同门类的知识,是开阔眼界的好方法,眼界是思考的背景板,背景板上的触电越多,理解和思考也更丰富。这些体验是工作之后很多年才有的领悟。
王浩威有本书《晚熟时代》,大概讲的是现在的青少年比以往要晚熟很多,我就属于这一类。工作以前,我都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听话到上大学翘课都觉得自己羞耻,考试作弊就不是好学生,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恰恰是太听话没有叛逆期,让我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加傻白甜。
我常常想,如果在过一次青春,我就要早恋,要质疑权威说的话,要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同时能够表达见解而不畏惧。
大概是工作五六年以后,我才有点点领悟,人的成长有很多路径,学会学习是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技能。
尤其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对先有知识的筛选、学习、应用,太重要的事。如此,见招拆招,才能有效的自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