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岁的娃,自主意识开始变得强大,喜欢挑战规则和约定,希望事情按照他的喜好发展,不答应他的要求就大喊大叫。上完乐高课到家洗漱完已经近10点,自然没有办法再看动画片和绘本。小朋友为了看视频哭喊了一大会儿,边哭边攥紧小拳头狠狠往我鼻子上砸过来。刚上完一期跆拳道,小拳头猛地砸过来还真是很痛。
在愤怒的一瞬间,我看到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男孩,更是一个在尝试打破边界、寻求自主权与规则感平衡的小朋友。他的尝试无可避免且非常重要。他是一个健康的有着自我意识和主见的孩子,不是我的复印件或洗脑下的产物。他愤怒的另一面显示的是他强大的生命力和内在力量。
看到这些,我心底其实是愉悦且欣慰的。我握住他乱舞的小拳头,把他抱到冷静角(两个大靠垫搭成的一个小角落),问:你希望自己待一会儿还是妈妈陪你坐一会儿?
佑佑边哭变说:妈妈陪我坐会儿。
又过了几分钟,小朋友平静下来,我问他:现在还有多少生气呢?
佑佑用手比划了一下:我还有这么这么多生气呢。我明天早上还要再哭一次呢!
我:还有这么多呀!看来真的很生气呢。妈妈现在鼻子这边也很痛。
佑佑很抱歉地看了我一眼,搂住我亲了一下:对不起,妈妈。
我:下次生气的时候,你想用小拳头的时候,你觉得打哪里更好一些?
佑佑:打墙!墙不会痛的。
我:嗯,你先试试看你自己的小拳头痛吗?
佑佑:有一点点痛的。那我可以打枕头!还有床,还有靠垫……
我:这样的话,你打完就没有那么生气了,别人也不会受伤对吗?这是很好的办法。
#关于惩罚#
刚接触正面管教时,我十分排斥用“惩罚”作为一种育儿手段。不仅仅因为正面管教提倡“不惩罚不骄纵”,更是因为在体验式课堂上,我回忆起幼时被责骂时内心的自卑脆弱和绝望。我父母从不体罚;然而他们不时的指责和沉下的脸色让我一度沉溺于自卑和无力感。我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才慢慢走出抱怨、变的积极。
渐渐接触的育儿理论越多,走出非黑即白的二元理论,我也接受其他育儿方式。按照我对于惩罚的理解,当父母情绪稳定、且惩罚不伤及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不伤害孩子自尊时,惩罚作为一种育儿手段可以被接受。蒋佩蓉曾提到她家有一个板子叫做“惩罚先生”,当孩子破坏规则时会用到。打人的是惩罚先生,不是妈妈。妈妈跟孩子是在一起的,因为任何人破坏了规则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妈妈也一样。
而据我观察,大部分家长很难做到“情绪稳定、依据规则”,所以大部分的惩罚不仅无效,更是有害。
所以当父母实在找不到其他方式,认为必须要批评惩罚孩子时,请至少记住以下三个原则(3P原则:详见Martin. Seligman教授研究)
1、批评行为,不指责人格(你这件事做错了,但你仍是好孩子)。
2、批评此刻,而不是永远(你今天表现不好,但你也有很多时候表现的很棒)。
3、批评这一件事、而不是所有事情(你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不是你永远做不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