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充满好奇的:“这个作者的口气未免也太大了吧!竟然敢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千百年来读书的难题,说道:‘这样读书就够了’。仿佛其它的读书方法都无需再掌握了一般”。抱着这样强烈的好奇心,我翻开了这本书的目录。
在目录中不难看出,全书的关键词有“便签学习法”、“学习力”、“知识体系”。若是仔细阅读子目录,我们更容易发现,这本书全书都是围绕折“便签法”进行展开和不断升级的。隐隐约约的,我就对这个能让我们“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便签法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到底什么是便签学习法?
这种学习法有啥好处?
为什么学会了便签法,这样读书就够了?
便签法如何使用?
如何能够通过便签法,来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
......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开始走进这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
01 什么是便签式读书法?
什么是便签式读书法?便签式读书法,要求我们在读致用类图书的时候,时刻带着一颗爱思考的头脑。在看到一个关键的概念、案例或是故事时,拿出三张不同颜色的小便签,开始做记录。
哪三样便签呢?本书的作者--拆书帮的创始人赵周老师给出的定义是:I便签、A1便签、A2便签。
I便签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这段对我有意义、有记录价值的信息;
A1便签要求我们:根据这段信息,回顾和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要注意噢,这段经验要围绕着I便签中的信息进行展开,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经验。
A2便签要求我们:能够根据这段信息延展开来,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怎么行动,行动准则有哪些,皆可以写在这张小小的便签纸上。
这就是便签式读书法的基本定义。
02 便签式读书法的具体用法
便签式拆书法,具体要求怎么做呢?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赵周老师给了我们完善的七步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分为哪七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这是拆书法的适用边界;确定你读这本书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能力,解决具体问题,并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上;
第二步,遇到书中理论、建议、观点,停下来问问,这对我有多重要?如果不重要,直接忽略;
第三步,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相关信息,也可以是自己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
第四步,针对书中某个信息,问问自己有无相关经历,是否听说或见到过类似的事情,卸载一张A1便签上;
第五步,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写在A2便签上;
第六步,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边贴一张指示标签;
第七步,看完这本书后,把所有A2便签拿出来贴冰箱或墙上提醒自己行动。
以上是完整的便签式拆书法的具体步骤。我们不难看出,第三四五步,是便签法的核心步骤,也是把一本书拆为己用中最为关键的步骤--用三张不同颜色的便签,记录看到信息的主要内容,描述自己过去的相关经历,以及未来行动的依据。
03 三张便签的明确使用标准
I便签-重述知识有四个标准:
诠释:要求我们基本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信息。不要直接引用原文语句
准确:对原文相关知识点解读准确
清晰:逻辑清晰,文字精炼
致用:将原文知识点总结或加工成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
也就是说,我们在重述知识的时候,也是有很高要求的呢!能脱离原文直接叙述最好了,这是自己对知识的第一层加工,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消化吸收的能力。同时要求做到精准、逻辑清晰和学以致用。
A1便签-内化知识的标准
鲜活: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认知
故事:相关叙事要素基本完整,能够清晰的体现出起因和结果
对应:和原文或I便签四要素对应,成为贴切的案例
反思:能帮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这个经验,加深对原文信息的认知
也就是说,我们在描述自身经验的时候,要确保经验的鲜活性,保证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毕竟亲身经历才有参考意义。而叙述的过程要完整,能看得到前因后果。经历要尽量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A2便签-应用知识的标准
目标: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法则
行动:行动是否可以拉近目标与现状的距离?具体行动步骤如何?
关联:是否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
可控:是自己能做到的吗?
我们在描写A2便签的时候,要注意描写的行动能否拉进我们的目标与现状的距离,行动步骤有没有列清楚?行动和目标与I便签中的事项是否有关联?以及目标的行动是我们能做得到的吗。
04 便签法,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
便签法不光适用于致用类图书的阅读,帮助我们厘清一本书里面对我们最为重要的一些知识点。还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于想要提升知识管理能力的人来说,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读书和学习的终极目标。为什么呢?因为知识体系能够让我们有稳定的根基和框架,能帮助人树立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像浮萍一样,在爆发式增长的信息洪流里随波逐流。我们会有自己的根基,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独到的判断力,也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终将走向何方。
没有知识体系的人,要么听风是风,听雨是雨,要么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有知识体系的人则可以快速实现思维方式的升级,拥有成为专家的方法论。
但要明确的是,这里说的是特指你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把随便哪本书中或者是某位专家的知识体系搬进自己的大脑中。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赵周老师会告诉我们,如何从一组便签到多组便签,相互配合,相互对接,相互界定,让我们的知识体系自然生长。
什么是体系?体系它不是点,不是线,而是一个立体的网络。
看到了吗?一个孤零零的信息,在我们为它添加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后,它就成了一个知识面了。再加上我们便签法中著名的A1、A2便签,为这段信息加入过去的反思,以及未来的行动后,这个信息变成了什么样?
这是我们用便签法加工后的一个信息。把信息从一个孤单的点,变成了一片知识面。当你有了多个这样加工过后的知识点,会慢慢发现,很多点之间是可以产生联结的。把这些已形成面的“知识点”联结在一起,就会构成一个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而当这个网织得越来越大的时候,你的知识体系就变得越来越完善了。
便签法帮我们构建知识体系的三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从问题出发
工作或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时,多去追问和反思,多咨询和请教身边的人,或是在网上、在行上、问答平台上请专家解答。多提问,并主动寻求答案,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然后,多梳理、总结重复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确定其前因后果,在讨论中明确适用边界,在追问中规划行动目标和具体做法。
从问题出发,我们能够明确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也能明确书中哪些信息对我们来说最有价值。明确了最重要和有价值的信息后,为他们赋予A1、A2便签,并在实践中对此进行校正,方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种思路是:从点到网
平时我们的信息来源有非常多种。有同事的经验之谈,有网上看到的短文贴士,有翻书看到的名言警句,甚至还有饭桌上无意中冒出来的金句...对于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我们需要马上将它们记录下来,并抽空分析和整理,写出关于这些信息的A1(过去案例)和A2(未来我该如何行动)。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它们都是填充我们知识体系的极宝贵的素材。
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将随处可得的碎片化信息搭成高楼,拼出全貌。
第三种思路是:从网到点
我们说完第二点之后,再看到第三点,你头脑中会不会升起疑惑:从点到网的构建知识体系很好理解,为什么从网到点也可以呢?那么就带着你的疑问继续看吧。
我们不妨试着精心挑选特定领域的一本书,比如就手头的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吧!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慢慢地,把根据书本整理出来的便签,填充到你知识体型框架的不同位置。把其它书本知识或各种来源的信息也填充到这个框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填充进来。
就好比这本书的第六章讲得是“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我们多提问:知识体系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构建知识体系?如何才能构建呢?我们过去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吗?这个方法,在我未来读书的时候如何起作用?等等。好了,这就是关于“构建知识体系”一个点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方法论。而且只是针对本书中提出来的方法论。那么,当我们阅读到其它书籍中有提到“建构知识体系”这个概念的时候,也需要快速地将书中的内容从点汇集到网,并填充到我们自身知识体系的这个位置上。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贯穿《这样学习就够了》这本书全书的“便签读书法”这个工具,不仅仅对读书有帮助,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对我们构建自己完善的知识体系,也非常有用,便签法是一种非常全能的工具,值得深入掌握。
想要阅读更多关于《这样读书就够了》的读书笔记,可点下方链接:
感悟3:《这样读书就够了》笔记三:便签法,帮助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 —《这样读书就够了》完整书评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二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