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兴市为例,浅谈如何抓住地域文化特色,借助诗词来进行社会教化
〔摘要〕:东兴市是我国西南既沿海、沿江又沿边的三沿城市。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呈现“边海山民”为一体的特点,2012年10月,东兴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本文从东兴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谈起,将东兴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与诗词的社会教化功能结合起来,浅谈了自己粗略的见解。
〔关键词〕:东兴市 地域文化 诗词 社会教化
一、东兴市的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东兴市是我国西南既沿海、沿江又沿边的三沿城市,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广西南部,东南濒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有陆地边境线39公里,海岸线50公里,是我国陆地边境线起点、海岸线终点的交汇城市,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呈现“边海山民”为一体的特点。在东兴移步可入异国土地,抬眼可见异域风情,处处景观诉说着中越交融的边关文化,东兴的边关文化,深刻影响东兴居民的生活与旅游业,对北部湾沿海口岸建设和旅游产业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也是东兴市一张独特的地域文化名片。
在东兴市的江平镇京族三岛,聚居着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兴市北部湾的万尾、巫头、山心(称为“京族三岛”)一带。京族是跨境民族,在越南叫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语言与越语相同,风俗与越族也是大同小异,“唱哈节”是京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京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保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如节日文化、服饰文化、独弦琴文化、婚恋文化、渔猎文化、干栏式建筑文化等)。京族与越南靠近北部湾的越族也有较为密切的交往,因此京族文化兼具民族文化、边关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目前有全国近1.5万京族聚居在东兴市的东大门江平镇。哈节、喃字、独弦琴、京族踩高跷捞虾、拉大网等京族文化的代表,由民间活动演变成为特有的“海上劳作艺术”,2008年,东兴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十里金滩,还有北部湾最大的海洋生态保护神——红树林,无一不在诉说着东兴市的海洋文化魅力。生态自然的万鹤山,明溪暗流的红石谷,独木成林的竹山古榕部落,异国风情浓郁的中越界河漂流,于纷繁中显现文化意蕴和历史氛围。东兴市的边海文化和山民文化是相融合的,边关文化中蕴含着海洋文化的包容,海洋文化中体现着边关文化的沧桑,山海与边关密不可分,民族与海洋息息相关。这样独特的地域文化如果不加以利用,让它在新时期发挥出新的作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二、诗词的社会教化功能
《毛诗序》中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孔颖达在《正义》中说:“若以《诗》辞美刺讽喻以教人,是诗教也。”汉代郑玄在《诗谱序》中说:“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这些名言都充分说明了诗歌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2012年10月,东兴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所以在东兴市具有浓郁的诗词创作氛围和诗词文化气氛,如何结合东兴市的地域文化特点,借助诗词来达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我们要知道,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它与广义的教育同类。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两个途径,社会教化过程与个体生命是同步的。传统中国社会教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儒家教化思想为主导,吸纳和交融法、道等诸家思想和外来学说,且互相取长补短;以一种十分具体的目标、观念、规范、准则或行为方式,把家国、社会、伦理等诸多关系与个人的人生实践和发展方向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出植根于具体人生的、以群体价值为取向的社会化模式。
中国的诗歌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的爱国人物形象,许多的壮丽河山景色,都是通过诗词得到了形象的描绘。让后人从诗词当中感受真善美、感受爱国、感受乐观。陆游深刻强烈的爱国激情凝聚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诗中,于谦为国尽忠和高洁的情操凝聚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诗中,永远给后世读诗的人无限感慨及满满的正能量。可以说,没有其它文化形态能够像诗词一样更简洁而完整地表现志士仁人的一腔热血,也没有其它文化形态可以在后人心头烙上更深的印痕。
东兴市可以立足于该市独特的地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通过诗词这种形式,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观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利用诗词的形式来深入挖掘和阐发地域文化中的积极向上的能量,从而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
三、利用诗词来进行社会教化的几点思索
(一)鼓励诗词创作,写出具有地域色彩的诗词,寓教于诗。
在中国古代,“诗言志”不是少数诗人的专利,而是全民族陶写心声的普遍方式。“诗言志”不是偶然情境中的灵感突现,而是一切生活场合中的抒情渠道。从先秦时代起,写诗便成为普遍的文化活动。当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诗词在今天已不再担当陶写民族心声的普遍模式。可是作为诗词之乡的东兴市,还是应该利用诗词这一简洁而又丰富的形式,来进行社会教化。
一是写出新时代的边塞诗。在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唐朝,边塞诗始终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种体裁。东兴作为西南边陲的一个新兴小城,战争的硝烟已成历史,戍边将士守边护边,始终维护祖国的安宁稳定的豪情壮志却从未改变。抓住东兴市的边疆特色,挖掘新时代将士的雄心壮志与忠心耿耿,谱写出新时代的边塞诗。让人们从诗词当中感受到新时代将士的激昂慷慨、义无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人们的报国之志以及奋发向上的豪迈之情和英勇无畏的健拔之气。
二是写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咏物诗词。咏物诗词并不只是单纯为咏物而咏物,如果这样,那毫无意义。其实每个人在准备写一首咏物诗词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感情在,或赞美,或贬斥,或寄托,或感兴,总是有个理由的。我们可以挖掘出东兴市具有地域色彩的物来进行吟咏。如:金花茶、白鹭、木棉树、凤凰花、独弦琴等。或托物言志,运用象征的手法,以物来寄寓自己的志向与抱负;或咏物抒怀,通过某一具体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怀;或以物喻人或托物言理,传达一种情感倾向或说明某种道理。可以借助于双关、象征、隐拟、比喻等手段,达到一种物人双关或将哲理诗化的效果。比如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月”“梅兰竹菊”等物,在中国人的眼里就不单纯是物,而具有深层次的内涵,如果东兴市的诗人们能挖掘出本地特有之物的深层内涵,以诗词的形式来描绘并传播,久而久之,也起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当然写这类有所隐拟的诗词,需注意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度”字,联想、想象、比拟、隐喻发挥的要贴切自然,切忌生拉硬拽。
三是写出适合老百姓阅读的浅显易懂的诗词。社会教化不是针对某一部分人的功能,而是全民参与的一种结果。如果一味走高深路线,等于把一大部分老百姓排除在外。所以,除了创作文人诗词,还应创作“俗人”诗词,借助诗词的简洁丰富的特点,来利用地域文化宣传、承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诗词的社会教化功能。
(二)通过阅读本土原创诗词来达到社会教化。
不可能要求人人都会诗词创作,但是,在文字普及的今天,人人都去阅读诗词,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如今,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借助各种平台来进行阅读。我们是否可以专门开通一个微信平台,或者在已开通的微信平台上添加一个版块,给群众朗读诗词、解读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
通俗易懂的诗词,再加上诗词中所描绘的是大家熟悉的风景或风物,读起来就能让人印象深刻,而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观、价值观,也就容易为人所接受了。
(三)将诗词文化与地方风景融合起来,以环境来教化人。
东兴市有一个由文人开辟的文化沟,沟里刻着不少古诗词。可惜文化沟没有开发成产业,平常最多也就一些本地人到那里玩玩,知名度不高。其实大可以建设这些人文景观,重树东兴的文化自信,增强东兴人的文化凝聚力和地域认同感,这也呈现了东兴的人文传统,彰显东兴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好好地进行开发也许可以为后人提供一种精神的力量。
在竹山的一号界碑景区一侧,刻着一些本土的原创诗词,可惜字型偏小,所在位置又不显眼,来来往往关注的人很少,起到的作用不大。新开发的七彩贝丘湾这一点就做得更好一些,首先是征集了本地的一些文人创作了一些具有本土风味的诗词,刻写在景区里,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在于深层的文化底蕴。文化的影响就像春雨润物,无声却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教化的作用,真正是“润物无声添秀色,春风化雨暖人心”。
参考资料: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海陆边关一明珠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汪慧
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化功能 ——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