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起、百家争鸣是当时时代的反映和需要的话,那么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样有时代的原因。从春秋到战国,奴隶社会逐渐解体,新兴封建生产因素的不断增加,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代表各阶层利益的思想家都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是历史的必然。比如,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贵族,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孟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汉取代暴秦,取得全国政权,思想自然而然需要大一统了。汉代迫切需要建立政治与社会的新秩序,董仲舒就是这种应运而生的大理论家。
董仲舒(约公元前179——约前104),广川人,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成为官方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董仲舒在许多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他是考试制度第一个发起人,并主张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基础和内容。
董仲舒的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董仲舒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对许多理论进行了总结,把先秦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杂糅在一起,他的思想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得到了体现。为了为当时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理论依据,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这是董仲舒的核心观点。“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董仲舒的宇宙生成论
宇宙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董仲舒认为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和人。在这里,董仲舒的思想中既包含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成分,又杂糅了客观唯心主义成分。阴阳和五行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带有明显的猜测性和归纳性。而“天”就更有意思,既可以理解为“自然之天”,又可以理解为“上帝之天”,这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显著特征,人们的关注点其实从来就不是“上帝之天”,而是更关注人伦道德。“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从而天人合一,天是为人服务的,人又不能背离天意。天意是最高的道德,人用是最高的目标。
董仲舒的性三品论
人性又是中国古代哲学关注的一个焦点。孟子持性善论,荀子持性恶论。董仲舒不同意孟子提出的性善说,他说:“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禾要产米,需要栽培,性要出善,离不开人为和教化的作用,只有教化才使人与天地同等。禾产米,有好坏之分,于是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即性三品论。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董仲舒的“性三品论”吸收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又避免两者的极端,更接近事实。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王道教化只对中民之性有用,有很大的教化空间。“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圣人担负教化众人的任务,这为后人美化帝王就下了空间。
董仲舒其他理论依然是建立在天人感应理论基础上
董仲舒的理论是系统的,涉及很多方面。比如他的社会伦理学说,也是构筑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他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以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儒家所提出基本伦理规则,都可以从阴阳学说中找到依据,都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会更顺利地理解董仲舒的其他思想,无论他的政治哲学,还是历史哲学,都是他宇宙生成论的具体体现。由天而人,天人感应,这是董仲舒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