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初级第十五次课
课前答疑部分:
1 学习最重要的在于实践,越卷入越有收获。讲,听,练,交流,收获。
2 可以采用背诵的方式学习问句,可参考公众号黄静老师整理资料(网初28笔记)。
3 来访长达40分钟的哭泣如何处理?接纳哭泣,但要做好回应,看到,重新建构,鼓励。
注意: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可回应:我能感受到您对这件事是特别看中的,有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这都是很难得的,我从您身上感受到很多的力量,虽然不容易,但您在不断的想办法去努力。不要套,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4怎么能更看到别人做到的事情?这阶段是这样,等过了这个阶段吧。接纳吧。继续修炼,接纳自己的暂时不接纳。修炼自己的接纳能力。
5约练时希望得到老师们更多的回馈和反应。可以自我标注(以往经验:标注皮糙肉厚),有同样需求的老师们可以结对单约。
6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因素也包括基因。
课程讲解部分:
7 例外询问
“建构解决之道存在于例外之中。”
从哪些方面来探讨例外:
时间地点人物;感受想法影响;过去的成功经验;
意义影响感受思考(慢慢,好奇,用人来探讨而不是技术)
什么没有让情况更糟?问题何时会发生?何时不严重?
(问了要有回应,贴着走,重复他最后一句话的最后几个字)
8 奇迹询问(和假设问句很类似,假设问句,结局式问句,水晶球问句,魔法棒问句都可以看作是奇迹问句的变句)
标准问法:你的想象力好吗?接下来我可能会问你比较奇怪的问题。"今天晚上,你像往常一样上床休息,到了夜里,奇迹发生了,但是因为你睡着了,你不知道,那么,等到明天早上醒来,你注意到什么,就意味着奇迹发生了?”(语速缓慢)
刘老师用的更多是假设问句“假设有一天问题没有了,可能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相对简洁,符合国人隐忍克制这一思维习惯)
在问问句之前,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保密设定时间设定),更利于探寻目标。
来访者在讲述过程中,大多脑中有画面感,会让他更有希望。但如果能量太低,会很难聊出来。
结局式问句:如果这是最后一次咨询,当您有什么变化就意味着您不需要再来了?
魔法棒问句:假如我手里有一根魔法棒,一挥,你所有烦恼都没有了,可能会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水晶球问句:我面前的水晶球,能看到你的未来,那么你会看到什么?
也可演变为来访所信任关切的如奥特曼,佛祖等。足够的好奇再去用。
9 评量问句(量尺问句)
奇迹问句是天上的云,评量问句是进步的梯。(一步一步走上去)
(此处刘老师运用火柴人画面演示)
先探讨美好的愿景与未来,然后再问他 现在在哪?如果我们刚才聊到的,你最好的状态,我们打满分10分的话,最差一分,你现在是几分的位置? 用评量问句具体化 。
如果来访打分为负,甚至负10分时,怎么处理?
(万能问句,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打了这个分数呢?能说说看吗?)
可以问他,是什么让你可以给自己打这个分数?(探讨,贴着走,不要立即询问,你接下来希望到几分?会给当事人带来压力)
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分数?(确认知觉)
你希望接下来这个分数有变化吗?(当事人也许希望保持,甚至降低,不要预设,要好奇)
“”希望提升“”,倾听来访的诉说
“怎么是五分呢?能说说看嘛,当五分实现的话能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呢?”
“希望多长时间实现”(不定时间,容易不了了之。不管多久,都要保持好奇)
“你做点什么,会让你朝着你说的这个方向前进”(一小步)
10 关系问句:重要他人带来影响(慢下来,贴着走)
当你有变化时,你希望谁先注意到?(不要预设某人,要好奇)
是什么让你希望()先注意到?你怎么看他说的这些?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他希望的那个人已经不再了?)如果爷爷在天堂里看着你,可能会对你说什么?他可能会希望你做什么?
(如果他希望的那个人是明星?)假如他就在你旁边,你希望他对你说什么?
11 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
将来有什么不一样,就意味着你有好转了?
如果我笑了,那么就意味着我好转了。那么之后他在生活中笑了,就会想到自己正在好转。
二 读《为何家会伤人》16-26页
三 泡:督导案例
案例:
多子女家庭中被忽视,目前事业成功家中强势的妈妈;
妈宝又躺平,不挣钱又不愿离婚的爸爸;
初高中两次休学,时断时续接受心理咨询的女儿。
咨询师诉求:
1 来访者认为自己对现状较为满意,每天吃一顿饭,父母在家不出房门,不在会溜达。无现实好友,会和网友聊天。对于妈妈表示18岁后不再提供生活费无所谓,不思考未来。咨询师感觉对现状很难突破。
2休学的未成年很多,家长的目标是想让孩子上学。咨询师如何
3 咨询师反移情的觉察和应用。
徐老师督导:
1典型非自愿来访者
2确认打爆头事件背后动机,情绪和感受。
母亲随手抓住手边座机,不已打破头为目的,而是为了发泄情绪。
女儿觉得妈妈不是刻意伤害她,但是后果很严重。所以没那么怨恨。
3确认个案中“谁是来访者”
付钱的父母?还是需要解决问题的女儿?
是女儿。
这是因为如果我们有效帮助了孩子,也就能帮助到父母。反之,直接帮助父母会被孩子认为是和父母一伙的,不利于建立关系,最终也无法解决问题。
青少年不是问题,她是问题的受害者,是环境下的弱者,她在用她的症状来应对出了问题的环境。被要求来的那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问题,那多半不会再来。
虽然是环境出了问题,但咨询师不是来审判的。父母的问题在于用以为最好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一点孩子也清楚,所以她们的情况没有那么糟糕。
4强调咨询伦理。
保密设置:原则上,不与父母有咨询外的交流,除非极端情况(自杀自残,伤害他人,性侵)。孩子拥有“要求忠诚权”,如果家长有私联咨询师,要告诉孩子。避免失去孩子的信任。要让来访相信,咨询师始终会站在她的一边。
时间设置:90分钟,与孩子单独交流60分钟,三人交流反馈30分钟。必须与孩子确认“”什么不可以讲”,而不是“哪些可以讲”。这样更简单易操作。(例外情况除外,但要和孩子讲清楚)
不要同时给父母孩子做咨询,会不自觉地违反保密原则,会失去双方的信任。
5孩子拒绝上学有家庭因素(强势母亲,躺平父亲),也有学校因素(50人班里休学6人,现在孩子学习的难度是远超父母当年的难度的。)
家长的目标是希望孩子早日上学,但如果将此作为目标,大概率是会失败的,咨询师需要做的是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不能上学,要寻求原因。
与孩子讨论,上学有多可怕,令人恐惧,焦虑。从过去成功经验中找动机和目标(初三时能去补习班,最终考上高中)。这个很难。
咨询师不要接孩子的焦虑,谈她想谈的。等来访者产生改变的动机,什么时候能回去,由她自己决定。
6徐老师处理的全部休学个案最终全部重返学校,但一定不能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学习要灵活,要保持开放性。
四 传递:
1 二宝早上一睁眼就问我练球的时间和地点。描述事实,表达感受(我很感动),落到品质(做事认真负责的好孩子)。
2老公昨天打牌未归,早上打电话与老公沟通,表明我近期的问题,希望他做到什么事。达成共识。不带情绪更能解决问题。
3 咖啡减量,平衡疲劳与睡眠。
4出现也许是焦虑引发的连续睡眠问题,暂时远离焦虑源,保护自己。也保护焦虑源。
5给大宝发了信息,“有这么件事,这件事不重要,但是因为与你有关,所以我想慎重一些。……你是怎么想的,……主动权在你。明天是周日,明天晚上之前回复我可以吗”。
6加班狗到家,老公早已上床,半昏迷了,二宝在客厅里写字,或者称之为描字。我一看,心里有数了,肯定是在等我。直接赞美三部曲。告诉他,我会拍照转发给外公外婆。二宝心满意足的刷牙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