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在 20 多年前在《失控》一书中预言了人类的未来的科技、社会和经济,现今的万维网、博客、维基百科、无人驾驶、电子货币、去中心化等等,都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被 KK 成功预言,而他在写《失控》一书时,还没有万维网,因特网才刚刚进入实用阶段。
微信之父张小龙很早前就读过了《失控》,在他最近被爆出来的饭否日记中,他这么写到:
再问有多少人看了失控,无人。我顿时将自己想象为KK而口若悬河了。
2011-01-13 17:42 by gzallen
张小龙非常推崇《失控》中提到的 去中心化 的思想,这点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都有体现。比如并没有一个中心化的公众号列表入口,展示最新最热的公众号文章。每个公众号主只与关注者互相连接,用户与用户之间互相连接,好的内容可以在用户之间以几何倍数的传播。又比如前几天的朋友圈红包照片功能,瞬间引爆了朋友圈。
《失控》这本书很厚,而且里面的内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琢磨。本文的标题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因为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悟透了《失控》就一定能做出像微信这样牛逼的产品。更加现实的是,即使看过了《必然》,我们大多数人什么也做不出来。
但是看这两本书,有助于你了解人类未来的科技趋势。正如罗振宇所说的:
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情,就是——
你努力,但你不在风口上,
你聪明,但你不在潮流中。
知道趋势,意味着已经胜利在望。
《失控》中预言的很多科技虽然现在已经发生,而在某些领域,比如人工生命、机器人技术、生态学、仿真学等领域,并没有出现新的重大思想。正如他在《必然》中的 形成(Becomming) 中提到的:
未来的大部分运转人类生活的伟大产品,在 2016 年以前,都还没被发明出来。
我们目睹了从 PC 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变过程。我们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变化。你今天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和张小龙想到一块去。再过几年十几年,你同样也会感叹,我要是在当时就意识到有那么多可能性该多好啊!
设想未来你的孙子问你,「爷爷,为什么你年轻的时候马桶还不会说话,裤子还需要手来脱,打字还需要键盘,甚至显示屏幕还要放一个笨重的显示器,你居然还在桌子上放两个?!你当时没想到需要做点什么吗?」
所以,不要再感叹强大的 BAT 已经垄断市场,未来更大的机会正在发生甚至还未被挖掘,把握最佳的时机,就是现在!
有时候我们察觉不到变化,有时候其实是因为并不认可这样的变化,当变化已经形成时却又追悔莫及。所以,我们需要抛弃成见,拥抱变化。看准方向,找对风口,努力去飞。
有句话叫:风口上的猪也会飞。其实我并不认可这句话。说现实一点,想让猪飞起来,那得是多大的风啊!真有这样一个好的风口,聪明的人早已经把猪赶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还有猪什么事。真正厉害的不是猪,而是扇风的人。有一句话说的好,「为了这些猪,我没少扇多少风。」
所以,我对于 形成 的理解是,深刻理解形成的本质,抓住最好的时机,付出持续的努力,遇到反对时能够坚定,遇到挫折时能够总结,跌倒时想着爬起来怎样继续前进。有一天你也许功成名就,也许一事无成。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放眼到整个人类社会,形成 的趋势并不因你而左右,你会感激形成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种种机会。
《必然》这本书一共有 12 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都需要深入的思考。我也感觉到一篇苍白无力的读后感是无法总结这本有深度的书,所以一篇文章聊其中一个关键词已经足够。下次我们再来聊聊下个关键词「知化(Cognifying)」
附录:
《必然》十二个关键词: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