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之河,她与我们一道经历昔日的苦难,更经历了苦难中的抗争。黄河,有数不清的历史和现实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
黄河与运河,似乎是一对母女,有名的隋唐大运河,包括通济渠和永济渠,乃至卫运河,都是黄河养大的。
访问隋唐大运河遗址,最终还要到洛阳去。因为它不仅是隋唐时期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原点,在隋唐大运河的地理走向上,也是一个原点。
要想比较清楚地看出这些曾经被历史尘埃厚厚蒙盖过的原点和轨迹,有两个历史变化因素要了解。其一是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其王城和皇城遗迹的区位坐标分布位置的变化,人工水道包括运河的开通,往往与城市的营造密不可分;其二是此间的河流关系出现过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对洛阳运河的历史结构,包括历史上有过什么运河和“准运河”,甚至洛河是纯粹的自然河流还是屡经人工改造的“准运河”等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因此,这一次游洛阳,并没有去龙门石窟和白园,而是在洛阳的西工区、洛龙区里转悠。
洛阳有四条重要河流,洛河、伊河、瀍[chán]河和涧河。洛河的源头在陕西商洛地区的蓝田;伊河的源头在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陶湾镇,从三门峡谷流入洛阳;瀍河发源于孟津横水镇,流经邙山,在古代两岸遍植樱桃树,“瀍壑朱樱”曾是洛阳一景;涧河发源于陕县,流经崤山、函谷关,它对洛阳运河的影响,从东周时代一直到东汉及隋唐,是洛阳最早的运河阳渠水的来源。从源头起,洛阳四水同黄河一直有着密切关系。
涧河在洛阳市西工区,我首先去看的是在西工区和涧西区之间的东周王城遗址。这个东周王城遗址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和发掘的,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公园,园里有牡丹园。再向北的高速公路下,是露天的国际牡丹园,因为花事已过,也就少了些流连,主要精力集中在涧河水的流向上。《水经注》和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提到涧河,它从西北向东南流,那无疑是周公旦选择营建洛阳王城的重要前提。洛阳除有周公营建的这座王城,还有座成周城,处在后来的汉魏故城中心位置。因此洛阳也是座帝王之城,涧河不仅为这些都城提供不可或缺的水源,也提供了漕运的补充便利,而东汉洛阳阳渠的出现,与涧河、洛河是分不开的。
“阳渠”的地理含义,可以理解为北来之渠沟,它虽然行不得大船,却“营养”了汉魏时代的洛阳。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早期的人工河道在东周灭亡后逐渐消失,后人很难找到其踪影。一直到东汉刘秀定都洛阳后,再次从北部引入谷水(即涧河),“阳渠”也就理所当然地出现在汉光武帝刘秀的视野里。
根据比较详实的历史文献记载,阳渠的成渠过程有些曲折。公元29年,东汉河南尹王梁主持开凿,有可能是因为水流没有越过“水脊”,渠成而水未流,第一次开凿失败了。公元48年,改由大司空张纯主持勘察,再次穿渠为漕,终于获得成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将这条阳渠的开凿归功于张纯并作出用于漕运的有关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69年时, “王景治河”也开始了。王景原籍山东即墨,其八代祖避居乐浪,因此也是乐浪郡(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他精通《周易》,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作为河堤谒者,修复过洛阳黄河北岸的堤防,疏浚了自荥阳以东到浚仪(今开封)的汴河河道。这也意味着汴运河的雏形,在王景时代就有所显现。
刘秀对黄河水利和漕运也很上心,他一而再地任命大臣主持开凿阳渠,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与皇后阴丽华的合葬陵寝,在黄河与邙山之间的小盆地——孟津白鹤镇。陵园内尚存隋唐植柏1458株,数量十分惊人,且为木色金黄的“杏柏”。陵墓“枕河蹬山”,不仅不惧黄河之水的侵扰,也把黄河作为他的生死依托。
我们无从知道刘秀对黄河的感情,但在他的主持下,阳渠成为了洛阳都城外首个有明确走向的运河。阳渠分为两支,汇合后再次注入洛河,体现了阳渠既可护卫都城也可用作漕运的多种功能。公元231年,为保证洛阳都城的漕运和城市用水,魏明帝下令都水使者陈协,在阳渠基础上修建了千金渠,阳渠水量亦随之大增,成为东魏时代洛阳都城的主要漕运渠道。西晋末年汉魏都城被毁。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重修都城的同时也重修了阳渠。史载“丁亥,将通洛水入谷,帝亲临观”,记录的就是这件大事。也就是说,从东汉到北魏前后的几百年里,这条阳渠一直是洛阳都城的生命线。
洛阳有四条重要河流,洛河、伊河、瀍[chán]河和涧河。洛河的源头在陕西商洛地区的蓝田;伊河的源头在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陶湾镇,从三门峡谷流入洛阳;瀍河发源于孟津横水镇,流经邙山,在古代两岸遍植樱桃树,“瀍壑朱樱”曾是洛阳一景;涧河发源于陕县,流经崤山、函谷关,它对洛阳运河的影响,从东周时代一直到东汉及隋唐,是洛阳最早的运河阳渠水的来源。从源头起,洛阳四水同黄河一直有着密切关系。
涧河在洛阳市西工区,我首先去看的是在西工区和涧西区之间的东周王城遗址。这个东周王城遗址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和发掘的,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公园,园里有牡丹园。再向北的高速公路下,是露天的国际牡丹园,因为花事已过,也就少了些流连,主要精力集中在涧河水的流向上。《水经注》和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提到涧河,它从西北向东南流,那无疑是周公旦选择营建洛阳王城的重要前提。洛阳除有周公营建的这座王城,还有座成周城,处在后来的汉魏故城中心位置。因此洛阳也是座帝王之城,涧河不仅为这些都城提供不可或缺的水源,也提供了漕运的补充便利,而东汉洛阳阳渠的出现,与涧河、洛河是分不开的。
“阳渠”的地理含义,可以理解为北来之渠沟,它虽然行不得大船,却“营养”了汉魏时代的洛阳。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早期的人工河道在东周灭亡后逐渐消失,后人很难找到其踪影。一直到东汉刘秀定都洛阳后,再次从北部引入谷水(即涧河),“阳渠”也就理所当然地出现在汉光武帝刘秀的视野里。
根据比较详实的历史文献记载,阳渠的成渠过程有些曲折。公元29年,东汉河南尹王梁主持开凿,有可能是因为水流没有越过“水脊”,渠成而水未流,第一次开凿失败了。公元48年,改由大司空张纯主持勘察,再次穿渠为漕,终于获得成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将这条阳渠的开凿归功于张纯并作出用于漕运的有关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69年时, “王景治河”也开始了。王景原籍山东即墨,其八代祖避居乐浪,因此也是乐浪郡(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他精通《周易》,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作为河堤谒者,修复过洛阳黄河北岸的堤防,疏浚了自荥阳以东到浚仪(今开封)的汴河河道。这也意味着汴运河的雏形,在王景时代就有所显现。
刘秀对黄河水利和漕运也很上心,他一而再地任命大臣主持开凿阳渠,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与皇后阴丽华的合葬陵寝,在黄河与邙山之间的小盆地——孟津白鹤镇。陵园内尚存隋唐植柏1458株,数量十分惊人,且为木色金黄的“杏柏”。陵墓“枕河蹬山”,不仅不惧黄河之水的侵扰,也把黄河作为他的生死依托。
我们无从知道刘秀对黄河的感情,但在他的主持下,阳渠成为了洛阳都城外首个有明确走向的运河。阳渠分为两支,汇合后再次注入洛河,体现了阳渠既可护卫都城也可用作漕运的多种功能。公元231年,为保证洛阳都城的漕运和城市用水,魏明帝下令都水使者陈协,在阳渠基础上修建了千金渠,阳渠水量亦随之大增,成为东魏时代洛阳都城的主要漕运渠道。西晋末年汉魏都城被毁。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重修都城的同时也重修了阳渠。史载“丁亥,将通洛水入谷,帝亲临观”,记录的就是这件大事。也就是说,从东汉到北魏前后的几百年里,这条阳渠一直是洛阳都城的生命线。
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广场。黄政伟摄(中经视觉)
洛阳是杜甫的故土,他很小就寄居在那里,并在那里结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诗友李白,开启了青年杜甫“快意八九年”的齐鲁吴越游弋生活。面对渺渺洛水,杜甫的感觉是“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别赞上人》),但也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绝句》)的离乡伤感。他青年时代直接咏洛阳景的诗作不多,但流落蜀中后,洛阳却在他的诗里频繁出现。有些回忆诗作写得很有真情,“东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他甚至还比较过长安和洛阳的优劣,“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在他看来,长安给了太多痛楚记忆,洛阳才是他心中的所爱所思。他离开洛阳之后,至死未能回去,多年之后归葬巩义,离洛阳近了些,或许是他最后的安慰。
对洛阳,诗人们从来不吝赞美之词。从南北朝范云的《别诗》开始,诗人们就有“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描述。到了唐代,如花似雪的诗歌更是洋洋洒洒,漫天飞舞,连并不怎么写诗的唐太宗也写有“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的诗词。比较喜欢舞文弄墨的唐玄宗,自然会有“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的题咏。名相张九龄也要凑热闹,“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更多着眼于社会经济生活。此外还有陆续出现的诗词,比如宋之问的“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韩愈的“洛阳东风几时来”,李益的“金谷园中柳,看来似舞腰”,以及李贺的“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等等。洛阳吟诗作诗的氛围也让素来满身禅意的王维分外活跃起来,不仅咏有“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以及“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竟然还唱起了“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洛阳女儿行》)。洛阳给了他新的创作冲动。有一年,他奉诏与太子诸王于“三月三”在“龙池”修稧,写下了“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的赞语。
但是,对多数诗人和多数时候来说,洛阳的自然景观更值得流连,比如洛阳牡丹花事就吸引了无数诗人,以至于刘禹锡从边远之地回到洛阳,脱口吟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他还作有一首《思黯南墅赏牡丹》,“偶然相遇人世间,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白居易则有一首更为别致的惜花诗,“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惜牡丹花二首》)。李商隐的《牡丹》也很特别,“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罗隐的《牡丹花》则感慨,“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徐凝对牡丹花高歌,“何人不爱新开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诗人张又新惊呼,“牡丹一朵值千金”。连耽于思考而平素不易激动的柳宗元也唱出,“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戏题阶前芍药》)。元稹自然不会落后,在《牡丹二首》里吟唱道,“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怜香惜玉之心,跃然纸上。
洛阳的牡丹确乎是一绝,园多花也多。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写有《洛阳名园记》,有“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曰花王”。所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并非只是夸张语。诚然,在咏洛阳的古代诗作里,赏花写花只是一些时中插曲,诗眼独到的是王昌龄、王建和晚唐的韦庄。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人在吴越心在洛阳,他不是洛阳人,却表达了对洛阳的远方思念。王建倒也实在,到洛阳的各色人等太多了,以至“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北邙行》)。韦庄吟得更痛切,“洛阳城里春意好,洛阳才子他乡老”(《菩萨蛮》)。
洛阳不仅迎送了许多诗人,也有自己为之骄傲的杰出人物。玄娤是偃师人,唐代的长孙无忌、方绾、元稹、李贺,以及北宋的富弼、吕蒙正和理学大家程颢、程颐,都是洛阳人。洛阳还是“诗魔”白居易的养老地,居留过刘禹锡这样的“诗豪”,也培育过杜甫这样的“诗圣”,所谓“唐诗半河南”,这个“半”主要在洛阳。在隋唐时代,唐诗溪流在这里的纵横流过,无论是流来的诗人,还是漂走的诗人,都要在这里打个漩涡,穿过伊河的“八节滩”,在东西龙门的山壁上发出诗歌回响,在呼啸交响里汇入更大的诗的海洋。
但是,这一切又离不开运河这个大的流动舞台。在今天,当人们去到孟津小浪底的时候,也许会想到隋唐大运河的未来。黄河曾在三门峡河谷上下的不同节点上养育了隋唐通济渠,造就700年中州繁荣,未来会怎样,尽可以去想象。
洛阳是杜甫的故土,他很小就寄居在那里,并在那里结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诗友李白,开启了青年杜甫“快意八九年”的齐鲁吴越游弋生活。面对渺渺洛水,杜甫的感觉是“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别赞上人》),但也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绝句》)的离乡伤感。他青年时代直接咏洛阳景的诗作不多,但流落蜀中后,洛阳却在他的诗里频繁出现。有些回忆诗作写得很有真情,“东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他甚至还比较过长安和洛阳的优劣,“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在他看来,长安给了太多痛楚记忆,洛阳才是他心中的所爱所思。他离开洛阳之后,至死未能回去,多年之后归葬巩义,离洛阳近了些,或许是他最后的安慰。
对洛阳,诗人们从来不吝赞美之词。从南北朝范云的《别诗》开始,诗人们就有“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描述。到了唐代,如花似雪的诗歌更是洋洋洒洒,漫天飞舞,连并不怎么写诗的唐太宗也写有“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的诗词。比较喜欢舞文弄墨的唐玄宗,自然会有“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的题咏。名相张九龄也要凑热闹,“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更多着眼于社会经济生活。此外还有陆续出现的诗词,比如宋之问的“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韩愈的“洛阳东风几时来”,李益的“金谷园中柳,看来似舞腰”,以及李贺的“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等等。洛阳吟诗作诗的氛围也让素来满身禅意的王维分外活跃起来,不仅咏有“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以及“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竟然还唱起了“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洛阳女儿行》)。洛阳给了他新的创作冲动。有一年,他奉诏与太子诸王于“三月三”在“龙池”修稧,写下了“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的赞语。
但是,对多数诗人和多数时候来说,洛阳的自然景观更值得流连,比如洛阳牡丹花事就吸引了无数诗人,以至于刘禹锡从边远之地回到洛阳,脱口吟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他还作有一首《思黯南墅赏牡丹》,“偶然相遇人世间,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白居易则有一首更为别致的惜花诗,“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惜牡丹花二首》)。李商隐的《牡丹》也很特别,“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罗隐的《牡丹花》则感慨,“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徐凝对牡丹花高歌,“何人不爱新开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诗人张又新惊呼,“牡丹一朵值千金”。连耽于思考而平素不易激动的柳宗元也唱出,“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戏题阶前芍药》)。元稹自然不会落后,在《牡丹二首》里吟唱道,“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怜香惜玉之心,跃然纸上。
洛阳的牡丹确乎是一绝,园多花也多。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写有《洛阳名园记》,有“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曰花王”。所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并非只是夸张语。诚然,在咏洛阳的古代诗作里,赏花写花只是一些时中插曲,诗眼独到的是王昌龄、王建和晚唐的韦庄。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人在吴越心在洛阳,他不是洛阳人,却表达了对洛阳的远方思念。王建倒也实在,到洛阳的各色人等太多了,以至“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北邙行》)。韦庄吟得更痛切,“洛阳城里春意好,洛阳才子他乡老”(《菩萨蛮》)。
洛阳不仅迎送了许多诗人,也有自己为之骄傲的杰出人物。玄娤是偃师人,唐代的长孙无忌、方绾、元稹、李贺,以及北宋的富弼、吕蒙正和理学大家程颢、程颐,都是洛阳人。洛阳还是“诗魔”白居易的养老地,居留过刘禹锡这样的“诗豪”,也培育过杜甫这样的“诗圣”,所谓“唐诗半河南”,这个“半”主要在洛阳。在隋唐时代,唐诗溪流在这里的纵横流过,无论是流来的诗人,还是漂走的诗人,都要在这里打个漩涡,穿过伊河的“八节滩”,在东西龙门的山壁上发出诗歌回响,在呼啸交响里汇入更大的诗的海洋。
但是,这一切又离不开运河这个大的流动舞台。在今天,当人们去到孟津小浪底的时候,也许会想到隋唐大运河的未来。黄河曾在三门峡河谷上下的不同节点上养育了隋唐通济渠,造就700年中州繁荣,未来会怎样,尽可以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