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一直在做认知系统升级,所以时不时会观察身边的人对我所推荐的内容的反应,以及试图在自我迭代的过程中寻找同类。
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阅读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产生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会产生行为的改变,有些人不会。
受李笑来的专栏影响,我最近半年来开始启动了自己的认知升级。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并不是观念增加了多少,而是开始理解了行动的意义。作为这样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从毕业开始就陷入了一种浮躁的心态,觉得互联网缔造了多少神话,一夜暴富,大起大落是人生的常态。因而随着年龄渐长逐渐陷入了焦虑之中,觉得别人都已经怎样怎样了,而自己还没有达到怎样怎样。这种焦虑虽然没有表现得很明显,但是在做事的决策中就体现出来了。
我更想通过投机搭顺风车的方式获得个人财富的增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策略一直没有生效过,投机和成长最大的区别是:
- 投机是看到什么前景好,然后试图让自己混进去,然后获得个人的收益。
- 成长是看到什么前景好,然后试图让自己能够在这个前景里拥有足够的能力,从而获得个人的收益。
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我在阅读专栏的过程中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历程以及已有的观念后,我终于知道践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启动了认知系统升级。
观念对行为的影响需要新的观念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近
我也能够理解看完专栏后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但并不去改变自己行为的人。或者说看完其他的付费知识但并不改变自己行为的人。因为新知识跟ta原来的认知结构相去甚远。
我们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认知结构里去看新知识跟自己的关系。如果觉得新知识跟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接近,我们就更可能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行动中。而如果新知识跟我们原有的认知框架相去甚远,那么可能我们就容易陷入观望的状态。
同样,知识的提供者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是来自亲密且信赖的人的真实示范,则知识更容易被接纳。我老婆全程看着我自己在演变,现在也开始跟我一起去健身,去做观念上的升级。我觉得很开心,也很乐于见到这样的场景。与此同时,我还能把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帮助他们成长。
知识的远近,就是影响知识传播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开始认同杨绛说过的一段话:“现代人的问题是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阅读的重要性在于构建起一个广阔的认知框架,同时在认知框架内去总结提炼更底层的通用逻辑,然后再去研究前人关于底层逻辑的思考,从而得到一个跟真实世界接近的认知框架。
如果仅有少量的阅读经验,那么自己构建的认知框架跟真实世界间的差距可能就会很大,就是概率论里置信区间的问题。而大量的阅读体验就能扩大认知框架的边界,那么跟真实世界就会变得接近,对于事物的理解就不会变的狭隘和片面。
最重要的知识
以我个人有限的经验来说,我觉得统合了我个人阅读体验的知识来自经济学和心理学。
来自经济学的成本的概念、稀缺的概念、价格的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性,同时,来自心理学的动机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扰动因素。经济学的东西提供了一个人类活动的基本图景,而心理学的概念解释了在这种基本图景下的特殊扰动。同时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让人跟人的协作和连接变的更加生动、快速有效。在科技产品中,也无法回避知觉、语言对于人们之间沟通理解的影响。
我其实认同罗辑思维倡导的理念,把自己投身到一个目标中去,用行动去帮助自己梳理一个清晰的路径。我们获取不同的知识和信息,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离目标更近。至于会被别人认为是对还是错,其实并不是特别关键。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离目标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我们需要参考他人的意见,但不能让他人替自己做决定。我们需要学会投资的方法,但不能靠别人的小道消息来发财。参与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中去,就是为了不断打磨自己筛选信息的能力,然后用这些能力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因为信息的不断膨胀,我们无法等到一切东西被验证以后再开始行动。有些信息今天看来是对的,过几天可能就会被反转。其实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获得的是绝对的真理,尤其是在非自然科学领域。人与人组成的社会协作体系就是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的。这个过程会被科技改造得越来越快,快到在社会体系中的人都不见得全部都能适应。
我最近发现,有些创业公司的app做得很不好看,或者有些功能体验其实并不好,但事实上并不是他们不想做好,而是没有时间。很多创业公司就是在不断地开发功能,滚动上线新的核心业务,而没有时间去把一些不影响体验的小细节给修补好。我觉得人类社会也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不断地往前滚动迭代,而没有时间再去考虑锦上添花的事情。
最后
最近关于知识碎片化,以及阶层固化的问题随着罗辑思维宣布改版又被不断提及。我觉得看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是否追求自己的财富增长和社会地位的增长。如果学习碎片化的知识能够实现那样的结果,或者不学习知识当个网红也能实现那样的结果,为什么不选择自己认可的方式就那么行动下去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