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复习教育心理学之前,我一直觉得这块内容没有什么大用,考试的内容不多,我也没有要做老师,复习教育心理有啥用呢。等我一章章看下去之后,我发现在这一大的范畴里,蕴藏了对于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知识付费的一些理解的视角。
知识是什么?
知识一直有两种获得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的知识:当人摸到装着开水的杯身被烫到了,他就知道不能直接摸装着开水的杯子。要么拿不那么烫的地方,要么用东西垫着。一种是间接的知识:别人告诉你“在知乎上装逼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无论是那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其实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信息。
伴随着人类的不断的快速发展,人类作为一个族群,认识世界的信息爆炸式地增长。我们平时获得的知识99%以上都是间接的知识,我们学物理,不见得要一个个公式去推导,一个个实验去做。前人已经梳理好了一个大的框架,一些关键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学校教育这个方式,将这些知识框架传递给每个学生。物理这种生活中比较常用的学科都需要许许多多的聪明人进行探索,就更不论数学这类大部分人看了都觉得艰深的学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没有能力在这些学科上开采新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拓展人类认知的新边疆。
那么,如果把知识视为我们认识世界的信息。知识存在的形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化的,一种是非结构化的。
结构化的知识很容易想象。人类至今已经建立的各种学科的大厦,每一个学科展开都是一栋帝国大厦。这些结构化的知识有基础、有框架、有历史、有延展。一个人想自己走完这样的学术大厦基本不大可能,更多时候还是通过别人,很可能是老师,把这些结构化的知识浓缩成一份简单的知识框架交付给学生。就像把一个帝国大厦的模型交给学生,告诉他,帝国大厦就长这样,如果你喜欢,就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寻找你自己在这个大厦的定位。
非结构化的知识就显得比较有趣,更多的时候其实追求的是实用性。知道开水会烫手这件事,其实并不见得需要很有结构,因为这个知识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我们懂得如何应对环境。我们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个写法,本质上也只是为了社交需要,成为一个简单的谈资而已。
有趣的是,对于客观存在的知识,其实并没有“碎片化”的概念。例如我们知道开水会烫手,这其实应该属于物理学知识里面与生理学知识交叉的部分。例如我们知道茴字的四种写法,其实是属于文字演变发展史的部分。这些知识都可以被纳入某些更宏大的知识结构里去。这些小的知识容易被传播得更广,是由于这个知识的实用性和有趣。任何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里都会有一些有趣的小知识点,这些有趣的小知识点也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和炫耀的资本。有的人是因为有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所以能够把这些有趣的点说得好玩,而有些人仅仅知道了这些有趣的点而已,对于结构化的知识并没有完整的概念。因此,可能被“碎片化”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人大脑中的知识。
知识焦虑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焦虑是人类的一种情绪反应,当冠以知识之名,就是指代跟知识相关的焦虑。教育心理学这一部分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是这么描述的:
焦虑是指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因此我认为,知识焦虑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所谓的知识焦虑,其实是对于未来环境不确定性的焦虑。在大家对于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如果有人跑出来说,知识能够解决未来的不确定性问题。大家就会蜂拥而上,希望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跑出来说我有个算法能够帮你预测一个确定的未来,相信大家也会一拥而上的。
知识这个东西,确实能够帮助人们应对环境变化。因为知识就是前人对于环境变化的各种经验的积累以及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验证过的靠谱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是能够帮助人们建立一个稳固的,更接近真实世界的认知结构,从而更好地应对环境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
然而在我看来,学习知识这件事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利用结构化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建立结构化的认知。这才是所有学习的根本目的。
结构化认知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我可以用一种唯心的说法“心外无物”来描述我们的认知。所有的客观事物都会通过我们的认知系统投射在我们脑海中,成为我们的表象。我们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将其转化成为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信息不断地进入自己的脑子里。我们从婴幼儿时期的具象认知不断地成长到最终学会抽象思维。信息越来越庞杂,我们能够记住的具体的细节越来越少。我们在信息不断涌入的过程中将这些信息进行结构化,让它们按照我们的意愿随时调取和加工。有的人脑子比较清楚,信息的结构化做得比较好,逻辑清晰。有的人脑子不清楚,信息的结构化做得比较差,很多观点前后矛盾,做决策也缺乏自洽的依据。于是跌跌撞撞,觉得经常碰壁。
我们做的逻辑训练,本质上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基本的规则体系,把这些纷繁杂乱的信息一点点码好,成为结构化的认知体系。这些结构化的认知体系的每个节点,就是一个核心概念,就像传统的知识大厦里,都是由一个个核心的概念所支撑起来的。我们借助结构化知识的砖块,构建了我们自己的认知结构。
不见得我需要懂得每个学科的所有细节,但是每个学科有一些关键的概念,能够在个人自己的认知结构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由于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概念的类比和借用,很多创新在脑海里就这样发生了。
于是,人与人的差异这时就开始体现出来了。借用李笑来的说法:
一个人头脑里有多少清晰的、关联的概念,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
一个认知结构化的人一定会更容易处理环境中出现的异常,也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更容易协调自己内心与外界环境的冲突,也更容易吸收有用的新知识,也理所当然地应该获得更多的社会回报。
元认知系统是人与人在脑力上的最大差别
那么,决定着这套结构化的认知系统是否能够良好地建立起来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我们的元认知系统。
元认知系统是对我们认知系统的监控。我们从外界获取并输入的概念是否被分门别类地、合理化地组织起来,是元认知系统所监控的目标。就像一个巨大的物流仓库,有很多机器人把各种概念和信息逻辑化地搭建起来,构成一个稳固的认知结构,人们在这个认知结构里判定现实中的坐标,并模拟出最恰当的反应。
我最近跟夫人有个探讨,我发现我现在很习惯在和她讨论问题前先对彼此的概念做一个校准,保证我们在谈论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的意思是一致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我们谈论的东西是否在逻辑层面也是合理的。刚开始她很不习惯,但现在慢慢能够接受了我这样的设定。因为如果不先这么做,随着问题讨论的深入,我们很容易就看到分歧,最终还是需要回来做一个校准。
很多沟通的问题都是人与人认知结构上的差异造成的。对于同一个概念,大家的定义有所不同,推导出来的结论也会相去甚远。从这个角度上看,元认知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在沟通的过程去跟他人的坐标系做对比,然后找到一个共同的沟通逻辑。
最终,一个拥有良好运作的元认知系统,以及建构良好的结构化认知的人,在社会协作中能够更好地体察他人,发现关键的连接和价值,最终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当我们在谈知识付费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最近看到关于知识付费的文章,谈论各大平台普遍都存在用户打开率下降的问题。这个现象其实是很容易被预期的。只能说不少人不知道自己付费想要的是一个解决方案,还是需要一个帮助他们梳理概念的产品。
我从李笑来的专栏收获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让自己形成了一个结构化的认知。这个结构化的认知结合了心理学,经济学,以及一些商业及IT的知识。这个体系我觉得运转得挺有效,也确实帮助我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我认为这才是专栏有价值的地方。用结构化的知识来帮助构建结构化的认知。
在这种结构化的认知下,我们对所阅读的材料会有更多的挑剔。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缺的到底是结构化的知识,还是缺少一些延展自己认知结构的概念。我们对读取的信息会进行严格的逻辑审核,再小心翼翼地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很多网上泛滥的文章其实都是经不起推敲和不值得花时间去看的。
而最终,不管一个商家能够把知识做得再怎么结构化,如果缺少了用户自己在输入过程的加工,知识最终还是沦为一堆碎片而已。人类社会的这种知识分层的结构,并不会因为有更多的知识运营商而发生改变,毕竟,需要改变的是人们理解知识和认知之间关系的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