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到知识源头。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少如何去鉴别一手知识的能力。这或许是我们看了那么多书与资料,实际上对自己没有多大帮助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表面了解了,深层次的知识并没有接触到。
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些公众号文章,在一些原理或定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得,加上例子,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时文章的主观意识比较强,也很难判断例子的真实性。假如我们知道一个定理一万个小时定律,刻意练习等,我们可以找到知识的源头即出版处进行阅读,这样我们得到的信息知识更加真实。这个过程可能不那么舒服,不像阅读小说或公众号文章那么轻松,但是通过自己的思考阅读,自己的认知能率与效率也得到锻炼与提高了。
还有一个是我们阅读翻译的文章或书籍,如果英语基础好一点话的话,看英文原版的体验和收获可能不一样。
2.极其功利地读书。
在读一本书之前,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学,学习什么和如何学,比简单地拿起一本书从头到尾地学习,效率好很多。简而言之,带着目的,功利性地学习,这样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能够运用实践到生活工作中,而不简单地为了看书而看书,除非自己有很多闲暇时间。
比如自己想要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可以把相关方面的书籍找出来,集中阅读,或是阅读作者的推荐人,总结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3.萃取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就像电脑里的文件归类名称一样,需要时能根据关键词搜索到,而不是把时间都花在不停地打开文件。
学习是为了运用,需要用到时能够马上调用所学知识,是最好的。学习知识时,把知识归类总结,找到它的基本框架模型,然后往里面填充内容,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我们联想内容。
我们有些时候看过的内容过后就忘记了,但是当别人讲同样的内容时,只能哀叹自己也看过却记不住内容。
我们可以借助脑图工具记录关键词,然后自己尝试讲述,教是最好的学。如果自己能够讲出来,说明自己已经记住了知识点,若能实践到生活工作,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