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今天,剽悍新江湖的今日话题是“本月你制定了什么计划呢?已经到下旬的今天,你的计划完成得如何呢?”
我贴出了上半月的总结:
早起:六点半前起床13天(目标完成率13/25=52%)
跑步:5.58km(目标达成率5.58/30=18.6%)
单腿两头起 :280个(目标达成率280/1000=28.5%)
读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未完(目标达成率0/4=0%)
写作:7篇(目标达成率7/25=28%);简书粉丝318个
硬笔字:1张(目标达成率1/15=6.6%)
自媒体:个人公众号1篇(目标达成率1/8=12.5%),头条号发表8篇(目标达成率100%)
拜访:0人(目标达成率0%)
有几个小伙伴惊呼,太佩服林老师了。我心里清楚,佩服的不是我的行动力,而是通过数据量化呈现出来的做法。
当然,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会疑惑“你每天记啊记的,不累吗?”
有这样的做法,是受《晨间日记的奇迹》和《奇特的一生》这两本书的影响。晨间日记,指的是在早晨起来之后,梳理前一天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目标、成功日志、财务、身体、人际和学习等等。而《奇特的一生》里,讲的是柳比歇夫将每天经历的事件和用时记录在案,定期分类汇总,坚持56年,将近一生,做出多方面的成就。我相信记录的力量,所以我坚持每天睡觉前,回顾一天,记录下重要的事件和时间,以便每月做回顾和复盘。2017年开始至今,累计写了198篇时间日记。
002
晚上,跑步的时候,偶然发现Keep(跑步app)上有新的“步频音乐”功能,我体验了一下慢跑的150~170步频,跑起来的感觉果然不一样。
按照音乐的节奏跑,用均匀的步伐,才能持续更久。跑了几圈操场,呼吸顺畅,并没有以前喘气的感觉。
找到同频的音乐,跑起来更加轻松。
我也猛然想明白了,时间日记,给我最大的收获是逐渐把握了自己的节奏。
以前给自己做计划,预估总是和实际相差特别大。安排了一天的任务,结果某个复杂的工作一耽误,领导临时安排的任务一来,计划完全赶不上变化,。一天下来很多任务都没能完成,产生的愧疚感、挫败感又严重地打击信心。
统计记录时间的好处就在这里,它可以让我对时间的把握更加准确,更有利于提前一天的工作安排预估,形成良性循环。
003
如果时间没有记录,就好像生活不曾发生过一样。——《你一年的8760小时》
古典的专栏里说过写作的重要性,我想,记录时间,也是如此。米兰昆德拉有一个洞见:人并不是突然死去的,而是慢慢死去的,因为我们活在自己的记忆中,而当这些记忆一点点消失,我们就在一点点死亡。但记忆是不可靠的,如果你不记录自己的生活,你就在一点点死去。
通过每天的简单回顾,可以积累素材,同时进行的输出表达,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提升写作能力。
你问我每天这样累不累?
累!肯定比睡觉累,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