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用实物、用现实、用生活教儿童时,儿童学会的不光是知识,他更掌握了学习对象的本质。
儿童首先想掌握本质,本质一旦掌握到手,他就开始把本质运用在各个方面。
但是,这种孩子在小学很少看到。
这种孩子有一个特点,他掌握本质的过程一开始很慢,但是会越来越快,到成人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潜意识,对本质的理解力会像闪电一样快。”(孙瑞雪)
这样的“天才”孩子想必是父母们都想要的,而现实却很残酷;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我们父母身上。
除了心态太急、太焦虑之外,还有一些方法上的错误,比如给孩子解释概念时,成年人通常会“用概念解释概念”。
举个例子,孩子问:“什么是金属?”
妈妈答:“金属是金银铜铁等。”
孩子又问:“什么是金银铜铁?”
妈妈答:“金银铜铁等是金属。”
(这个案例我前不久还亲身经历过[偷笑]。)
而这样的解释,四五年级以前的孩子基本上是听不懂的,因为他们需要借助实物、需要感知后,才能明白。
与其说半天什么叫“核桃”,不如给孩子看一看实物、再玩一玩。
孩子就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形成理性认识。
当他的感觉和世界配对时,他就开始学会抽象和演绎,也开始理解和创造概念了,这些都会帮助他掌握本质,从而呈现开头所说的那种“天才孩子”。
其实我们原本都是天才,原来天才最需要的是不被打扰、而被尊重地成长!
愿我们做父母的,都更多一些耐心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