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的力量

练习的力量:把事情做到更好的42法则

【内容简介】

一种简单到极易被人忽略,却又无比强大的成功模式!

席卷欧美的练习狂潮,为你带来通往成功的强劲力量!

一旦你开始练习,就意味着对世界宣布:我可以变得更好!

练习是一种简单到极易被人忽略,却又无比强大的成功模式!练习极简单,又极复杂,每个渴望进步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希望掌握练习的方法,抓住练习的规律,以把事情做到更好。那些持续奋斗、成长和发展的人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不断地练习。

《练习的力量》作者通过大量发生在顶级运动员、专职教师、资深律师和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身上的实例,有理有据地告诉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在精心策划的练习方案指引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

通过阅读《练习的力量》,每个人都会悟出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通往成功的道路必然是由持之以恒的练习铺就而成。在本书中,作者立足42条具体、实际的法则,教会每个人利用那些经过仔细筛选且相对简单的方法,以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练习法则包括:将练习变成一种习惯、优势练习、纠正错误而不是批评错误、准确无误地模仿、专注细节、行动为先、抓住重点、高效沟通、统筹兼顾等等。《练习的力量》一书中涉及的方法,一直被大多数教师、经理、企业管理者实践,所有遵循这些方法的人,都成功掌控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从中获得了无限快乐和幸福。

【作者简介】

道格•莱莫夫  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美国畅销书作家、权威教育家、著名培训师。

道格是教育、发掘人类潜能、积极心理学等方面的权威专家。不仅如此,他还是全美培训界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他关于练习的理念和方法,一直被大多数教师、经理、企业管理者实践,所有遵循这些方法的人,都成功掌控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从中获得了无限快乐和幸福。

他还撰写了畅销书《像冠军一样教学》(Teach Like a Champion)

艾丽卡•伍尔韦  非凡学院团队的首席主管。她和她的团队每年都要培训成千上万的绩效卓越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让他们能够成功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凯蒂•叶兹  纽约非凡学院分院创始人。她曾参与全美广受推崇的"新型领导者"项目。

目  录

引 言 练习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成功模式

前 言 练习的力量

反思练习

 法则1 成功密码

 练习者至关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练习方法正确得当,不管练什么。

 法则2 练习20%

 如果你想变得优秀,就应该专注地练习能给你创造价值的20%的技能,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另外的80%上。

 法则3 将练习变成一种习惯

 人类的大脑在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听令于那些通过反复练习而习得的行为,因此有些知识是你无须通过意识来获取的,你只需不断地练习便可获得。

 法则4 激发创意

 所谓创意,其实就是一个经常躲在练习身后的淘气鬼。如果想要更有创意,一个绝佳的办法就是争取将更多的技能动作转化成习惯性的自发行为。

 法则5 以目标取代目的

 目的是指练习者知道自己想要练什么——比如,你想要练习传球,而目标则意味着在训练的最后阶段练习者能做到什么——比如,可以将球贴着地面准确传到20码开外的指定位置。

 法则6 优势练习

 练习优点就像一份额外的奖金,它让我们牢记什么是我们擅长的,并让我们坚信有朝一日可以在某个行业或某项任务中做出成绩。如果人们在练习中能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他们就会练得更多,自然,他们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法则7 区分专项训练和实战演练

 专项训练让练习者意图明确地把技能练到纯熟精透,实战演练则能帮助练习者判断自己是否为正式上场做好了准备。

 法则8 纠正错误而不是批评错误

 说服练习者以不同或更好的方式把出错的动作再做一遍,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这个动作做错了或者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如何练习

 法则9  找到制胜法宝

 要想成功,无论对于团队还是个人而言,第一步就是要研究和分析成功者如何获得成功,并找到他们的制胜技能。

 法则10 专项练习

 真正的练习始于将每一个技能或技能动作分解成一个个便于练习者快速领会掌握的步骤。

 法则11 为练习命名

 为练习的技能起个名字,其实相当于在你的团队内创设一门专属的语言。如果这些行之有效的技能恰恰是你希望团队成

 员能够专心练习的项目,那么理想的名字应该是合理并且便于记忆的。

 法则12 整合技能

 将各种技能统合起来,使练习环境尽量接近真实环境,以确保成功的场下练习转化为成功的实战表现。

 法则13 制订计划

 谁都不会质疑为练习制订计划的必要性。教练、经理以及员工培训师在他们训练球员、培养员工时都会努力按计划做好一切准备,但是你是否思考过一份优质计划的要素究竟是什么呢?哪些要点能确保计划有效推行呢?

 法则14 充分利用每一分钟

 练习效果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差异就在于有没有建立起一套完美紧凑的工作流程,让练习者以无可比拟的效率开展工作,从而获得极高的产出。

示 范

 法则15 练习的示范和描述

 对所要练习的内容进行精准的示范和言简意赅的描述,能够帮助练习者进行深入练习,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技巧。

 法则16 预先告知关键点

 如果没有预先点拨,练习者很可能只关注到一些次要的皮毛,甚至有可能按自己的误解吸收了与成功背道而驰的错误信息。

 法则17 示范要令人信服

 只有当人们亲眼看到面包指导师从烤箱中端出诱人的面包时,人们才会真正相信自己正在学的烤面包技术是有效的。

 眼见为实!也只有当人们亲眼看见一项技能真的管用时,人们才会有动力去努力尝试。

 法则18 拥有高期望

 高期望是练习者进步的动力,要鼓励练习者尽可能地做到最好。

 法则19 准确无误地模仿

 人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条规则,那就是初学者可以而且应该直接模仿示范者。只有模仿才能让他们单纯地重复他们所看到的,做到熟能生巧。

 法则20 专注细节

 尽管练习“细节”很耗时间,但是对于成功的练习来说,这一先期投入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

法则21 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当你成为公司里的佼佼者时,请认真思考哪些关键步骤帮助你成就了你的优异表现,并将这些步骤一一示范给想要取得成功的人看。

 法则22 记录关键镜头

 为了将某项技能学得更加到位,你必须无数遍地分解、慢放或者重放某些关键镜头,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快、更强、更有力。

反 馈

 法则23 有效利用反馈

 如果人们得知自己的练习很成功、很有效,他们就很有可能相信练习,并且积极地加入到练习中去。

 法则24 行动为先

 记住,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事后反思,但我们能聚在一起共同练习的时间却是弥足珍贵的。

 法则25 即时反馈

 如果发现问题不立即指出,那么后来的纠正就会失去效果。

 法则26 正面反馈

 在人们所擅长的事情上,或者在他们将现有的天赋应用在全新的领域中时,人们往往能够获得更快、更大的进步。

 法则27 抓住重点

 在职场上,我们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我们必须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法则28 让反馈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你关心在乎一个人,就给他富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如果你不在乎一个人,那么就一个劲地拣好听的话说。

 法则29 立足于解决问题

 在和孩子相处时,我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想一想,如果我们将描述问题的语句 “不要开小差”变为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坐到桌边来,开始做作业”,那么情况将会有巨大的改观!

 法则30 正确接受反馈

 你如何才能确保人们听懂了你说的话呢?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让接受者概述一下你的意见,这样你马上就能明白接受者听到的和你所说的是不是一回事。

创建练习文化

 法则31 勇于应对错误

 不管是在职场、教室或是团队中,人们采取什么态度来面对错误取决于平时人们如何谈论错误、如何解决错误。

 法则32 冲破练习壁垒

 消极抵抗,往往是源于缺乏清晰的认知。

 法则33 让练习充满乐趣

 没有乐趣的工作就是一份苦差,单调乏味的练习无法培养出冠军, 也无法造就一个伟大的团队。

 法则34 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确保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甘冒风险,参加练习。

 法则35 增强责任感

 当团队成员为彼此付出时,每个人的成功就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团队也会因此获得更大的成就。

 法则36 巧用练习发掘潜力

 如果你训练一个人,在开始训练时,他的整体水平以10分为满分的话他只能拿6分,但是他乐于参加练习,乐于接受意见,那么他将很快达到10分的水平。

 法则37 表 扬

 在公开场合进行表扬,它的作用通常能发挥到极致,因为它能给予被表扬者应得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其他人知道什么是你的团队、你的公司所赏识的行为。

实 践

 法则38 找准观察点

 在练习了新技能后,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技能,然后观察在应用技能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法则39 善用简短的提示

 现场指导只能用简单的语言或手势提示比赛者或表演者使用已经学会的技能。

 法则40 高效沟通

 在练习中进行高效沟通,有助于保持低交易成本,从而将投入练习的时间最大化。

 法则41 统筹兼顾

 如果你能在支持与要求之间“左右逢源”,就一定能提高团队的工作表现,并且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法则42 效果测评

 为了保证练习能催生成功,请务必测评练习的影响和效果,它不仅能帮助你改进练习,而且还能告诉你有没有练对技能。

结 语 如何应用练习法则

前  言

本书献给所有渴望变得更好的人们,希望他们拥有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

  序言

  一年夏天,我和妻子还有我的父母随团参观了一个苏格兰威士忌酿酒厂。旅行团的导游乏味无趣到了近乎无药可救的地步,她每到一个“景点”,就会死板地背诵一段介绍,然后问:“还有什么问题吗?”当然没有,有谁会去听她那索然无味的讲解呢?如果有问题,那才叫奇怪。

  在整个旅程中,除了巴望能快点跳过无聊的介绍直接进入品酒环节的急切心情让我有些印象外,大部分时间里我的思维都在围绕着著名脱口秀演员克里斯·洛克打转。当时我正在读皮特·西姆斯写的《小赌大胜》,其中有一个章节描述了洛克如何精心准备素材的过程。为了某场演出,他在开演前专门前往一家位于新泽西新不伦瑞克的小俱乐部一连试演了四五十场。上台时,他带着一本记录着各种笑料的黄色拍纸簿,每次演出他都会现场测试这些笑料的“笑果”如何。西姆斯这样写道:“他在台上格外注意底下观众的反应,随时留意有没有人点头,有没有人变换姿势,他不断解读观众的肢体语言,估算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由此来判断这些笑料的效果。他发现,当表演进行到45钟后,似乎所有的笑话都失去了博人一笑的魔力。”

  不过,他很快就搜罗到了更有意思的素材。他的笑话更加让人捧腹,起承转合之间更加紧凑。(如果你曾被洛克的笑话逗得前仰后合——“我住的街区那叫一个糟糕,你可能会在拍照的时候被偶然打那儿经过的子弹关照一下”,那么你就得好好感谢一下新泽西的那个小俱乐部。)

  等到洛克在家庭影院频道拥有了自己的特别节目,并上了大卫·莱特曼的脱口秀,他对笑料的驾驭力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于是,在别人眼里,他成了一个张口就来的开心果,但没有人看到他抛洒在台下的汗水和眼泪,所有人都觉得他天生就是这么一个滑稽搞笑的家伙。

  威士忌酒厂之行的几个月后,有一天,我正在台上演讲,其中穿插的一个故事我已经讲了数十遍,可我猛然间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在死记硬背,这一次的复述和之前十几次的表现一样刻板呆滞、毫无新意。我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我也变成了那个木头木脑的酒厂导游了。

  生活中,我们会不止一次地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变成那个威士忌酒厂的导游,还是成为克里斯·洛克;我们究竟是满足于依靠自动导航装置去往目的地,还是更愿意在经历艰苦跋涉后一览众山小?我们究竟是要不经思考、一味地埋头苦干,还是要开动脑筋、积极练习?如果你选择后者,那么这本书将成为你旅程中不可或缺的旅游指南。

  《练习的力量》一书中发人深省的片段俯首皆是,那些充满趣味的观点会让你禁不住地频频称赞。其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熟”未必就能生“巧”,单一的练习不能使人完美,只会让人一成不变。比如,你已经洗了几十年的头,可也没见你洗出什么成就来(事实上,你可能在离开人世的时候都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洗头方法)。单纯的重复对实现进步毫无助益。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练习,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重复。正如迈克尔·乔丹所言:“你可以做到每天训练投篮8小时,但如果你的技能是错误的,那最好的成果也不过是你擅长以一种错误的方式投篮而已。”单一的练习只会让人固守成规。

  孩提时代,我们会日复一日地练习某种兴趣爱好:投篮,弹钢琴,学西班牙语。许多练习可能都非常枯燥乏味——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对训练呼吸的反复练习避之不及,但因为这些训练都是经过严格论证、精心设计的,所以付出必然会有回报,它一定能让你的练习卓有成效。

  但在很多时候,练习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失去了立锥之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诚然,练习的必要性依旧存在——正如练习之于职场表现一样,练习对于赛场和音乐厅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事实上,我们需要磨炼的事情不胜枚举:如何举办一次不冗长拖沓的会议,如何倾听配偶说话,如何在拥挤的通勤路上维持应有的风度而不是张口就骂。

  恐惧和自满是练习的天敌。要想练习,就得有谦卑之心。谦逊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并非懂得一切。因为谦逊,我们如饥似渴地倾听师长的谆谆教诲。但是,练习绝对不是示弱的表现——要知道,迈克尔·乔丹、杰瑞·赖斯、罗杰·费德勒、米娅·哈姆和老虎·伍兹都是勤学苦练的典范。开始练习并不是告诉别人,我很糟糕。开始练习是对世界宣布,我可以更好。

  是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练习。我们在练习如何和孩子互动,练习如何与同事共事。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进步?我们是原地踏步地一味傻干,还是有章有法地积极练习?

  既然你买了这本书,那就说明你是一个练习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的选择绝对明智。

  准备好,让我们通过练习,把事情做到更好,并在努力奋斗的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丹·希斯,杜克大学计算机软件辅助工程中心高级研究员,

  《坚持到底》和《随机应变》的合著者

  引言 练习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成功模式

  你也许会说,一个组织是否注重培养人才、是否具有让员工不断进步的能力,最能体现这个企业的价值。然而,让人倍觉讽刺的是,大多数组织并没有运用他们最基本、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来帮助人们变得更好——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方法和技能看上去太过基本,基本到无需强调,因此反而被人遗忘了(我们希望在本书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这些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性,它们意义非凡,绝不简单)。

  在14世纪的英国,圣方济各会传教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简单有效原理”,这一理论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它提倡我们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事物变简单,以实现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

  人们通常会为自己不愿意面对的改变找来各种理由,其实根本原因不过是对事情把握不清:“我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因为我没有练习过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是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正是我们不断反复做的事造就了我们”、“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那样,练习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成功模式,它能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因此,练习也许不应该被定义为一系列的专项训练和实战演练,而应该被视为一种机会,一种通过我们愿意尝试的方式,有目的、有策略地重复这些活动,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我们平时做什么能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如果我们过着有节制的生活,我们就能成为有节制的人,如果我们一直做着勇敢的事,我们就能成为勇敢的人”,没错,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通过练习,我们不仅能成为更好的外科医生、教师、足球运动员,而且还能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我们衷心希望,无论在练习中,还是在你人生道路上无数次的比赛中,你和你的朋友、家人不仅能掌握更好的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能够拥有真诚、坚强、勇敢和成功。

  前言 练习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获胜的欲望,可鲜有人愿意为获胜做好准备。

  ——博比·奈特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只要我练得越多,好运就会如影随形。

  ——阿诺德·帕尔默

  约翰·伍顿是位传奇人物,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篮球队执教27年,被美国娱乐体育电视网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教练”。 12年中,伍顿率领他的团队一举夺下了10个全美冠军,创下连续88场不败的骄人战绩,他本人也成为了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史上赢球率最高的教练。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伍顿从不会顾此失彼,经他培养塑造的队员,其品质素养丝毫不逊于他们出色的球技,而伍顿也因此赢得了经久不衰的声誉。毫不意外,伍顿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小小的篮球场。

  无论对体育运动是否抱有兴趣,人们都一直在研究伍顿究竟是如何做到点石成金、化奋斗为胜利的,然而鲜有研究者能复制伍顿式成功。为什么?道格、艾丽卡还有凯蒂,我们几个人发现答案原来是人们忽视了一些事物的神奇魔力:传统训练、高效奔跑、精心策划以及贯彻执行,而这些也许就是伍顿成功的秘诀所在。

  如果你当面向伍顿请教他是如何带出一支支常胜球队的,他很可能会向你描述那些远离鲜花掌声,发生在一个个空荡荡的球馆里的训练片段,如队员在没有篮球的情况下练习投篮动作,没准他还会向你诉说那些夜晚——他待在办公室里制订第二天的训练计划,在笔记本上标注装篮球的箩筐摆在什么位置可以节省找篮球的时间。伍顿对训练情有独钟,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的练习大多从像如何穿袜子和运动鞋之类的细枝末节入手,这些琐碎的事在其他教练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即便他们想到了,也肯定不屑一试。1 他的训练时段按分钟计算,他充分利用每一秒以保证训练的精确度和严格的时间分配。他将每一次训练都记录在便笺上,然后整理归档供日后参照比对:哪一种练习富有成效?哪一种毫无作用?下一次该如何改进?有别于其他教练只注重实战演练,伍顿遵循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模式,比如在投篮练习时,他先要求队员进行无球训练,然后慢慢地提高难度,加入技能应用。他反复训练队员,直到他们完全掌握技能要领,能够形成下意识反应。如果队员没有完全掌握某个简单的技能动作,伍顿就不会提高难度或进入更加复杂的练习环节。在其他教练认为队员对某个技能动作已经练得差不多的时候,伍顿的队员的练习往往才刚刚开始。他一直强调,不管练哪个技能动作,他的队员都必须练到无懈可击的程度。

  虽然让我们记住伍顿的是他的辉煌战绩,但是让伍顿获得骄人成就的却是苦练,每一轮周而复始的教授、讲解和演练无非是做到比其他人更好一点,更谦逊一点,更忘我一点,更执著一点。所有这些“一点”聚沙成塔,最终造就了一个傲视群雄的篮球王朝。伍顿所创建的目的性练习最近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试图破解伍顿的成功密码,《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著者丹尼尔·科伊尔也是其中之一。在书中,科伊尔详细解释了卓越天赋的光环下包裹的其实是勤学苦练的质朴内涵。比如,只有一个室内网球场地、被科伊尔称之为“寒酸”的俱乐部挺进世界网坛前20名的女子选手人数却超出了全美所有网球俱乐部所培养人数的总和,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就在拉里莎·普列阿布拉仁斯卡娅身上,这位满头银发、总是一身运动装打扮的总教头带领着她的球员坚持不懈地实践着一句真理:苦练成就恒定。和约翰·伍顿一样,她也信奉练习不在于多而杂,而在于少而精,每个技能动作都得经过反复苦练。她毫无顾忌地要求运动员模仿他人。依靠这种简单却投入的训练,普列阿布拉仁斯卡娅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改写了俄国网球历史。她所缔造的第一波辉煌战绩引爆了国内对于网球运动的空前热情,雄心勃勃的运动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到训练队伍中,接踵而至的胜利狂潮让全世界为之瞠目结舌。

  科伊尔宣称,练习过程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进步一经聚合就可以爆发出足以改变世界的惊人能量。以足球为例,巴西人对于足球的热爱世人皆知,但是巴西人对于五人制足球的痴迷程度较之足球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五人制足球是足球的衍生产物,它的比赛场地局促狭小,设在室内,球的弹性不如足球,科伊尔指出,也正是因为这样,巴西球员在练习时的触球率就比其他国家的球员高出了6倍之多。场地的空间限制迫使球员不得不具备更为迅捷的身心反应,正是这些练习中的细节帮助巴西成为了世界公认的足球王国。

  我们观看比赛,一路追随我们崇拜的球队和球星,有时甚至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但如果想见识到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并为之欢呼,进而明白隐藏在这份精彩背后的真正原因,我们就应该将视线转向赛场之外,去看一看球员的日常训练。我们也许更应该关注球员练习的过程,关注球员之间体现的谦逊与执著的精神,关注训练强度够不够,或者就像我们在之后的章节中马上要看到的那样,关注究竟有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训练。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发愤图强地改变关于人们能够做什么以及社会能为人们做什么的传统观念;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将练习的精髓不仅应用在足球、网球上,还应用在比体育更为重要的领域中:比如应用在创办更加优质的医院和学校,应用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千万个企事业单位中,让公司企业的领导者更高效地为人们创造价值,为人们提供能够从中受益的优质服务;想象一下,如果以上所有这些“如果”都能转变成现实,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将会迎来多么巨大的改变!

  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只限于体育界,当然,如果你单纯只想在篮球、足球或滑雪方面获得成功,我们认为这本书也能让你收获颇丰。我们写书的目的是想帮助你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不仅希望这本书可以惠及那些意识到应该多加练习却不知怎么练才更加见效的人们,同时也希望它能帮助那些对于练习的作用尚懵懂未知的人们,使他们认识到练习能够产生的巨大魔力。通过精心细致的部署和规划,练习能够让你的付出换来前所未有的犒赏,而这一点,至少是我们的经验之谈。

  我们寻找练习的神秘力量的探索之旅始于一次专项研究,研究对象是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研究表明,那些身处陋室的教师,都像约翰·伍顿一样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并出人意料地获得不同凡响的成就。他们认真对待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不忽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些与众不同的积极教师还有一个明显的共通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看到了隐藏在日复一日、单调枯燥背后的巨大力量。这让我们意识到,其实许许多多杰出的教师都秉承着细节第一的工作思路。他们的卓越成就让我们在惊鸿一瞥的同时,也让我们萌生了帮助每个人都从中有所收获的念头。于是,我们开始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帮助同行们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于练习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懂得了怎样才能使练习行之有效,以及怎样才能让练习变得事半功倍。

  经过多年的实践后,我们的练习项目终于成为了可以在大范围内推广的典范。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学到了几十种练习方法——大部分是从错误中吸取的教训,偶尔也有从成功中获得的经验。多年以来,我们将实践中学到的方法不断完善,最后浓缩成一套法则,在本书中,请允许我们同你一起分享。

  练习拥有的力量能改变个体,而个体拥有的力量可以改变社会。希斯兄弟认为,那些极易上手、简单可重复的行为(就像让妈妈们去买脱脂牛奶而不是全脂牛奶)就可以改变那些貌似负隅顽抗的社会现象(肥胖症患者的增加)。一个改变就等于创造了一个机会,很多像这样简单的行为其实都是一种习惯,你盯着购买一种类型的牛奶就是惯性所致。有意识地做一下练习,练习挑选一款不同的牛奶,也许一个小小的变动能给你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练习一直在释放不可思议的魔力,帮助人们创造了不起的成就。希斯兄弟参加了一项有趣的研究,越南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患有营养不良症,但也有很多孩子非常健康,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后,他们发现,那些孩子健康的家庭通常会食用一些小虾和妈妈采摘的野菜,尽管很多人从那些绿色植物边上走过,但对它们的营养价值却一无所知。起初,其他家庭不愿参照这样的菜谱——他们不知道从哪儿能找到这些食材,而且从来没有烹饪它们的经验,他们的习惯就是一种障碍。不过,当志愿者引导他们练习烹制这些食材,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直到他们完全习惯烹煮、食用小虾和野菜后,结果却让人们大吃一惊。一个小小的改变就改善了膳食平衡,惠及千家万户。

  而这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将它明确为:练习究竟是为了谁?我们的答案很简单,为了所有人,每个人都需要练习!其实,对于大部分的职业我们都持有一种先入之见,那就是当你取得了一定成绩时,练习也就戛然而止了。练习成了一种评判标准,它意味着你缺乏能力,你做得还不够好。但,这绝不是事实!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人都需要练习。如果你能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不断练习,那么你就会像许多来参加我们培训班的企业、单位一样,开始具备一种优势,而正是这种优势将会为你带来前所未有的收获。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你会依次看到42条法则,它们会让你的努力与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这些法则来之不易:它们来源于我们长年辛苦的实践,来源于我们阅读的文献和所作的研究,来源于自己以及那些为了成长、为了学习而苦苦奋斗的人们的经历,来源于一次又一次关于如何才能使人们变得更好、更优秀的研讨与辩论。我们相信,琐碎的小事中蕴涵着巨大的能量,所以你会注意到有些法则会牵涉到技能细节,但是作为受惠者的我们要告诉你,关注细节带来的结果会让你叹为观止,它会让你变得好上加好。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很好”与“*”之间的差距不在于天赋或志向,而在于练习。因此,《练习的力量》成为了一本你不容错过的成功宝典。书中既不乏有据可循的法则,丰富多彩的实例,也有关于如何设计制定练习方案、如何开展练习活动的详实技巧与方法,可谓开创了同类题材书籍的先河。如果你想实现自我完善,或是帮助他人更进一步,那么《练习的力量》就是你的不二选择。这是作者为每一位读者准备的礼物。他们将开启完美之门的钥匙交到了读者手中。请握紧这把钥匙并加以善用。不要等待,就是现在。

  ——吉姆 库泽斯,畅销书《领导力》合著者;

  圣塔克拉拉大学,列维商学院,院长执行理事

  道格 莱莫夫再度重磅出击。在《练习的力量》一书中,他带领我们所有人向着成功迈近。如果你想超越自我(或是想助人一臂之力),这部集技巧与方法于一身的优秀作品将成为你探索途中的指南针。

  ——丹尼尔 H 平克,《驱动力》与《全新思维》的作者

  这是一个恰逢其时、吸引眼球,而且并非遥不可及的命题!通过不断优化、明细训练步骤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这是追求成功路上的制胜法宝。

  ——道格拉斯 R 柯南特,金宝汤公司的前总裁、首席执行官、董事;

  《纽约时报》畅销书《触点》作者;

  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职场学习与绩效”2012年度冠军

  成功没有捷径,无论在课堂、赛场还是商场上都是如此。《练习的力量》的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晰而且切实可行的蓝图,它指引我们培养练习的习惯从而确保能获得持久的成果。我尤其希望那些有追求、有抱负的人能研读本书。通过努力并按照书中所教的训练方法加以实践,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更好。

  ——米歇尔 D 艾斯纳,华特迪斯尼公司前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纳特公司创始人;斯纳基金的创始人之一

  《练习的力量》为那些信奉以人为本的机构和单位奉上了一部宝典,它以一种可能已经被人遗忘的,简单却又强大的方式帮助人们成长、进步。我们的学校、学校领导还有教师必须具备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能力,而我坚信《练习的力量》为此创造了必要条件。

  ——琼 克劳德 白沙,芝加哥公立学校首席执行官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练习的力量》,我想方设法地让它们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大放异彩。在希斯兄弟、阿图尔 加万德、丹尼尔 可伊尔、马库斯 白金汉、丹尼尔 威林厄姆和其他人的研究基础上,本书作者着眼于一个堪称经典的问题——知道该做什么和付诸实际行动之间究竟相距多远——并提供了42条充满智慧且易于操作的法则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每条法则都脱胎于一个故事,并以一种让读者倍感亲切的口吻娓娓道来,它让阅读的过程变得妙趣横生。每条法则其实都是一种详实具体、便于执行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和那些我们正在训练的人,做好我们一直想做却又不知该从何下手的事情。

  ——希瑟 柯克帕特里克,大志公立学校,教学副校长

 《练习的力量》为如何练习设定了新规则,并将成为值得我一读再读的力量源泉。我的练习成效不再以周为单位加以衡量,而是以天为周期,争取一天更比一天强。

  ——布伦特 马丁,教育学博士,教育学研究生委培学院教务长

  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你是一个想要磨练医术的外科大夫,还是一个想要知道如何管理班级的教师,通往成功的道路必然是由持之以恒的训练铺就而成的。在本书中,作者立足42条具体、实际的法则,教会每个人如何利用那些经过仔细筛选且相对简单的方法来确保这些训练*终能帮助人们达到完美的终点站。

  ——凯瑟琳 波特 玛吉,伯纳德 李 施瓦茨政策研究员;

  托马斯 布朗 福特汉研究所,高级总监显示部分信息

免费在线读

法则 1 成功密码

  我们总说“练习成就完美”,但是严格来说,练习成就的是恒定。练习可以帮你把一项技能掌握得滚瓜烂熟,但也可以让你白花力气,因为你所练就的可能是一套正确的方法,但也可能是错误的方法。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你身上的肌肉群和大脑神经回路会逐渐记住你一直重复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不断的重复最终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无论这习惯是好是坏。

  如果你的球队在场下一直练习错误的技能动作,那么他们就会把错误带到赛场上。因此,练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参加练习的人能够编译成功密码——他们的练习方法必须正确得当——不管他们练什么。这话听上去似乎算不上什么新鲜的观点,但在很多时候练习是在为失败服务。这么说的理由不胜枚举,但最有说服力的是以下两条理由。第一,我们中几乎没有人会以高屋建瓴的眼光仔细观察练习的过程,鉴别参与者有没有在进行正确的练习;第二,我们会为练习者设置很多障碍,错误地以为增大练习的难度和增加失败的概率,就可以刺激练习者学得更好,然而这只是在拔苗助长。我很快就会告诉你更多关于这两个练习误区的事情,不过,在这之前,我想先简单地聊聊一个题外话——夸大失败的作用。

  你认识的熟人里肯定有人告诉过你这样的故事。比如,你的卢叔叔回忆起当年学写一份辩护状(或骑单车,或跳舞,或给屋顶铺上砖瓦),他一边回忆一边感慨:“我的天,你可不晓得我足足试了100次。前面99次都失败了,不过从哪儿跌倒我就在哪儿爬起来,最后我成功了。”也许你的卢叔叔就像他说的那样,每件事都学得不错,那段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在他的记忆里变成了无价之宝——但不能仅仅因为卢叔叔用他那套方法学会了许多本领,就笼统地认为他的方法是最好、最高效的。为了学会这些技能,卢叔叔也许搭上了比使用正确方法多出10倍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励志故事可以变成另一个版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他更加注重效率,那么他的成就将远不止于此。

  如果你的工作或期望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获得成功,如果你需要训练你的伙伴、你的队员或下属,使他们比别人做得更加出色(比如:评估投资现金流量,在公立学校教书育人,干净利落地投出三分球),那么请记住,失败不是拿来炫耀的资本。也许失败可以塑造品质,锤炼韧性,但在学习技能方面,它的作用远远不及成功。

  让我们言归正传,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说有的练习是在为失败服务。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有效的练习要求系统地对练习者的成功率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你要教他们,直到把他们教会为止。”这是伍顿的口头禅,优秀的教师会经常检验学生们究竟学到了多少知识——这个过程被称为“检查吸收量”,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一次。他们发现如果不主动调查学生究竟吸收和掌握了多少知识,那么这块认知空缺就会越来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就越难把握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优秀教师经常会自问自答:“学生真的理解了吗?对此,我真的有把握吗?”对练习而言,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练习者的练习状态,确保他们掌握要领,并准确做到你努力教授的所有细节,这不仅需要检查,而且还要根据练习效果来进行指导练习。练习者如果在某个动作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再来一遍。这个环节可以添加到练习的原始设定里(练习者回到起点,重新再来)或者安排在临时的一对一的面谈中(“查尔斯,咱们就站在这儿,把刚才那个动作再来几遍”)。

  检查练习者的掌握程度时,你需要对失败迅速做出反应,并积极地做出修正与补救。但是由于检查评估的角度因人而异,所以就需要我们把受训者的表现当成数据来进行分析。假如你在进行一次训练,前三个人的动作都不正确,但是紧随其后的第四个人却做得非常标准,你也许会以偏概全地认为:“不错,他们都已经学会了。”听上去似乎有理,但你内心正确的回应应该是:“唉,四个人里头只有一个掌握了。”换言之,第四个人正确的表现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它更应该引起你对前三个人的关注,而不能成为庆祝练习成功的理由。

  检查练习者的掌握程度时,你需要对失败迅速做出反应,并积极地做出修正与补救。但是由于检查评估的角度因人而异,所以就需要我们把受训者的表现当成数据来进行分析。假如你在进行一次训练,前三个人的动作都不正确,但是紧随其后的第四个人却做得非常标准,你也许会以偏概全地认为:“不错,他们都已经学会了。”听上去似乎有理,但你内心正确的回应应该是:“唉,四个人里头只有一个掌握了。”换言之,第四个人正确的表现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它更应该引起你对前三个人的关注,而不能成为庆祝练习成功的理由。

  在本章开头时我们曾经描述过足球运动员用脚带球的练习情况,球员们的动作不够准确,因此他们继续练习的结果就是把错误的动作练得越来越完美了。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练习流程的设计,它分散了教练和球员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暇关注球员身上是否闪现过成功的瞬间,教练也没有办法监测他们是否正确掌握了所有的动作要领。在这项训练中,队员要一气呵成地完成五个不同的动作,这让教练几乎不可能有条不紊地采集有效数据,从而检查每个队员的掌握程度。队员每一次转身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新动作有待检查:绷紧的脚踝、弯曲的膝盖、脚尖离地等,这导致了教练不能有效检测到队员对于每个技能动作的掌握水平。动作繁复的专项训练屏蔽了队员失真的技能动作,增加了错误延续的可能性。

  另一个导致失败的原因就是教练总喜欢将练习的难度翻倍,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困难重重,以此来刺激练习者练得更好。如果在后院里让你的女儿击球100次能使她成为一名不错的击球手,女儿目前只能勉强接住时速每小时40英里的投球,那么我们会想当然地以为,击打时速每小时60英里的投球能让她的水平提高得更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投球的时速略略高于她目前的水平时,她可能有反应的时间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微小的调整,这确实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她的技能水平。但是,如果投球的速度过快,那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球飞过,这非但不能帮助她合理有效地改善动作,反过来只会干扰、破坏她之前已经做得很标准的技能动作,为了击打到球而疲于奔命,极有可能让她形成一些不良的击球习惯。

  认知科学家丹尼尔韦林汉姆在《为什么孩子不爱上学》一书中观察到,当人们面对具有类似于稍微跳几下就能够到的果子那种挑战性的问题时,进步得最快。如果任务难度的提高速度过快,那么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另外,韦林汉姆还注意到,人们喜欢在难度逐步递增的环境下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当他们知道自己学得不错时,就会有足够的积极性去接受挑战。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失败的代价会很惨重,也许练习者会因此半途而废。除非有强大的意志力,否则没有东西可以支撑他们屡败屡战、越挫越勇。卢叔叔之所以对他前99次失败的奋斗史记忆犹新,也许就是因为在他的一生中,唯有这一次他是坚持到底的。

  最后,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什么是成功。虽然我们希望练习者在练习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能体验到成功,但理想的成功率却不是100%——如果真达到了100%,那就说明练习中设置的难度还不够。我们希望有一个真实可信的高成功率,也就是练习者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正确到位地练习。如果练习者的错误层出不穷,那么就必须反省是否该让这些错误继续存在下去。也许是时候考虑重新设计练习过程,比如取消一些繁冗复杂的环节,暂时让任务变得简单一些,或者分解一组技能动作,让练习者专注于其中之一,又或者放慢速度,让练习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复杂的问题,之后再逐渐提速。

  根据过往经验,我们一般会采用以下目标来进行练习:你希望你的练习者能尽可能按照正确的示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如果他们做得不对,放慢速度,然后返回到初始任务。这样做的必然结果就是,在尽可能按照标准示范完成最复杂的任务时,你的练习者可以接连不断地体验哪怕是不够完美的成功。如果他们做得不准确,就取消复杂环节,等到他们完全掌握剩余的动作要领后,再添加其他的练习动作。

  成功密码

   合理设计练习环节,以确保具有可信度的高成功率,如果练习环节难度较大,确保练习结束时练习者能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随时检查练习者掌握技能的情况。如果练习环节过于复杂,练习者无法顺利完成,则需暂时简化练习过程,等到练习者正确掌握要领后,再加入复杂环节。

   在任何一个练习环节中,让练习者尽可能按照正确的示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或者尽可能按照正确的示范处理最复杂的任务。

  法则 2

  练习20%

  80/20法则,这条被经济学家视为可以解释一切的金科玉律,有时也被称为“重要少数法则”,它指出80%的效应来自20%的原因。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不是巧合,而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资源。仔细研究公司的账本,你会发现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当你再深入挖掘这些优质客户的资料时,你又会惊叹:80%的有效信息来自于20%的数据点。之后,即便是你把成吨的钞票砸在剩下的数据点上,也不可能从中挖出多少有价值的信息了。

  重要少数法则与练习同样密切相关。如果你想变得优秀,就应该专注地练习能给你创造价值的20%的技能,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另外的80%上。有一支传奇的橄榄球队曾投入了绝大部分的训练时间,把五个关键传球技巧练得滴水不漏,即便全场观众和对手都知道他们又在故伎重施,对手仍然无法阻止他们向胜利挺进的脚步。同样,你也必须以百分之百的热情练习这20%,尽量避开那些收效甚微的部分,然后像那支在赛场上锐不可当的橄榄球队那样去收获成功。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练习上,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强大、更优秀。

  当你通过不断练习学会自如运用某项技能之后,它的价值就会与日俱增。当练习者练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许多人都会说:“太好了,我们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现在让我们学习下一个技能吧。”但是,如果你正在练习的是最为重要的能产出80%效益的20%的技能,那就不要停止练习,哪怕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对于这20%的技能,你的目标是练精练透,而不仅仅只停留在熟练的阶段,继续练习,直到你能轻车熟路。

  把最关键的事情做到无懈可击,远比做好更多仅仅有用的事情要重要,哈维赫尔南德斯,全球公认的最杰出的中锋之一,在接受《英国卫报》的采访时曾做过类似的评论。哈维向大家介绍了一项塑造了西班牙足球灵魂的运动,并高度评价了该项运动的非凡意义。哈维说道:“一切都拜回旋球所赐。”在回旋球这项运动中,四到五个球员沿着方形场地外延迅速传球,另外一到二个球员负责半道拦截。他解释道:“回旋球,回旋球,回旋球。每!一!天!这是西班牙最好的体育运动。在玩的过程中,你慢慢具备了责任感,因为你不能让球在你手上丢掉,如果球丢了,你就得站到场地当中。在这项运动中,每时每刻都有人在触球。”这项独一无二的训练让球员们乐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球员的技能越来越好,而回旋球的练习价值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大。最后,西班牙给这项运动专门起了个名字,足见回旋球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要想像西班牙那样,跻身世界一流的行列,发展并拥有我有人无的优势,那就一定要关注练习量。当练习者在进行一项尤为关键的重要练习时,别忘了趁热打铁地加上一句“很好,让我们继续练,练到所向披靡”。

  如何才能找到对你而言至关重要的20%呢?也许以往的经验已经告诉了你答案。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要是你对此觉得毫无头绪,就去翻翻你所掌握的信息和数据,也许它们能让你恍然大悟。你的客户有没有说起过你的哪项服务最让他们印象深刻?你的员工有没有告诉过你为什么敬重他们的经理?有没有什么数学技巧能让你在一年之后通晓代数?手术室里什么样的手术流程最为常见——或者哪个环节最容易出错?

  如果手头上没有现成的数据,或者数据不够明确,那就依靠群众的智慧“集思广益”吧。在这里,我们冒昧借用了《纽约客》金融专栏作家詹姆斯索罗维基的书名,他在书中指出,采集众人的观点来分析一个颇有难度的事情,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的精确——即便众人之中没有一个是“专家”。在另外一个案例中,有一艘潜水艇在某片海域神秘失踪,后来将众多科学家预测的消失地点转化成数值再平均化后,终于在公海数千平方公里的中心地带找到了它的踪迹。没有一个科学家的推测接近船只的位置,但是所有科学家预测位置的平均值却惊人的准确。

  值得注意的是, 20%会随着时光的推移发生变化,所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非常重要。测评你的20%,同时也是一种利用数据的聪明办法,新教师计划(TNTP)的领头人提姆戴利,最近就是通过重新测评来修正培训教师方案的。戴利发现,参加培训的教师如果在头两个月里不能学会课堂管理技能,那么他们的实习往往会以失败告终。他让他的团队重新设计培训方案,将新教师的培训课题大幅削减,使教师可以全力以赴地进行专项训练,直到他们学会如何建立课堂秩序,如何打造班级班风。培训方案的方向性改变,使他们能将80%的时间花在不可取代的20%的技能培训上,也为新教师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在这之后,培训团队意识到,他们必须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训练从长远来看更为重要的技能——又是一个全新的20%。

  说到按照80/20法则来规划练习,也许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会占用你更多的时间来制订计划。你的想法或许没错,因为你不可能在周五下午两点决定当天下午和同行一起开展教研活动,你也不可能在每天下午开车送女儿参加篮球训练的路上决定待会儿你们想练些什么。你必须画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你出发的位置和最后的目的地。然后,你还得为自己那宝贵的20%设计高品质的练习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紧密相扣,难度也要逐渐增加。虽说这个过程的确比较耗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只要你计划好了,也就不需要再浪费时间把一堆练习项目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也许其中有些项目你只需要蜻蜓点水般地熟悉一下,而另一些完全可以不练习。

  只要你先花一些时间更好地规划练习项目,日后你就可以反复使用这份计划。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其实是帮你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工作量。

练习20%

   明确你需要苦练的20%,因为它能为你带来80%的产出。

   分清主次,练习最重要的技能,练习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高于练习其他技能的总和。

   预先规划,认真设计,节约时间。

   设置微小变量,反复练习高产出、高回报的专项技能,而不是盲目地增加新的练习项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179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29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032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3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31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1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5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4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1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5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7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