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东临瑞 图 | 网络(侵删)
认真地读了这本书,认真地与作者结识了一场。
01
吴桐讲话挺一针见血,比如说发现丈夫出轨自己该怎么办,吴桐的建议就是一转移财产,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少避免了给自己空窗期的伤感机会。再比如说觉得男朋友对自己不够上心怎么办,吴桐给出的看法是男性是天生的狩猎者,如果不够上心,那就是猎物的吸引度不够或者已经确定猎物唾手可得,相应的,她的建议是让男朋友明白自己没有他还有很多选择,他也不过是自己的备选项之一罢了。
诸如此类……
02
你会发现,这些不是那种传统的代表着“正”的做法,但是却是我们心中藏着的隐隐想为此拍案叫绝的作为。这算是以一种激烈的方式唤醒了心中的个人独立意识。
毕竟这个世界倍受羁绊的人特别多,真正能潇洒走一回的人仍然是少数。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我常常都是从自身出发来反思自己的情感与情感衍生出的行为,而且研究自己的过程很让我乐此不疲。最终我发现每次从怒火滔天中剩下来的留恋与不舍——都是一些名为“感动”的回忆,譬如我生气后得到的理解的拥抱,譬如我生病时一言不发的默默陪伴,譬如我偶然发现的挥手作别我时的眼中噙泪……总结,我大概是个对细枝末节的感动很能死心塌地的人设。
说到感动,这个东西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触动内心的点和生活经历、性格、成长因素等等各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每次听到谁求教怎么追某妹子,我心里都会觉得有些好笑。但事实是,这种带着套路的追求很多时候都能成功。接受残酷现实后我也不难理解,这种成功算是多个人一起帮他博弈的结果,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03
这个世界太复杂,没有那么多万元归宗的规律可循,所以前人经验只能是参考依然是不能复制。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一个人的情感也是复杂的,所以总体而言情感会比人更复杂千万倍。
在空闲的时光里,我特别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甚至是去主动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以及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宏大又很细腻的内心世界。亲情与友情相较于爱情而言,会单一许多。所以我对情感的探寻又更多的聚焦于爱情。
吴桐对爱情的想法是,她相信人的一生都有一些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这些阶段如果被你错过,那么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就会重走曾经漏掉的部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在年轻时没有来得及好好谈恋爱就稀里糊涂进入婚姻的人,会在婚后出轨寻找他们缺失的爱情。
这个观点倒是挺新颖的,我以前有过这种相似的模糊想法,就是觉得万事万物都是一种持衡的状态,光鲜亮丽中一定带着些许落寞,你同意与否的区别只是你看到的是全部还是局部。想想看我的模糊想法自然是没有吴桐总结得那么直接与辛辣。
生而为女生,我有一点点“女战士”的情怀,很多事情自发地偏袒于女性思维。这一点与吴桐有点像,每次有人请她分析失恋、被劈腿等等情感问题,她强调的更多的就是这绝对不是女孩子的错,只是渣男太多,已经渣成一种现象、平常人看来已经理所当然的现象,换个通俗的说法——不管是不是女生的错,男生一定都有错。进而吴桐会对男性的各种“渣”进行解剖,然后判死刑,与此同时,是对女性的无罪释放。
因为我个人是支持吴桐的,所以我觉得带着这种偏向性解构情感问题也挺好的,至少对于沉溺于爱情温暖或幻想的人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
04
但因为我还年轻嘛,对很多事情都尽量地保持好奇心,也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于是,我便十分地想知道一场又一场关于爱情的较量里男性的情感波动都是怎样的?
是否真是把许多捧出真心的女性当作填补空虚寂寞的玩物,亦或者在这个过程里也曾有过片刻真心?
还有我最好奇的是男性失恋后真的会想念曾经对他很好的人吗,还是转身就是天涯陌路各不相干?
唉……
想知道的挺多的,但是能给我提供答案的人却不可能向我诉说真实的感触。缺乏身份,更重要的是我是女生嘛,一个男生找我咨询或者倾诉真实情感,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哪里不太对。
这也是我看罢此书后最深刻的遗憾,就是觉得全部都是女性视角,然后我自己也是女性视角,我找到了极大的共鸣,可是不由得怀疑这些共鸣是否有失偏颇。
前几天看到过一个演讲,里面说伟大的作家应该超脱性别本身,上升到“人”的高度,用中肯的贴近自然的笔触来评析与记录生活。我那时还不算多么敬佩这种观点,如今却着实羡慕了。
回归到爱情,人的寿命有限,年轻的岁月也只有这么几年十几年,你追我逐也好填补空白也罢,只要你自己活得高兴那就尽兴就好。
至于个人心中所觉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势均力敌,你很好,我也不差!